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枷鎖”鬆動,房企的好日子又要來了?或許,我們都想多了!

樓市調控兩年多,在各種利空因素的作用下,市場趨冷的信號明顯。對於過慣了舒服日子的房地產企業來說,在過去的這一兩年時間裡,也面臨著不少的挑戰,比如融資渠道收緊,再比如高負債帶來的風險等等。

但不管怎麼說,核心始終都是圍繞著資金流這一根本性的問題。因此,這一年,我們看到了高喊“活下去”的萬科,也聽到了財大氣粗的孫宏斌主動表態要去槓桿,並稱安全第一。不過,在今年最後這一兩個月的時間裡,房地產企業的融資現象突然間變得頻繁而又密集了起來。

融資“枷鎖”鬆動,房企的好日子又要來了?或許,我們都想多了!

根據最新報道,11月份,房地產企業境內發債金額達523億元,環比增長14%,同比增長112%;境外發債金額為304億元,環比增長了263%,同比增長7%。通過這份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兩個突出的變化,一個是數據增長突出,另一個是境外債券融資突出。突然活躍的融資現象,似乎給融資冰封期的房企帶來了一絲曙光。因此有不少聲音認為樓市調控最嚴格的時候過去了,綁在房地產企業身上一兩年之久的融資“枷鎖”就要被打開了,而嚴厲的樓市調控也要試探性的放鬆了。

融資“枷鎖”鬆動,房企的好日子又要來了?或許,我們都想多了!

前幾天,筆者在售樓處聽到一位置業顧問告訴某購房者,如今融資鬆綁了,樓市拐點又要來臨了,再不買房恐怕又要錯過機會了。那麼,對於購房者而言,應該如何看待當前房地產企業在融資問題上所謂的“放鬆”呢?

筆者認為,臨近年底,當前房地產企業融資頻率上漲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在現金流收緊的情況下,大型房地產企業之間規模競爭的需求。第二,前幾年盲目擴張,大幅舉債,如今債務到期,面臨壓力。因此,房地產企業近期的各種融資手段主要是為了借新錢還舊債。第三,最關鍵一點,同樣也是不可否認的一點,這離不開政策審批的適度鬆動。那麼,房地產企業融資環境的突然“鬆動”是否會對2019年的房價走向產生轉折變化呢?筆者認為,這幾乎不可能。

融資“枷鎖”鬆動,房企的好日子又要來了?或許,我們都想多了!

首先,從小的方面來看,比如通過上文的數據可知,境外融資上漲最為突出,這說明國內融資環境並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而且到了年底更無可能發生實質變化。其次,從當前大環境的角度來看,脫虛向實是重要趨勢,嚴控資金違規流向房地產領域依然是監管重點。所以,筆者認為,單純依靠房地產企業融資頻率快速增加就判定融資環境改善了,樓市調控有放鬆的可能,未免有些太誇張了。筆者認為,房價一旦趨於平穩,總有人期待調控能夠放鬆,而任何所謂的“放鬆”跡象都會被過度放大和過度解讀。

再舉個例子,有數據稱,11月萬科僅僅拿了兩塊地,單月拿地暴降75%,有人又把這解讀為房價要下跌的信號。其實,今年1-11月全國房企拿地排行榜中,萬科拿地金額方面已經排名第一了,在現金流為王的當前,房企固然有規模化競爭的需求,但所有房企都在講究一個穩字,所以萬科有所收斂也是正常現象。因此,單憑一個月拿地數量下跌就與房價掛鉤未免就過度放大了。

融資“枷鎖”鬆動,房企的好日子又要來了?或許,我們都想多了!

​筆者不止一次說過,決定樓市和房價最終走向的是政策導向,局部或者個別的寬鬆跡象左右不了樓市整體趨緊的形勢。雖然有些人希望房價能夠再飛一會兒,但現實環境是堅決遏制房價上漲的定位還沒有改變,樓市調控從緊的基本面沒有發生變化。不過,筆者還是想提醒一句,樓市調控本就是因城施策,每個城市都有每個城市的調控邏輯,而且調控政策從來都不沒有說過是打壓房地產,而是表明了要穩定房地產,因此對於可能會繼續出現的一些寬鬆跡象,購房者也應該慢慢適應和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