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賈少謙:打通任督二脈,創造海信白電快速增長

关注|贾少谦:打通任督二脉,创造海信白电快速增长

关注|贾少谦:打通任督二脉,创造海信白电快速增长

2018年,“黑電出身”的海信在白電領域動作頻頻。2018年下半年,首先傳出的消息是海信集團收購斯洛文尼亞白電製造商Gorenje集團;其後不久,海信將其白電業務全部整合,成立海信家電集團;隨後,海信科龍(000921.SZ)宣佈更名為“海信家電”。

一系列動作的背後,正是海信集團要“黑白通吃”的雄心壯志。在海信家電集團總裁賈少謙看來,海信白電在2025年要實現年銷售額1800億元的新目標,這個目標頗具挑戰性,但並不是無法完成。“我們有不錯的實力,現在需要的就是一把鑰匙,來打通它的任督二脈。”2018年年底,在《電器》記者見到賈少謙時,他對《電器》記者說。

关注|贾少谦:打通任督二脉,创造海信白电快速增长
关注|贾少谦:打通任督二脉,创造海信白电快速增长

海信白電的“家底”

“海信是一個做得比說得多的企業。所以在外界看來,這家企業比較沉默,不製造聲音。”賈少謙對《電器》記者說,“實際上,海信一直是以技術立企、穩健經營為發展戰略。”“穩健”讓海信言行謹慎、不追求短期利益,“技術”讓海信自主掌握核心,行穩致遠,這些都是內在實力所在。

讓我們來看一看海信白電業務的“家底”。在此次整合海信家電集團的過程中,海信將冰箱、冷櫃、洗衣機、空調、中央空調、廚房電器以及相關模具和其他配套資源全部整合進海信家電集團。這部分業務在2018年預計整個銷售額為400億元,較2017年增長兩位數。

关注|贾少谦:打通任督二脉,创造海信白电快速增长

雖然在很多消費者眼中,海信電視等黑電產品的市場表現一直很出色,但實際上冰箱、空調等白電同樣在全球市場頗具影響力。早在1996年,海信就從變頻空調開啟了他的白電之旅。而海信在2006年收購的以冰箱、空調為主要產品的科龍電器,更是已經擁有35年的歷史。細細數來,自1996年海信進軍空調領域,海信在白電領域的擴張從未止步。2001年,海信正式宣告進入冰箱行業,2002年,海信收購北京雪花;2003年,海信與日立成立合資公司生產銷售中央空調;2006年,收購科龍電器;2018年,約克多聯機中國業務併入海信日立合資公司;同是2018年,海信完成對Gorenje集團的收購。

在海信所有白電業務中,冰箱是第一大品類。目前,海信在廣東順德、江蘇揚州、山東青島以及四川成都擁有冰箱生產基地,並擁有海信和容聲兩大品牌。“其中容聲品牌的冰箱位列國內市場一級陣營。”賈少謙對《電器》記者說。除冰箱外,海信還是國內最早致力於變頻空調研發、生產和普及的企業之一,目前在山東、浙江和廣東擁有生產基地,旗下有海信和科龍兩大品牌,空調年生產能力超過1200萬臺。洗衣機品類在山東和浙江擁有生產基地,產品為海信、容聲品牌。廚房電器的生產基地位於廣東順德。中央空調的生產基地在青島。

关注|贾少谦:打通任督二脉,创造海信白电快速增长

在技術上,整合成海信家電集團之前,海信各白電品類都分別擁有自己的研發中心。如冰箱品類在山東青島、廣東順德以及美國和德國都建有研發中心。僅空調產品的技術專利超過2000項,冰箱品類上也掌握多系統匹配降噪技術、寬幅溼度控制技術、多功能多風門控制技術、高精度仿真及溫度均勻性技術等多項核心技術。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海信在黑電品類上的技術優勢只有極少數家電企業具備,特別是數字多媒體技術、圖像顯示與處理技術等在白電產品上的應用,也在顛覆傳統白電產品創新。“現在整個白電產業都在強調智能化。而在這一方面,黑電走得更遠。將黑電中應用的數字技術轉化到白電產品上,這是海信的強項。”賈少謙說。

四大舉措打通任督二脈

對於成立海信家電集團,賈少謙對《電器》記者說:“這是海信集團最近兩三年以來較大規模的結構性調整。”從2018年的400億元到2025年的1800億元,剛剛成立僅僅不到半年的海信家電集團提出四大調整舉措。

首先是組織架構的調整。“組織架構調整的核心思想是整合資源,提高效率。”賈少謙說。以研發體系為例,目前,海信家電集團已經將原有各個品類公司下屬的研發中心整合,成立海信白電研發中心,雖然仍是多地辦公,但強調的是專業化整合,便於調配資源,去掉短板,形成以客戶為中心的運營機制。

第二大舉措是確立產品戰略。“產品戰略的調整已經初見成效。”提起產品戰略,賈少謙顯得有些興奮,“從冷櫃品類演生的廳吧產品,海信、容聲合計已進入市場排名的前2強。海信的‘食神’系列冰箱,讓‘海信’品牌冰箱單型號銷量在2018年9月份上市第一個月就首次進入市場排名前五十位。雖然容聲品牌冰箱一直處於市場排名前列,但海信品牌取得這樣的市場地位還是首次。除此之外,海信在‘大師洗’三滾筒洗衣機、空調的‘男神’、‘女神’系列,都取得了不俗的市場表現。廚房電器品類上,2018年,我們開始完善產品的系列化佈局。目前市場上已經推出了吸油煙機、灶具、消費櫃、電磁爐以及烤箱等產品,洗碗機等產品也在佈局當中。”除此之外,在海信家電集團之內,“TOB”業務主要指中央空調品類。2018年,約克的中國運營納入海信體系之內,與海信日立形成呼應。

第三大舉措是已經啟動的品牌戰略。細數起來,在海信白電領域,也已經擁有海信、科龍、容聲、日立和約克五大品牌,海信也對這五大品牌做了非常清晰的定位。賈少謙向《電器》記者介紹,五大品牌中,科龍將是一個空調的專業品牌,面對互聯網時代,海信家電集團將向這一品牌注入更多年輕化因素,以滿足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容聲定位於專業冰箱品牌,將更加強調質量,並更具活力;在“TO B”領域,日立品牌中央空調更多定位於全球化一線品牌,而約克定位於中國一線品牌;海信品牌將以科技感為主要品牌訴求,定位中高端,借“大海信”的資源去運營。

关注|贾少谦:打通任督二脉,创造海信白电快速增长

第四大舉措是營銷戰略的調整。“這一項還是邊思考、邊調整的過程中。”賈少謙坦承, “對於海信這家企業來說,向來是產品大於營銷。產品上很多很好的功能,我們以前不太在意如何將這個功能轉化為消費者語言,讓消費者對其更好的瞭解和應用。”但總而言之,對於此項戰略的調整,賈少謙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思路。“要以客戶為中心,要讓消費者滿意。”他強調說,“我們的產品,在功能上來說已經夠了,甚至是多了。我們要把產品的性能、功能,不打折地傳遞給消費者,強化用戶體驗,聚焦科技的溫情。”

對於四項舉措的實施和調整,據瞭解,海信家電集團內部已經進行了很多次相關培訓。“我們也沒有強迫自己要一步到位。往往是整合一輪,再運行一段時間,發現其中的問題,再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賈少謙說。

关注|贾少谦:打通任督二脉,创造海信白电快速增长

國際化,海信白電的先天優勢

在全面整合之後,海信家電集團不僅要成為國內家電企業的翹楚,還要以“白色家電集團軍”的新姿態在世界市場展開更大布局,這也是海信未來“大頭在海外”全球擴張的延伸。“國際化,是海信白電的先天優勢,我們要做的就是鞏固和發展。”賈少謙笑著說。

賈少謙所說的“先天優勢”,有幾大含義。一個就是海信黑電的國際化已經先行,在產業本土化和品牌國際化上都已經走得很遠。“海信電視在北美洲、大洋洲以及歐洲市場都已經確立地位,工廠也在歐洲 、美洲等地。”賈少謙說,“在品牌國際化上,海信集團贊助了2016年的‘歐洲盃’、2018年的‘世界盃’,現在,我們已經鎖定2020年‘歐洲盃’的贊助資格。”據介紹,海信集團業務中,海外業務連年提升,其中有超過50%是自主品牌銷售。

在這種背景下,賈少謙認為,海信白電的國際化需要“借力大勢”,而且起點很高。而且,海信白電深耕國際市場十多年,在全球多地市場成為中國製造的優質標籤。“在收購Gorenje之前,海信白電業務在歐洲已經佈局,成立七大銷售公司。所以,收購Gorenje,對海信來說,也是水道渠成的事,並不是為了收購而收購。”賈少謙對《電器》記者說。

對Gorenje的成功收購,無疑是海信白電國際化的另一大“優勢”。“Gorenje在歐洲和大洋洲都有成熟的市場渠道。它除了Gorenje這個品牌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高端品牌ASKO。”賈少謙說,雖然海信還會把Gorenje作為獨立的歐洲企業去運營,但在很多方面都可以與海信白電業務相互融合、借力。“它的技術、工業設計以及生產自動化水平和管理水平,都有海信白電值得借鑑的地方,未來要實現強調聯合。”賈少謙說。據瞭解,Gorenje2017年的銷售規模是13億歐元(約100億元人民幣)。當然,在賈少謙看來,與Gorenje的強強聯合有著很強的文化基礎。“在企業併購過程中,企業文化的融合是最根本的,也是最難的。但Gorenje是一個東歐企業,它所在的國家斯洛文尼亞與中國有著深厚的友誼基礎,這讓文化融合更加容易。”賈少謙表示。

关注|贾少谦:打通任督二脉,创造海信白电快速增长

對於2025年之前即進入白電領域“千億元俱樂部”的目標,賈少謙認為,雖然壓力很大,卻是“順勢而為”。“我們的國家和企業都處於戰略調整期。”賈少謙表示,“產業在升級、延伸、融合、跨界。對於海信家電集團來說,我們很多品類才是剛剛起步,有些品類還在佈局當中。但是,把1800億元分解到2025年之前的每一年,千千萬萬的海信人堅定戰略、堅信目標、堅持創新並相信改變、革新發展,做強做大的目標就能實現。”而將海信家電集團的未來置於大時代的背景當中,賈少謙對於自己的職責又多了一分使命感。他說:“中國家電企業的江山是打出來的。從拿來、模仿到引進和局部創新、全面創新再到引領,我們要做的,是把這些精神繼承併發揚光大。”“這是中國民族工業的新時代。”他強調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