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裁員潮來了 我們應該怎麼辦

本報記者 周雪松

誰都不願看到裁員潮到來,但事實上裁員正在各行各業發生。最近,美國汽車龍頭企業通用汽車公司決定於明年年底前裁掉15%的員工。此外,通用還要在全球範圍內關閉7個生產基地,其中4個在美國本土。之前,美國汽車廠商福特也宣佈將要裁員,涉及7萬人,相當於全球20萬人的三分之一。除了通用、福特之外,拜耳、宜家、富士康、大眾、龐巴迪等鼎鼎大名的行業巨頭都被爆出裁員計劃,裁員潮並非空穴來風。

從美國來看,11月份美國就業數據不及預期推升了市場對美聯儲明年暫緩加息的預期,美元人氣受到打擊。美國11月份新增非農就業人數15.5萬,低於市場預期的18.9萬,10月份數據從前值的25萬下修為23.7萬人。薪資增長也遜於預期,環比增幅0.2%,比預期低了0.1個百分點,美元重新成為做空對象。上週早些時候美國國債收益率曲線出現倒掛引發人們對美國經濟減速的擔憂,上週五的數據表現暗淡契合了這種擔憂。雖然失業率保持3.7%不變,但美國就業數據整體上不利於美元,可能給美聯儲12月以後的加息前景帶來一些不確定性。

從中國來看,比美國情況更加複雜,房地產、汽車、手機等多個行業都出現增長放緩跡象,曾經火爆一時的共享單車、P2P、長租公寓、區塊鏈等行業近來也遭遇寒冬,以上行業接連裁員,加上股市持續低迷,經濟發展處於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之中、舊動能減弱新動能尚不夠強勁時期,中國經濟增長面臨的挑戰空前巨大,雖將繼續充當全球經濟增長髮動機,但亟待積極應對並扭轉不利局勢。

我們應該看到,當前經濟增長放緩與裁員並非中國所獨有的現象。伴隨中美經濟減速,全球經濟減速或是大概率事件。特別是中美經貿關係的不穩定性增多,對全球經濟可持續發展將是一大考驗。而美國奉行的單邊主義、持續加息和貿易保護是這場危機的主要根源之一。

在高盛看來,無論是在2019年還是之後更遠的未來,全球經濟衰退都沒有到來。具體來看,2019年,衰退的風險看起來很低。增長勢頭依舊強勁,金融狀況普遍寬鬆,(除中國外)債務增長仍較為疲弱,通脹溫和,產出尚未明顯超過潛在水平。不過,高盛也指出,特別是對於產出已經超過潛在水平的地區而言,將來的衰退將會是重大風險。這也就意味著,特別是失業率已經大幅下降的國家(如美國),必須儘快把失業率穩定下來,以抑制未來進一步衰退的風險。

改革開放40年,中國快速發展主要動力來自於城市化、工業化兩大發動機,現在這兩大發動機都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動力不足,對經濟發展的拉動有所減弱。一方面,城市化放緩,人口流動受阻;另一方面,工業化陷入產能過剩,面臨升級難。

在城市化方面,人口在一二線城市流入受到了阻礙,而三四線以下城市由於收入低、機會少、產業不發達,外來人口不願意進入,甚至本地人口也面臨流失。表面上看來,人口在流入一二線城市沒有受到什麼阻礙,這些城市控制人口規模不過是控制戶籍人口規模,但是造成了流動人口在就業、落戶、子女教育、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方面得不到保障,只能成為“漂族”,進退兩難,不敢太多消費,這種情況也導致了流動人口的觀望心態。

在工業化方面,隨著中國工業化進入中後期,產業升級面臨瓶頸,加上普遍產能過剩,成本上升,工業化也隨之陷入了困局,表現為實體經濟不振,企業經營壓力普遍較大,面臨市場成本雙重積壓和裁員等困境。

中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加上貿易摩擦因素影響,導致總需求不足。在這種情況下,光靠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已不足以應對挑戰,還需要在刺激需求方面下功夫。中國有近14億人口,有全球最大消費需求,所以需求根本不是問題,關鍵是惠民政策還不到位。如果政策落實到位了,就不用擔心經濟下行和裁員等問題,中國經濟還會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並拉動全球經濟向好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