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知,馬克龍總統的終極祕密

高 遠

少有人知,馬克龍總統的終極秘密

01 馬克龍名字該不該這樣翻譯?

馬克龍(Emmanuel Macron),現任法國總統的法文漢譯名稱。從關注這個名字開始,就始終覺得哪兒不對勁。按說,外國政要的姓名漢譯,特別是總統、總理、元首級別的稱謂漢譯,都應該有嚴格規定,或專門機構或翻譯室專譯。畢竟外交無小事,大意不得。假如媒體各自稱謂,豈不猴彈棉花——亂了套?

從譯名出版角度,早在1973年,大陸商務印書館就編印出版了《英語姓名譯名手冊》(後修訂),收錄姓名約4萬個,對漢譯外國人稱謂進行規範收錄指導,供媒體和翻譯工作者使用。按照一般語言習慣,大陸翻譯外國人稱謂多以音譯為主,儘量按原文(如英、法、德、俄、日)發音翻譯。比如馬克龍,如按法語音譯,譯作“馬克洪”似乎舒服許多,譯作“馬克龍”,多多少少有些“彆扭”。

少有人知,馬克龍總統的終極秘密

作為一位久居法國的中國人,看到一個外國總統的名字譯成“馬”還“克龍”,個人心裡不老舒坦。這不是迷信,至少比我見過的法國人不迷信。我有時琢磨,什麼人能把別國總統的名字譯成“克”自己呢?哪兒有自己給別人翻譯的名字克自己的人呢?難不成是深藏在中國內部的親法人士翻譯?即便如此,外國元首音譯不經過幾審幾校,不經過三思而行?

當然,相關部門也可以發個聲明,強調馬克龍法文漢譯名稱的準確性、正確性、專業性、權威性、時代性、國際性…反正您是權威,說啥是啥。俺野狐說禪,絕不抬槓,可話說回來,啥人也擋不住俺心中的疑竇吧?俺也有保留“疑竇”想法的權利。

02 “馬”真能克“龍”?

話說回來,馬就是馬,就算是一匹“寶馬”,還真能“克龍”?千里馬也在地下跑。龍“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圖騰神物也。一次有朋友問我,馬克龍給中國人送馬,是不是暗示他這匹馬要克中國的龍啊?實話實說,馬克龍送的這匹馬身價還真不一般,這匹馬名叫“Vésuve de Brekka”,中文名

“維蘇威火山”。

少有人知,馬克龍總統的終極秘密

2009年6月10日出生,法蘭西共和國騎兵隊現役馬隊中的一匹。法蘭西共和國騎兵衛隊的前身是1254年建立的“皇家巡邏隊”,1802年拿破崙在此基礎上創立騎兵隊,作為近代歐洲最強的騎兵部隊之一,曾以驍勇善戰、迅疾快速的行軍風格著稱,人稱“龍騎兵”。法蘭西共和國騎兵隊是其一脈相傳的繼承者,因而被稱“現代龍騎兵”。

少有人知,馬克龍總統的終極秘密

法國《費加羅報》撰文,認為給中國人送馬是馬克龍出的一個“新奇主意”。路透社認為,這是個“史無前例的外交姿態”,它起緣於中國領導人2014年訪問法國時對護送他的法國騎兵的稱讚。中國官方解讀為:馬克龍希望通過贈送法蘭西共和國衛隊的馬匹,以‘駿馬外交’回應‘熊貓外交’。

馬克龍的名字漢語裡面也有馬,借這個諧音,他也希望這次送禮的行為給中國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中法官方如何解讀此馬是另一回事兒,法國倒是第一次將“皇家”騎兵隊伍裡的馬當作禮物送人 。法國從此開啟“動物外交”,也屬首次。

03 馬克龍與中法關係

我個人是這樣認為,自希拉剋之後,法國政壇再無政治家。右派薩科齊、左派奧朗德、新派馬克龍連續上臺執政,依據他們的執政理念和外交內政的實施手段與做派來看,少韜略,無胸襟,充其量只是政客而已。

上世紀50年代以來法國曆任總統戴高樂、蓬皮杜、德斯坦、密特朗、希拉剋等人,在國際上威望,對國際社會的貢獻、為法國爭取國際話語權角度來說,成就斐然,都為世界格局的多極化都曾做出積極貢獻。而希拉剋之後者的政治韜略、膽識魄力、形勢預見、政治素養,都難以望其項背。

少有人知,馬克龍總統的終極秘密

回顧2007年薩科齊上臺伊始,立刻疏遠中法關係,遠離之前多位法國總統遵循的國際外交框架,實施疏中親美的外交策略,我們並不是說與中國關係交好的法國總統們就稱他為政治家,完全不是。

就薩科齊而論,上臺後外交政策緊跟美國,小弟傍大哥一般,亦步亦趨,美國對其卻是大防小用,比如攻打敘利亞,馬前卒的時候你上,薩科齊也樂意衝鋒在前,似乎這便能提高和凸顯出領導下的法蘭西“日趨重要”的國際地位,結果國際上當小丑,內政一團糟,至今落得摸不著狐狸惹身臊,一直被卡扎菲家人以收受賄選金的醜事咬住不放,前途未卜,命連縲紲。

少有人知,馬克龍總統的終極秘密

奧朗德上臺政績平平,倒是恐襲任內頻發,法國人坐個地鐵都緊張得要死,老百姓連平靜的生活都難以保障,何談民生國勢,社會騰達?現今馬克龍走馬上任,帥氣的外表、拉風的形象、時尚的愛情讓人眼前一亮,如細覓他上任後的外交印記、愛說硬話,對特朗普、對土耳其。卻做軟事,去年上任9個月首次訪華,基本延續著前兩任的路數,伸手要要要,說白了就是要中國的市場和訂單。

個人以為,馬克龍與中國的關係,不會比薩科齊、奧朗德好到哪兒去。因為雙方缺乏價值共性和深度信任,不然訪華時就不會如此“期待”,期待“增進同中國領導人之間的瞭解和互信。”越是期待,越是缺乏。

04 馬克龍要自加“馬力”,而非遏制“龍騰”

少有人知,馬克龍總統的終極秘密

有人擔心,美國總統特朗普現今拋出一連串經濟政策試圖壓制中國發展,馬克龍會不會藉此協助美國人做出遏制中國舉措?我個人以為,馬克龍協美遏中的可能性不大(稍後撰文另述)。

馬克龍上臺後面臨著“內憂外患”的巨大壓力。內憂移民、財政、福利、治安等等;外患歐盟地位、國際空間、外交突破等等。中國人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法國人說,再好的土地也會長莠草。國情不同,道理一樣。

關於馬克龍名字裡的秘密,有報道說法新社刊文稱:“總統的中文名字‘馬克龍’,意即‘馬戰勝龍’”。這樣的報道到底是不是法國人本意尚未可知,也不必深度揣測。任何一個國家的興衰不是靠某位領導人名字的文字遊戲、嘴炮、迷信和幻想就能如願的。

不過有一點,無論“馬戰勝龍、馬克服龍、馬降服龍”,怎麼著說吧,法國總統馬克龍到底是否具備卓越的思維,高超的智慧、過人的能力,能否奮力把陷入泥坑兒裡的法蘭西這輛老車拉出困境,是需要他“低頭拉車”,自加馬力的,套引一句中國的古話: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待揚鞭自奮蹄”。

如果回望當今法國社會形式,以高瞻和切合實際的角度講,現今法蘭西前行的道路上更要做到“抬頭看路”,在國際關係上做到精準定位。事實而論,龍的中國也許需要馬之法國,但更主要的是馬需要龍,馬依靠龍。“馬靠龍”不是恥辱,如果合成個“龍馬精神”是雙方大幸,尤其法國之幸。

不信您看,現擺著,旁邊虎落平陽的德國就是絕處逢生的鮮活例證。如果從國際地位、經濟佈局的高度來說,還是戴高樂、希拉剋等前輩技高一籌,他們的政治與經濟成就,都是馬克龍學習的好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