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樓市房價泡沫,一場經濟利益背後的戰打響了,一針見血!

在今年來,全球經濟同步復甦出現分化,無論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還是部分發展中國家經濟,甚至是一些發達經濟體經濟,都遇到不同程度的經濟降溫,經濟下行壓力的現狀,也正是在今年來這一時期,

全球經濟貌似走向了“一個似曾相識”的十字路口,這個十字路口需要去慎重正確的做出選擇,好消息是,這幾天主要經濟體已經達成重要經濟共識。

而也是在今年來,我國經濟遭到海內外經濟的共振,經濟下行壓力顯現,短期來看經濟正在調整,給市場帶來調整過程的陣痛,於是乎,很多人對經濟保持“悲觀的”看法。

需要注意的是,短期經濟所面對的困難,是發展中的困難,是前進中的困難,我國經濟在未來依然具有非常明顯的潛力,從而讓國內經濟保持持續高質量發展。那這潛力在哪裡?

創新與工程師紅利帶動經濟發展

從經濟歷史來看,我國過去經濟高速發展,主要是通過兩條主線來推動,一是改革開放,二是人口紅利,改革開放讓我國經濟保持高速發展數十年,而我國人口眾多,勞動力成本優勢,勞動群眾奮發進取,在改革開放的背景下,勞動力的優勢一舉將我國打造成“世界工廠”。

另外,還有兩條輔線,一是基建投資,二是房地產,這同時是近十年來經濟發展的主線,是以負債驅動投資拉動經濟的模式,更多的人對這兩條輔線有直觀的感受。

但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這兩條拉動經濟的輔線,在最近一年來的活力日趨放緩,這要歸結於當前我國經濟的現狀,一種是我國數十年來的高速發展,各大城市及鄉村在基建領域已經得到很大的完善,基建的發展空間已經日趨飽和。

另一點是廣大居民群眾的家庭槓桿率較高,也就是說多數人手頭並沒有足夠的資金來加槓桿“置業”。

綜上所述,是導致當前我國經濟所處的短期調整陣痛,是我國經濟當前短期下行壓力的體現。當然,從長遠經濟角度來看,我國經濟依然是光明的,依然有足夠的潛力來讓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具體說來有以下三點。

一是我國經濟繼續保持改革開放,這一點對於經濟的促進作用毋庸置疑。

尤其是高層在開放領域的高瞻遠矚。

第二點是我國人口紅利中的再次釋放,這一次是工程師紅利,也就是高素質人才對經濟的促進作用。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我國教育事業也取得很大成就,在廣大人口基礎上,有數以千萬計的高素質人才湧入到社會,而社會及經濟的發展,最終是要歸結於人才要素。

最近幾年我國無論是科技研發還是應用創新,都取得新進展,以PCT專利申請量來看,在2011年之後形成一個明顯的拐點,2006年的時候中國只佔全球的3%,2010年的時候佔7%,2014年到12%,2016年到19%。

第三點是創新,創新帶動經濟發展是路人皆知的事情。在廣大“工程師紅利”人數基礎上,我國在各國領域的創新將有望突飛猛進,當然這需要一個過程,所以說,對於未來我國經濟,通過這三點足以能夠帶動我國經濟持續高質量的發展。

最後多說幾句,對於上述三點,從制度亦或者社會觀念角度來看,持續大力改革開放已是共識。而對教育的重視,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各界,都無比看重。對於各個領域的創新,從政策的大力支持,到企業主的意識,上下一體,都已經認識到,創新才有未來。

解決經濟問題,需要一個過程,也需要付出代價,但終歸是在正確的路上。

對話樓市房價泡沫,一場經濟利益背後的戰打響了,一針見血!


自從擁有全球霸權貨幣的美元啟動加息步伐後,全球經濟的發展格局日益變化,從近期的國際經濟格局來看,全球經濟同步復甦的好日子一去不復返了,不僅僅如此,近些日子連美聯儲對持續加息的態度都有所軟化,最大的因素是美國經濟或將出現放緩。

這麼看下來,貌似全球經濟在曾經“貨幣大放水”所帶來的增長正日益老去,那麼誰又能帶動經濟持續發展?這已經上升到路人皆知卻又無可奈何的地步,原因無他,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只有科技才能在當前全球經濟錯綜複雜下,引領新一期經濟浪潮。

從近代百年曆史角度來看,全球三次最大的經濟大繁榮週期都是科學技術帶動的!1870年,以電力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驅動的技術革命到1929年,帶來經濟長週期繁榮。

1945年,以電子計算機、原子能技術、航天科技為驅動的技術,同樣帶動經濟長週期的大繁榮。而1978年開啟的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為驅動力的信息和新經濟革命,一直延續到全球金融危機時期。

這麼算下來,從08年金融危機到目前10年時間,無論是各上層建築還是各企業主,都在尋求新一輪的技術革命,是的,新技術正在醞釀當中,比如我們經常聽到的: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等,但是這些新技術尚未廣泛應用到商業中。

所以說,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情況下,越需要新技術來帶動經濟發展,接下來,誰能掌握並引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誰就能在下一個全球經濟、話語權浪潮中翱翔。

暗潮洶湧下,一場經濟利益背後的科技之爭

以5g技術為例,通俗的講,1g能通話,2g能在線聊天,3g能語音,4g能看視頻,5g技術的發展與廣泛應用能帶來什麼?能創造多大的經濟價值?

據《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測算顯示,2030年,在直接貢獻方面,5G將帶動的總產出、經濟增加值、就業機會分別為6.3萬億元、2.9萬億元和800萬個;間接貢獻更是達10.6萬億元、3.6萬億元和1150萬個。

高通認定,5G技術將會成為構建未來智能社會的基礎條件。預期的5g技術廣泛應用,最起碼能夠帶動人工智能的大跨越發展,很大程度上能夠讓物聯網時代到來。而眾所周知的是,在5g技術方面,我國跑在世界前列,國內有一家著名的公司在5g技術上做到突破,甚至是在落地實踐中能夠制定標準!

但是,據媒體報道,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新西蘭以及日韓等國,對這家國內的著名公司走向海外時,正在遭遇一場5G的“狙擊”。

所以說,你看到美國貿易保護引起的爭端背後,刻畫的是一場科技革命背後的爭奪,你看到的國內兩大頂尖科技企業被“雞蛋裡挑骨頭”,同樣隱藏著道不明、說不盡、沒有硝煙的科技戰。無他,各方大棋博弈下,只有最後的勝利者才能分到技術帶動經濟最大蛋糕。

我國經濟發展了數十年,這份成績來之不易,由無數勞動人民的汗水澆灌而成。這一發展脈搏,是從低端製造業開始,打造成世界製造業工廠,但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加深,過去澆灑汗水的一輩人正逐漸走下崗位,而與此同時,相對應的,我們應該經濟調結構轉型升級,從低端製造業逐漸走向中高端製造業,用更少的人,來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

我們現在已經有這方面的實力與底蘊,來推動技術革命帶動國內經濟的長週期繁榮,但現在來看,走向這一步是多麼難,路漫且長且遠,不僅是任重而道遠,更應該是你我支持科技發展的態度。

對話樓市房價泡沫,一場經濟利益背後的戰打響了,一針見血!


我國作為世界製造業工廠,其進出口貿易可以看做是全球經濟的晴雨表。而且淨出口是拉動我國經濟的三駕馬車之一,其一舉一動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發展。

從今年來全球貿易角度來看,全球貿易競爭此起彼伏,國際經濟競爭關係錯綜複雜,導致海外經濟對我國經濟產生不確定性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國內經濟面臨一些挑戰,但是一些高瞻遠矚的佈局起到了很大的化解作用,而值得一提的是,在11月份之前,即使一些錯綜複雜的海外因素,也並沒有從進出口數據上產生過於明顯的影響,但真正需要警惕的因素我們在之前說過,是全球主流經濟體增速放緩帶來的市場需求減少。

從11月份的進出口貿易數據來看,進出口增速雙雙較大幅度回落,而這一時期,反應出我國經濟出現怎樣的變化?

總需求的放緩帶來的挑戰

近日據海關總署公佈的中國11月外貿數據顯示:以美元計,中國11月進口同比增長3%(前值21.4%),出口同比增5.4%(10月的15.5%)。11月份的進出口數據不僅不如預期,而且較上月增速大幅放緩。

(但有一點是比較樂觀的,按美元計,中國11月貿易順差447.4億美元,擴大16.4%),至於出現如此大的反差,“罪魁禍首”是需求!

從需求角度來看,又分為內需與外需,先從外需角度來看,今年來全球經濟同步復甦的腳步出現分化,無論是一些新興市場國家經濟還是發展中國家經濟(巴西、阿根廷、土耳其經濟不太樂觀),甚至是絕大部分發達國家經濟(日本、韓國、德國等經濟體經濟出現放緩),都在面對著經濟下行壓力的考驗。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一般情況下,經濟下行壓力往往帶來市場需求不振,而海外國家的市場需求不振帶來的是製造產品訂單的減少。恩,我國作為世界製造業工廠,外部需求訂單減少,對國內出口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另外,國內經濟出現短時期經濟下行壓力,往往也影響到一部分進口貿易的發展,從數量看,11月我國進口原油(15.7%)、鐵礦石(-8.8%)、銅(-3.0%)、集成電路(1.8%)、大豆(-38.0%)同比增速大降。

數據證明,我國進出口貿易可以看做是全球經濟的晴雨表。

當然,為人稱道的是,一方面是雖然我國進出口貿易出現回落,但貿易順差卻好於預期,從一定程度上將,說明我國出口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在提高。

另一方面是對“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速高於整體,前11個月,其合計進出口7.62萬億元,增長14.4%,高出全國整體增速3.3個百分點,佔我外貿總值的27.3%,比重提升0.8個百分點。

從整體進出口貿易角度來看我國經濟變化,淨出口作為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其動力正在受全球需求市場的削弱而放緩,對當前我國經濟形成進一步的考驗。

而這種考驗的化解,需要從國內需求端化解,即消費和投資,目前消費和投資是拉動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而且,這兩大力量近期又從各部門引來幫助,包括財政部門的降稅減負,央行對中小企業的資金支持等。總歸要立足於國內經濟,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外部環境帶來的不確定風險考驗。

對話樓市房價泡沫,一場經濟利益背後的戰打響了,一針見血!


每逢提到央行的動態,市場都會十分關注,畢竟這是調控國內宏觀經濟最為重要的部門之一。尤其是當市場遇到困難的時候,央行一般都會親力親為的幫忙,也因此,市場把央行親切的稱作“央媽”。

在當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之際,市場又開始暢想央行採取新的動作,來給經濟提供更大的支持,支持是有的,央行通過各種有效的措施,來給實體經濟提供資金支持,緩解中小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致力於其健康發展。

需要注意的是,當我國部分資產價格出現泡沫時,央行會採取什麼樣的行動,聽聽央行行長易綱怎麼說?

“慢撒氣“力爭資產價格泡沫軟著陸

在近日,我國央行行長易綱發表的《易綱: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開創金融事業新局面——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暨中國人民銀行成立70週年》中提到:“在經濟過熱或資產價格出現泡沫時,必須採用適當工具“慢撒氣”“軟著陸”,實現平穩調整;在經濟衰退或遭遇外部衝擊時,必須及時出手,穩定金融市場,增強公眾信心“。

一說到資產價格泡沫這一話題,相信很多人都把矛頭指向房地產,而在世界範圍內,公認的世界三大泡沫是指美國的股市,日本的債市,還有我國的?相對比來說,多數人更願意接受股市泡沫和債市泡沫,而另一個資產價格泡沫對很多人來說有”切膚之痛”。

既然該資產價格已經形成泡沫,甚至是有人認為其”綁架了我國經濟“,那麼該資產價格泡沫波動其一舉一動都舉足輕重,縱使其泡沫繼續膨脹容易發生破裂,導致資產價格硬著陸,那麼只能讓該資產價格泡沫不在膨脹,甚至是慢慢縮小,亦或者是慢慢填充泡沫。

(這裡多說幾句,近年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理念貫徹落實,高層要求“堅決遏制房價上漲”,都是對其合理平穩的調整)。

從央行行長的話中可以看到,“資產價格出現泡沫時,必須採用適當工具“慢撒氣”“軟著陸”“,這句話兩個詞很重要,“慢撒氣”和“軟著陸”,其中慢撒氣這個詞用的生動形象具體,通俗易懂,騎過自行車的人都知道,輪胎裡面的氣過於膨脹時,容易爆胎,進而產生行駛危險,所以把膨脹的輪胎慢慢撒氣,達到氣體與輪胎最佳值再擰緊,當然慢撒氣需要一個過程,需要一個時間,更何況是對於資產泡沫膨脹階段了。

對於我國的資產價格泡沫來說,首先選擇的是慢撒氣,也就是說不讓其繼續泡沫膨脹,最終的目的是使其軟著陸,而不是直接刺破泡沫而導致其硬著陸。

整體上通過易綱行長的話來分析,在當前全國範圍內整體資產價格泡沫水平,其資產價格泡沫會慢慢“撒氣”,在有效控制範圍內不會出現刺穿泡沫而暴跌的情況。(看好,是整體資產價格,而不是局部),除非一些其他的風險因素滲透進來,那另當別論。

最後由衷的希望,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另外,隨著我國央行及其他部門不斷對經濟的大力支持,雖然當前國內經濟正面臨下行壓力,但長遠看,有各項政策支持經濟發展,國內經濟底蘊充足,我國經濟依然是光明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