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元鋰能:高鎳811明年量產 5年內正極材料年產能升至5萬噸

摘要:陳令國透露,公司規劃未來五年內正極材料年產能將達到5萬噸,其中年產3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年產2萬噸三元材料,達到一定規模、產業鏈完整、富有特色、競爭優勢突出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力爭躋身中國鋰電正極材料前列。

“電池是否安全?”“續航里程能達到多少?”“一次充電需要多長時間?”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開始轉向市場驅動的當下,消費者越來越關注動力鋰電池能量密度、循環壽命、安全性、成本等關鍵指標。正極材料作為動力電池最為關鍵的材料,其性能直接影響著鋰電池的主要性能指標。

受補貼政策引導及乘用車對高能量密度追求,三元材料市場份額不斷增強。同時,由於高安全性、成本優勢以及儲能市場需求帶動,性價比較高的磷酸鐵鋰重獲市場追捧。

豐元鋰能:高鎳811明年量產 5年內正極材料年產能升至5萬噸

根據市場需求及成本機制來看,多數動力電池頭部企業進行兩手準備,既提升磷酸鐵鋰技術,又蓄力發展三元電池。這也使得國內為數不多地同時覆蓋兩種主流正極材料研發製造企業——山東豐元鋰能科技有限公司(簡稱“豐元鋰能”)脫穎而出。

豐元鋰能:高鎳811明年量產 5年內正極材料年產能升至5萬噸

豐元鋰能常務副總經理陳令國

據豐元鋰能常務副總經理陳令國介紹,豐元鋰能主營產品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和鎳鈷錳三元材料。目前,年產10000噸磷酸鐵鋰項目,一期已量產,並已向下遊電池客戶批量穩定供貨;項目二期生產線主體設備已完成安裝,可在年底前後實現量產;年產5000噸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項目,第一條生產線已量產;第二條生產線主體設備已經安裝完成。高鎳811生產線基礎設施已經完成,預計明年上半年可量產供貨。

豐元鋰能:高鎳811明年量產 5年內正極材料年產能升至5萬噸

豐元鋰能自2016年11月步入鋰電行業, 系山東豐元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豐元股份:002805)的全資子公司。豐元股份是國內草酸行業首家A股上市企業,草酸廣泛應用於鋰電池正極材料、鈷鹽、電子陶瓷、磁性材料、合金粉材料以及PTA催化劑回收等新能源、新材料以及節能環保領域。公司下轄新能源事業部和草酸事業部2個事業部;豐元精細材料、豐元鋰能科技、青島豐元國際3個全資子公司;聯合豐元化工、江西中辰精細化工2個參股公司。

“公司產品短期內在動力、儲能、3C各領域得到了批量應用和好評,這肯定不是偶然的。”陳令國透露,在設備保障方面,公司採用國內頂級數字化全自動磷酸鐵鋰生產線,能夠有效的節約人工成本、提升產品品質。該生產線高起點高標準建設,採用全國領先的技術加以自主創新,實現從系統化、自動化到智能化的飛躍,屬於國內行業首創;三元材料主體設備全部採自國際知名製造商,其設備的先進性可以為產品的一致性提供根本保障。

在人才技術保障方面,公司擁有以首席技術官韓國專家金佑成博士為首的三元團隊及以首席顧問梁廣川教授為首的磷酸鐵鋰團隊,現有博士5名,研究生21名,省級研發中心一座,擁有三元及鐵鋰研發室53間,配置馬爾文激光粒度儀、進口ICP、比表面積測試儀、高效液相色譜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高精度天平等國內外先進的精密檢測設備。同時還擁有小型粉碎機、乾燥機、燒結爐、真空反應器等研發設備。研發中心的建設,將搭建技術研發、橫向聯合、成果轉化應用的重要平臺,有力助推公司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並引領行業創新發展。

在過程控制保障方面,公司產品實現了可追溯性,自動化系統運用了大量的先進採集手段對產品的製備過程實現全程記錄和跟蹤,並從整體性上充分考慮了各設備間的銜接和冗餘,單個設備融入了大量模塊化、單元化的設計思想,實現從生產計劃到成品包裝的產品全生產週期可視化監控、管理與數據追溯,並採用多種智能數據分析工具,針對不同數據提供多種分析算法及圖形可視化工具,為工藝優化、管理提升、人員調整、設備升級等決策活動提供數據支持。

“為適應行業和市場的變化,公司堅持以技術創新為核心,本著積極穩健的原則,‘投產一個、建設一個、研發一批’,持續穩步發展。依託國際鋰電材料專家團隊的技術研發優勢,研發磷酸鐵鋰、三元、高鎳三元等一系列高容量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致力於向世界奉獻更安全更高效的綠色新能源材料。”陳令國稱。

此前,由於高能量密度需求制約,磷酸鐵鋰市場低迷,受國內新能源汽車安全事故頻發影響,三元電池安全性紛爭不斷。磷酸鐵鋰能否順勢逆襲?在陳令國看來,目前磷酸鐵鋰材料的高安全性和低成本性是其他材料體系所達不到的,並且,磷酸鐵鋰並不意味著低能量密度。

“公司最近和國內幾家著名的大學、科研機構合作研發,已經在實驗室實現了180-190wh/kg的磷酸鐵鋰電芯能量密度,達到了市場上三元電池組的能量密度,並計劃下一步研發能量密度超過200wh/kg的磷酸鐵鋰電芯。”

陳令國透露,公司規劃未來五年內正極材料年產能將達到5萬噸,其中年產3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年產2萬噸三元材料,達到一定規模、產業鏈完整、富有特色、競爭優勢突出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力爭躋身中國鋰電正極材料前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