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是一所以工為主,涵蓋工、理、經、管、文、法、哲、藝術等八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教學研究型大學,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入選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學校始建於1949年,1958年升格為瀋陽機電學院,1985年更名為瀋陽工業大學,原為國家機械工業部所屬院校,1998年起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遼寧省管理為主。

據2017年7月官網資料顯示,學校由位於瀋陽市的中央校區、興順校區、國家大學科技園和遼陽市的遼陽分校等4個校區(三區一園)組成,總佔地面積158.99萬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74.27萬平方米;設有20個學院、2個教學部和2個工程實訓中心,有53個本科專業、18個專科專業;有教師1308人,普通本科生19072人,碩士研究生2807人,博士研究生283人,在站博士後17人,其他類碩士生535人,專科生1707人,成人教育學生7811人,外國留學生221人。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文化傳統

校徽

瀋陽工業大學校徽(標識)以圓形和藝術線條的表現形式將中國傳統文化、瀋陽地域特色、工大辦學理念的歷史傳承和美好遠景等元素巧妙地結合起來。經過藝術手法誇張變形幻化成“工”字,蘊含著濃重的中國文化的味道,同時優化成“沈工大”中國漢語拼音字頭“SGD”的變體,包含了豐富的民族文化的神蘊。誇張後的“SGD”似騰飛、似翔雲、似川流。校徽(標識)傳達著五層信息和含義:

一是校徽(標識)選用正藍色、純白色兩種色調作為基準顏色,藍色寓意著海洋和天空,白色代表了純潔、遠大,表現出工大永恆、博大、理性、寬廣、包容、深遠和希望,體現瀋陽工業大學“自強,篤行”和“嚴謹,求實,勤奮,創新”的教育理念和校訓校風。

二是校徽(標識)整體結構比例協調,自然、簡潔、大方、流暢,動靜結合。上半部分造型象徵瀋陽工業大學新校區在渾河北岸蓬勃發展、蒸蒸日上的發展前景和趨勢,具有特定的瀋陽地域特徵。下半部分造型象徵著瀋陽的母親河——渾河之水。

三是校徽(標識)整體設計體現了形式美法則和設計中的基本要素結合。三條流線傳達了瀋陽工業大學具有學士、碩士和博士三級授位權的信息,同時還充分體現了學校承擔的教學、科研和社會服務三項主要功能。上邊的兩條線代表著學校教學和科研兩大功能,造型寓有騰飛之意。

四是校徽(標識)整體可分為上下兩部分,上環抱部分代表“乾”,下環抱部分代表“坤”,有吸其天地之氣、物華天寶、人傑地靈的含義。上下環抱的筆觸設計語言象徵著瀋陽工業大學的和諧、團結和凝聚。

五是校徽(標識)按照國內外通用的設計慣例、以國內外高校校徽通用的表現方式圓形結構為整體造型。校徽(標識)黑體阿拉伯數字“1949”表達學校與共和國同齡,註釋了學校的創辦年份。上半圓內為毛澤東字體的學校中文校名,下半圓內為校名英文。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校訓:自強、篤行

“自強”,語出《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禮記·學記》:“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宋史·董槐傳》:“外有敵國,則其計先自強。自強者,人畏我,我不畏人。”老子《道德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篤行”,語出《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論語·子張》:“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荀子·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南懷瑾先生在《論語別裁》中說:“博學要篤志,有一箇中心,意志堅定,建立人品,那麼知識淵博,有如一顆好的種子,意志的堅定是肥料,培養出花和果來。”章炳麟《革命道德說》:“若夫篤信好學,志在生民者,略有之數。”

校風:嚴謹、求實、勤奮、創新

教風:嚴謹治學、從嚴執教、教書育人

學風:崇真、務實、勤奮、進取

師德師風: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求實創新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院系專業

截至2017年9月,該校設有三校區一科技園共20個學院、2個教學部和2個工程實踐中心。主校瀋陽校區(包含中央校區、興順校區)舉辦研究生、本科教育;遼陽分校舉辦研究生、本科、專科教育。

學科建設

截至2014年6月,該校具有學士、碩士、博士三級學位授予權。5個一級學科和19個二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建有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7個二級學科具有碩士學位授予權,另外還有工程碩士、工商管理碩士、會計碩士以及工程管理碩士4個專業學位類別,其中工程碩士包含12個招生領域,是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單位。

該校電機與電器為國家重點學科,另外還有4個省重點一級學科(含培育),16個省重點二級學科。2010年,學校獲批教育部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單位;研究生工程碩士機械工程領域獲“全國工程碩士研究生教育特色工程領域”,是遼寧省四所獲此榮譽的高校之一。

國家重點學科:電機與電器。

省重點一級學科:機械工程、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

省重點培育學科:

管理科學與工程。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省重點二級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理論、車輛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電機與電器、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高電壓與絕緣技術、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電工理論與新技術、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等。

一級學科博士點:電氣工程、儀器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機械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數學、儀器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力學、化學工程與技術、應用經濟學、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

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材料工程、電氣工程、項目管理、工業工程、儀器儀表工程、計算機工程、機械工程、物流工程、控制工程、軟件工程等、法學、生物醫學工程、馬克思主義理論等。

高校教師碩士授權專業:機械設計及理論、電機與電器、材料加工工程、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工商管理碩士(MBA)專業:工商管理。

雙一流學科

2017年1月,《遼寧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正式出臺,其中確定了22所“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含2所部屬高校)和65個重點建設“一流學科”。瀋陽工業大學入選一流學科的詳細名單: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4個學科。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2006年至2014年3月,該校共建有5個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8個遼寧省示範性本科專業、12個省級教學實踐教學示範中心,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建設單位、1個教育部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建設項目,10個省級教學團隊,1個遼寧省裝備製造業緊缺人才培養基地,24門省級精品課,3門省級視頻公開課,4門省級資源共享課,2部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承擔國家級教改課題3項、省級教改課題74項,獲省級以上教改成果獎51項,培養省級教學名師13人。

國家第一類特色專業建設點: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工業工程。

教育部本科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國家級工程教育實踐中心:瀋陽機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瀋陽鑄鍛工業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遼陽石化分公司。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遼寧省示範性本科專業: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高分子材料應用技術、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測控技術及儀器、工業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等。

省級教學團隊:電子技術教學團隊、化工工藝教學團隊、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團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等。

省級精品課:毛澤東思想、會計學基礎、機械原理、化工原理、反應過程與設備、材料成型工程綜合實驗、大學物理、電機學、高等數學、化工熱力學、電路基礎與網絡理論、電工學、電子技術基礎、分離過程及設備、材料成型控制工程、單片機原理及應用、機械設計、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民法學、大學外語、國際貿易實務、技術經濟學、線性代數等。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管理實驗教學中心、工程實踐中心、材料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實驗教學中心、信息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石油化工與材料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材料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實驗教學中心等。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科研平臺

截至2014年3月,該校共建成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技術轉移中心1個,國家工業設計中心1個,省級以上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4個,協同創新基地5個,省部級創新團隊11個。另外,“現代電工裝備理論與共性技術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遼寧省高校重大科技平臺。

國家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稀土永磁電機工程技術中心。

國家大學科技園:瀋陽工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

國家技術轉移示範機構:瀋陽工業大學風能技術研究所。

教育部工程中心:教育部稀土永磁應用工程中心。

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瀋陽工業大學興科中小企業服務中心。

省級工程中心:遼寧省振動噪聲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瀋陽風力發電裝備製造基地有限公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遼寧省風力發電技術工程研究中心、遼寧省稀土永磁電機工程技術中心等。

省級重點實驗室:遼寧省機器視覺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聚合物催化合成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電網安全運行與監測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電網安全運行與監測重點實驗室、遼寧省特種電機與高壓電器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風力發電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鎂合金及其成型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複雜曲面數控制造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電壓強電流與新型電機重點實驗室等。

省級文科科研基地:遼寧省知識產權研究院、遼寧裝備製造業發展研究基地、遼寧省高校微觀管理理論與應用研究中心等。

省高校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先進焊接技術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嵌入式技術應用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輕金屬材料與工程重點實驗室、遼寧省高校先進在線檢測技術實驗室、遼寧省高校複雜曲面數控制造裝備實驗室等。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歷史沿革

瀋陽工業大學的前身是成立於1949年的東北機械管理局技工學校。

1949年9月,改名為機械工業管理局機械職業學校。

1950年8月,改為中等專業學校,校名為機械工業管理局機械高級職業學校,開始面向全國招生。

1952年10月,學校北遷至長春市,改名為機器工業學校。

1954年,改名為長春機器製造學校。

1955年5月,經第一機械工業部批准,學校回遷瀋陽市,改名為瀋陽機器製造學校。

1958年8月,隨著中國經濟建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學校由中專學校晉升為工科大學,校名為瀋陽機電學院,隸屬瀋陽市。瀋陽業餘機械學院和瀋陽業餘工學院併入,1959年瀋陽市鐵西區工業大學併入。

1979年,學校開始招收第一屆研究生。

1981年,鑄造、電子儀器及測量技術兩個學科首次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 當時的本科各專業獲學士學位授予權。

1984年,經教育部批准,創辦函授教育,面向全國招生,在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設65個函授站。

1985年6月10日,遼寧省人民政府和機械工業部對瀋陽機電學院實行聯合辦學,瀋陽機電學院改名為瀋陽工業大學。

瀋陽工業大學(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988年2月,經國家機械委批准,成立成人教育學院。

1990年10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被列為新增博士授予單位。

2001年,電氣工程一級學科獲准建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電機與電器學科獲准為國家重點學科。12月,學校唐任遠教授當選國家工程院院士。

2002年2月,原遼陽石油化工高等專科學校整體併入學校,成為瀋陽工業大學遼陽校區。11月8日,國家科技部批准學校組建國家稀土永磁電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06年,瀋陽工業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獲批成立。1月25日,在國務院第十次學位授權審核中,學新增博士點2個,新增一級學科碩士點5個。

2012年7月24日,學校獲得接受“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資格。

2014年12月,瀋陽工業大學工程學院2011年起已停止招生,至此瀋陽工業大學取消了獨立學院。

2016年5月18日,瀋陽工業大學鐵嶺研究院成立,成為學校與鐵嶺市政府全面戰略合作的最新成果。

2017年1月,電氣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4個學科,入選《遼寧省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方案》。5月8日,成立了瀋陽工業大學遼陽分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