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你知道人總是這樣的,比如我過年買了一件綠毛衣,從交了錢的那一刻就開始後悔:其實,紅色的那件更好看啊。但是我要是買了紅色的那件,我肯定也會後悔的吧?人在夏天的時候很難想起冬天有多冷,到了冬天又會忘記夏天有多熱。


《狗十三 》是曹保平導演在2013年的作品,可是在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拿完獎後,這部影片就銷聲匿跡了。

曹保平其他的作品有《烈日灼心》、《李米的猜想》、《追兇者也》。

今年的12月7號,《狗十三》全國上映。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李玩,是一個普通的初中女孩。

她帶著影響美觀的牙套,父母離異後,就住在爺爺奶奶家,父親工作繁忙,有了新的妻子,對李玩疏於照顧。

她有著遠超同齡人的成熟,她聽搖滾樂,看《鏗鏘三人行》,也讀霍金的《時間簡史》。

李玩喜歡物理、天文和愛因斯坦。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可是父親蠻橫的替她選擇了能夠快速提高成績的英語,父親的無理讓兩個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特別的僵,為了緩和關係,父親送了只狗給李玩。

李玩給狗取名:愛因斯坦。

李玩父親的工作很忙,忙的暈頭轉向。他要周旋生意場上的虛偽人際關係,在酒桌上奉承迎合,掙下更多生存的資本。

人到中年的他,新娶了個妻子,妻子給他生了個大胖小子,他變得更忙了。

他不知道李玩的班主任到底是姓張還是姓王。

他也不知道,自己的女兒十幾年來喝牛奶會嘔吐。

擅自替孩子做主學了英語,他知道孩子不高興,他能做的,就只有給錢,給孩子很多的錢買她喜歡吃的東西,

給她買只狗陪伴。

愛因斯坦丟了,他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李玩非要因為這樣的一隻狗,把整個家裡鬧的雞犬不寧。

爺爺奶奶不喜歡狗,狗是畜生,所以他們經常把狗關進廁所。

爸爸不喜歡狗,因為它只是一條狗,不值得女兒在中考的當口還花這麼多時間在它身上。

在後媽的理解裡,狗也只不過就是個供人喜歡的東西,丟了,用另一個喜歡的物件代替,就好了。

他們都不喜歡。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但他們也從未曾想過,將愛因斯坦以蠻橫無理的方式驅逐出境。

因為李玩喜歡。

爺爺帶著愛因斯坦逛菜場,時時不忘讓身後的愛因斯坦跟上。

奶奶儘管非常不喜歡自己眼裡的這個不配和人生活在一起的“畜生”,可是在和爸爸商量送走狗的時候,還是刻意壓低了聲音。

該怪誰呢?

怪愛因斯坦被“美色”衝昏了頭腦,隨隨便便就和漂亮的狗跑了。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若真不在意,大可不必全家人整整齊齊坐在一起,只為了商量如何告訴李玩,她心愛的狗丟了。

李玩沉浸在丟狗的悲傷中,家裡人圍坐在沙發上,等到十點半,年邁的爺爺奶奶充滿著對孫女的擔心。

後媽談不上對李玩有多喜歡,可是她願意做出討好,她出了個主意,找了一隻假狗冒充愛因斯坦。

他們不明白,不都是咖啡色的狗,叫誰愛因斯坦不是叫啊,難不成一大家子還比不上一隻狗?

我們和父母都一樣,都曾自以為是過。

李玩對物理有著深深的興趣,她想要參加物理興趣小組,想要了解愛因斯坦,想要知道平行宇宙。

班主任一句“李玩要是英語成績好一點,前十名穩穩的”、“還有兩個直升高中的名額”,李玩爸爸當下毫不猶豫的就選擇了:

改!

愛因斯坦丟了,一家人聚在一起,氣氛凝重。

後媽買了雙她喜歡的旱冰鞋作為補償,爸爸也語重心長的勸著她:你長大了,也該懂事了,爺爺年紀大你得體諒他老人家。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李玩只是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愛因斯坦哪裡去了?”外套都不顧著穿,衝出家門,在街口巷子樓道里不停的翻找,對著不願意開門的叔叔痛哭哀求,只是為了讓他開個門,讓她看一眼愛因斯坦在不在。

年邁的爺爺帶著李玩的外套追了上來,他看著李玩,勸著讓她把外套披上,心疼地說:“李玩,咱回吧,一會兒天該亮了。”、“你會感冒的。”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李玩一扭頭,大聲的衝著爺爺吼道:“可是愛因斯坦感冒了怎麼辦?”

像極了一頭咬人的怪獸。

爺爺被她一把推倒在地,李玩愣了愣,繼續尋找失蹤的愛因斯坦。

家裡人都在受傷的爺爺身邊照顧,爸爸被李玩的執拗氣到肝疼,爺爺也還不忘為自己的孫女撐腰,三兩句都離不開教訓李玩爸爸。

他們沒人還會想起那隻走丟的愛因斯坦。

而李玩,在自己的房間放著重金屬的搖滾樂,窗戶上寫滿了愛因斯坦的名字,眼淚止不住的流。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而她,也不會想起受傷的爺爺。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

小的時候,媽媽一次又一次的夾著你不愛吃的青菜放到你碗裡,因為它對身體好,可是你明明一點也不喜歡。

你厭煩至極,甩下一堆臉色,你不明白為什麼媽媽要這麼不講道理,硬要塞到你眼前逼你吃下去。

在大人的世界裡,喜歡是一個很不被理解的詞,他們評判的標準只有好與不好,學英語對學習好,那就學,狗會耽誤學習,那就不養了,吃青菜對身體好,那就吃。

而孩子呢?孩子只是不喜歡英語、我喜歡狗、我也不喜歡吃青菜。

兩者卻很難有共情。

從小就寵著李玩的爺爺,破天荒的因為愛因斯坦和孫女有了口角。

衝李玩發完脾氣的爺爺被奶奶摁在椅子上,連連埋怨他當時不好好說話。

天色晚了奶奶放心不下李玩,十幾年沒出過門的奶奶,大晚上的跑出去了找孫女。

而此時的李玩,正在酒吧和高放買醉。

提著瓶酒,李玩顫巍巍的回到家,一開門,是準備出門尋找奶奶的爸爸,奶奶不見了,為了尋回離家的李玩。

李玩看了一眼爸爸,舉起了手中的酒,大口大口的往嘴裡灌。

“你生啥氣,你給我說,我聽著,你知道什麼?你就知道你自己。”“你告訴我,你到底想要什麼?你要星星,你爸搬個梯子給你摘了去。”“我欠你的是嗎?我欠你,全家都欠你。全家人為了你的狗,幫你找。”


父親將李玩一頓暴打。

李玩躲進浴室裡,手裡滿是碎玻璃片扎出來的血。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後來爸爸要李玩坐在他的腿上,對李玩說:“爸今天過分了,給你道個歉。你要原諒爸。”

爸爸對李玩說:我工作忙,整天忙著連個覺都睡不好,你也不讓我省心。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爺爺奶奶年紀大了,你也長大了,應該要懂事了,我打你,是因為愛你,等你長大了,你就明白了。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爸爸抓著李玩被碎玻璃割傷的手,問李玩疼不疼,李玩輕輕的搖了搖頭,爸爸說:“還說不疼,爸疼呢。”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你應該要乖巧懂事,你得理解父母的難處,你要體會爸爸媽媽把你養大的艱辛。

奇葩說裡面的姜思達是我一直都很喜歡的辯手,他夠獨特,也夠聰明,講話天馬行空,活的特別舒坦。

可是他的童年和那些普通人的童年並沒有什麼區別,甚至比很多小孩還要灰暗。

父母親在他讀五年級的時候就離婚了。

離婚後的父親學會了與酒作伴,成天就是一個醉酒的頹漢,毫無父親的形象。

那次,家裡新買了臺電視機,爺爺奶奶不怎麼會用。

姜思達說了一句:“這怎麼能不會用呢?”

換來的是父親的毒打,拳頭直接就往腦袋上招呼,一點不留情。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從那裡後,姜思達整個的童年都處於高度敏感的狀態,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又會在什麼時候,再次遭受到父親的毒打。

他開始去試著去猜父親的心情,行為。

以至於到後來,他能夠很準確的知道,大人是高興還是不高興,大人是不是下一秒就該吵架了,我是該躲得遠遠的,還是過去摻兩句。

在李玩英文考了年級第一的那天,父親很高興,帶她去了期待了很久的天文展覽。

可是父親記錯了日子,父親抱歉的對李玩說:“下次,下次爸一定帶你來。”

父親帶她去了溜冰場,李玩很高興,她還沒有滑過真正的冰呢。

場館裡有個才兩歲的小孩,被教練指導著冰上動作。李玩的爸爸指著他說:“李玩,這是你弟。”

這是李玩後媽的孩子,也是李玩兩年來和弟弟的初次見面。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弟弟對李玩說:“姐姐你真棒,你到我家來,我家有很多玩具,我讓我爸爸也給你買好多的玩具。”

弟弟調皮的用長杆將奶奶的額頭戳破流血了,弟弟什麼也不知道,乾哭,爸爸看到哭鼻子的弟弟笑了,再也捨不得責罵一句。

李玩說:“弟弟應該給奶奶道歉。”

換來的是父親兇狠憤怒的一句:“你在說什麼?”

弟弟的生日上,她很努力的假裝自己很開心。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但後來發現,其實沒有任何一個人注意到她,大家都在忙著給弟弟送最好的祝福,她靜靜的被擠在了角落裡。

於是她索性也不再笑了,反正本來就不高興,不是嗎?

每一個家庭,都在用溫和的愛,對自己的孩子進行傷害。

這個道理,小孩子很快就能懂了,他們開始試著去體諒,學會主動和解。

儘管大人做的一些決定常常不能使他們滿意,他們會主動尋找一個體面的藉口。

起先李玩說:我就算選了物理小組,我也會想要回去改的。還有那教物理的老頭也不喜歡我,天文組還沒有我們班的同學。

就算沒有選擇物理小組,那也還是能參加物理競賽啊。

這樣一想,英語小組也不是那麼不能接受了。

後來李玩開始學習英語,英語成績拿到了年級第一。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為了讓某領導某叔伯不被拂面子,讓爸爸的處境不那麼尷尬,李玩選擇接過了爸爸手中的那杯酒,一飲而盡。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熱心的不知情的叔叔給李玩特意點了一盤狗肉,氣氛一瞬間就怪了,沒人打算替她解釋一句:“哎,不要讓姑娘吃狗肉。”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她們都在等李玩做出決定。

李玩順從的夾起了一塊肉,塞進了嘴巴里面,還不忘記說:“謝謝叔叔。”

爸爸很欣慰的說了一句:“我的孩子啊,長大了,懂事了啊。”

每個人都必須要成為懂事的孩子。

不過才兩三歲的弟弟,即使獲得了所有家人的寵愛和目光。

他依然在爸爸媽媽的安排下,開始學習滑冰,在一眾小朋友面前他最小,他一次次的跌倒,他爬不起來,身旁只有嚴苛的教練。

而弟弟,也是一個喝牛奶會吐的人,也沒有誰知道。

以後,這樣的事情還多著呢。

只要你是一箇中國孩子,只要你在原汁原味的傳統家庭里長大,就多少會有李玩的影子,唯一的區別只是多與少,而我願意相信,大多數人只會比李玩更糟糕。

毫無折射和共情是不可能的,除非你並不是在中國的家庭里長大,又或者你記性不夠好,不夠敏銳。

看完電影后,我和一個朋友討論了一下,她看起來興致不是很高,她問我:

“李玩就這麼乖?被打成這樣了都不記恨一下的?轉眼就和好了?”“為什麼李玩要喝那杯酒?為什麼不能拒絕那口狗肉?”“她為什麼不做個壞孩子呢?”


是啊,按照以往的套路,李玩應該抽菸喝酒混夜店,紋身打架談戀愛,高舉著反抗的大旗與家裡所有的人劃出一條涇渭分明的界限。

可事實上,和李玩一樣有著同樣人生經歷的人現實中有著無數個。

他們看起來和常人無異,他們正常的吃飯睡覺學習,工作娶妻生子,他們甚至很優秀完美,他們就這麼好好的長大了。

誰也不知道,他們的內心,一片廢墟。

終於有一天,走在路上,李玩也能雲淡風輕的和身旁的小堂姐姐說:“剛剛路過的那隻狗,好像愛因斯坦啊。”

小堂姐姐情緒激動,撲在愛因斯坦的身邊,拉著李玩說那就是愛因斯坦。

李玩對著狗主人說了一句:“對不起。”

“你其實知道它就是愛因斯坦是吧?”

“我好害怕它認出我,向我撲過來啊。”

李玩偷偷的躲在了一個地方,哭的不能自已。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其實你看,做一個大人,也不是很難啊。

影片的最後,爸爸和李玩坐在車裡,爸爸捂住李玩的眼睛,哭成一個淚人,他對李玩輕輕的說:“你的爸爸不是好爸爸……”


封禁五年的《狗十三》上映:“爸爸,我很懂事,我也不開心”



可是,在生活中,很多的父親甚至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不合格。

他們的孩子,一生都在等待父母的一句對不起。

如果你覺得這部電影不好看,那你真的值得很多人去羨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