微信朋友圈裡有騙局

微信朋友圈里有骗局

微信朋友圈裡有騙局盧氏微吧

盧氏新媒體知名品牌熱文.美食.優惠.策劃.推廣.活動.品牌

合作:13323987181 QQ:631437342

盧氏事兒隨時看,生活百事一點通!

免費送蘋果手機,免費送香奈兒口紅,免費送黃金葉吊墜……你也在朋友圈轉發 這種“免費送”活動嗎?

微信朋友圈里有骗局

但你想過沒有,巨大誘惑背後隱藏的其實是一系列可怕真相!

貨品:

網站批發,低成本,小而輕

微信朋友圈里有骗局

298元的黃金葉吊墜、258元的復古女表……你以為這些朋友圈“免費送”的商品,都如標題宣傳中所言貨真價實?

據調查,免費送的“品牌商品”一般都是從阿里巴巴等網站批發,成本價極低。比如,對外宣稱298元的黃金葉吊墜(包括繩、盒、證書在內)成本僅3.8元,對外宣傳258元的復古女表成本只有3元左右。

媒體調查發現,用這種方式賺錢,選擇的東西成本要低、重量小。“成本也就幾元,收二十多元的運費,兩個月純利潤十幾萬元。”否則,運費增加,利潤空間就變小了。

朋友圈轉發:

利用人與人的信任

微信朋友圈里有骗局

“我已經領了,是真的哦。”“點贊就能領,親們趕緊哦”……在朋友圈中,你肯定經常看到這樣的“免費送”轉發。

相關從業人員稱,這種騙局能夠成功的根本,就是利用了人與人之間最基本的信任,“很多人會貪圖小利。”

微信朋友圈里有骗局

據調查,這些微信營銷業務進行推廣時,一般就是找幾個公眾號進行發文推送。用戶根據相關提示,進行信息填寫。當獲得客戶的個人信息後,不法商家會根據每個人的簽收情況分類,然後以中獎等名義直接致電或發短信給客戶,甚至還在未徵得客戶同意的前提下,直接發快遞給對方。

快遞送達:

騙取“快遞費”賺利潤

當快遞送達後,騙局便真正開始。江西的張先生最近通過朋友圈收到一款“免費”手錶,“我付了25元郵費之後,發現這是一款檔次很低的手錶。”張先生把手錶拿到商店詢問,被告知這只是一塊價值5元左右的玩具手錶。

微信朋友圈里有骗局

張先生通過向快遞公司詢問得知,從該手錶發貨的地點到江西的運費只需要8元,有合作協議的話運費還可降低,而快遞公司收取顧客的費用卻是25元!

快遞公司稱,這些所謂“免費”禮品需要支付的郵費並非是快遞費,而是以一種代收貨款的方式結算,通常包裹單上會寫有“代收款”、“代款”或“貨款”等字樣,人們在簽收的過程中不容易注意到,誤以為是運費就草草簽收。

媒體調查發現,為應付很多人拒籤,這樣的快遞一般先收錢再讓客戶籤。客戶看了東西,如果不想要,則直接讓他們聯繫商家。但這樣的騙局想要找到商家幾乎不可能。

朋友圈的這些消息需謹慎對待!

除了“免費送”外,這些朋友圈的消息也應謹慎對待!

1、測試小遊戲

微信朋友圈里有骗局

“算命”、“測姻緣”、“算算你5年後的生活狀態”各種各樣的測試小遊戲。這些測試是有條件的:要麼填寫姓名年齡、要麼輸入生日、手機號甚至是身份證號。

有IT業業內人士稱,這類遊戲填寫的個人信息鏈接著後臺服務器,一旦打開遊戲,你的一系列相關個人信息將會洩露出去,給個人隱私和財產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微信朋友圈里有骗局

集夠一定數量的“贊”,就可獲贈某某禮品。最近有不法分子通過這種集贊活動,設下騙局,套取用戶個人隱私信息。

微信收到朋友微信發來消息,說手機刷機,號碼丟失,要求告知手機號,並進一步告知驗證碼,這時騙子管用伎倆。請一定當心!!

4、行“善”尋患者、或尋親

這些活動多會以“知名”、“著名”為噱頭,尋找患者或走失兒童,以騙取錢財。若在朋友圈參與此類活動,一定要先核實官方是否發佈這一活動。

5、掃碼送話費

一些掃碼活動以明顯高過實際情況的高額返利騙取網民參與,實際上是竊取個人隱私信息。掃碼參與前一定留意是否為官方發佈。

6、回覆換禮品

“回覆心形符號達到20個,可獲贈手機一部,僅剩10臺,先到先得。”當達到要求時,騙子會以郵寄費、稅款等多種藉口促使匯款,一旦款項匯出,則有去無回。

一切要求匯款作為先付條件的,多為詐騙手段,一般微信平臺活動都是和實體經營掛鉤,可向實體商家諮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