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班島的因果——美軍用偷襲珍珠港的戰術逼死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

這個地方叫做自殺崖,七十多年前,數千人曾經成群結隊地從這裡跳下。

但現在,這座叫做塞班島的小島,正用天堂般的風景,吸引著全世界的遊客。

來這裡的遊客中,日本人最多。

塞班島的因果——美軍用偷襲珍珠港的戰術逼死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

甚至日本天皇、日本首相也紛紛來到這座小島,安倍晉三更是跪在了這片土地上。

這座小島上,曾經發生過一場慘絕人寰的大戰。

正是在這場戰役中,成功襲擊珍珠港的日軍指揮官,打了一場罕見的窩囊仗,最終喪命於此,日軍陸軍指揮官發回的最後電報,表示不恨美軍,卻對日軍海軍充滿著怨恨和詛咒,這又是怎麼回事呢?日軍慘敗後,塞班島上的民眾紛紛選擇自殺,美軍攝影師記錄了一幕什麼樣地獄影像呢?

1943年9月,意大利宣佈投降,法西斯三角軸心轟然倒塌,只剩下了日本和德國負隅頑抗。

9月30日,日本召開御前會議,決定調整戰爭方針。

這就是這一次會議通過的文件。

文件要求,日本要與法西斯德國相依為命,加強合作。

在太平洋上,則構築工事,進入徹底的防禦態勢。

太平洋有數以萬計的小島,日軍不可能一一防守,他們選擇了幾個最重要的據點,集中兵力,要求絕對不能有閃失,這就是所謂“絕對國防圈”。

而“絕對國防圈”的中心,正是在茫茫太平洋中的塞班島。

塞班島,是馬里亞納群島的中心,地理位置極為重要。

如果塞班島落入美軍手裡,美軍b-29轟炸機,就可以從這裡起飛,轟炸日本本土。

日本新聞216號

今、サイパンを中心としまして、東京までの距離、2280キロを半徑として円を描きますと、近畿、四國、九州、琉球、臺灣、盟邦フィリピンもその圏內に入ります。

讓我們以塞班島為中心畫一個圓,塞班到東京距離2280千米,以此為半徑,可以看到我國近畿、四國、九州、琉球、臺灣,以及盟國菲律賓,都進了這個圈裡面。

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向天皇保證,絕不會丟掉塞班島,同時下達命令,以1944年下半年為期限,完成塞班島防禦工程。

不等日軍完成工程,美軍利用跳島戰術。在1944年春,就神奇地到了塞班島附近。

日軍措手不及,防禦工事還遠遠沒有完成。東條急忙增調兵力,馳援塞班島。

但美軍潛艇早已潛伏在塞班島外海,向日軍運輸船隊發起突然襲擊。一萬多名日軍,以及大量防禦使用的給養沉入海底。

僥倖上島的日軍,只比美軍早到了二十天,準備時間非常倉促。

他們來不及休息,立即著手構建防禦工事,但重型裝備極為缺乏。

在東南亞的其他地方,日軍除了數量有限的工程機械,還可以徵集大象,加班加點地完成進度。

然而塞班島沒有大象,塞班島的三萬日軍,只能自力更生,修築的陣地極為簡陋。

但東條不顧防禦的不充分,批准了一個大膽的作戰計劃,決定將主力部署在灘頭陣地,集中飛機、坦克、火炮、步兵,一旦美軍登陸,不給其休整的時間,立即趁機發起突襲,將美軍趕回海里,這種戰術叫做“水際戰鬥”。

塞班島的因果——美軍用偷襲珍珠港的戰術逼死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

塞班島的日軍,有一張熟悉突襲戰術的王牌。

那就是島上海軍部隊最高指揮官,日軍突襲珍珠港的指揮官——南雲忠一。

當年正是南雲,率領日軍航母艦隊空襲珍珠港,用了三個小時,就讓美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三個小時後,南雲準備收兵,但他的部下提議,再發起一輪空襲,摧毀美軍的後勤基地。但南雲擔心遭到美軍反擊,急匆匆地撤軍返回。

珍珠港的後勤基地倖存了下來,美國本土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這裡,再運給太平洋上的美軍。塞班島的美軍正是有了這樣的充足補給,強大而持續的火力才得到了保證,這成了塞班島日軍滅亡的關鍵。

塞班島的因果——美軍用偷襲珍珠港的戰術逼死偷襲珍珠港的指揮官

6月11日,這一天,南雲遭受重大打擊,美軍突襲塞班島的日軍機場,剛剛集結完畢的日軍航空力量,來不及做出反應,就在機場全軍覆沒了。

南雲失去了擅長的武器,就只能靠島上的陸軍了。

塞班島上日軍的主力是第43師團,師團長齋藤義次,他雖然和南雲一樣都是中將,但面對功勞卓著的南雲,他只能俯首聽命。

6月15日,美軍開始登陸,登陸地點和日軍預想的完全一致。

南雲忠實地執行了東條的作戰計劃,將主力聚集在海灘上。

嚴陣以待的日軍火力全開,迅速造成美軍上千人傷亡。

捷報立即傳回東京,東條興奮地告訴天皇,一定能守住塞班。

但日本人沒能高興多久。美軍隨後就組織了強有力的反擊。

除了軍艦和飛機的助攻,登陸美軍的補給也非常充分。

他們每門大炮每小時的供應量是800發炮彈,每挺機槍是一萬發子彈,都是日軍的十倍以上。而灘頭的日軍簡陋的戰壕,完全抵禦不了美軍火力,損失慘重。

夜色降臨後,美軍炮火無法瞄準,逐漸停息。日軍以為機會到了,糾集殘餘部隊,趁夜發起了衝鋒。

但多次吃過日軍夜間偷襲苦頭的美軍,這一次迅速應對,發射了成千上萬顆照明彈,照亮整個戰場,成為活靶子的日軍,全軍覆沒。

這幅景象讓齋藤極為痛心,他親自駕駛坦克發起衝鋒,結果大敗而歸,還受到了南雲的斥責。

日軍主力幾乎被全殲在海灘上,退到山裡的殘餘兵力只剩下了6000人,沒有火炮,食物和水極其缺乏,為了減少消耗,很多日軍傷兵自殺身亡,美軍開始用手雷和火焰噴射器,逐個清理日軍藏身的洞窟。

在這個過程中,塞班島上的民眾陷入了地獄。

當時流傳,如果投降了美軍,美軍就會用卡車壓死他們,用火燒死他們,讓他們死的極為痛苦,塞班島上的民眾紛紛選擇自殺。

美軍攝影師記錄下了這一切,這個懸崖上不斷有民眾跳下,被稱為自殺崖。

這是塞班島上的六名兒童,一起走向了茫茫的大海。

7月7日,日軍全面侵華七週年的日子,在這一天,剩下的三千日軍,發起了自殺式衝鋒。

從日軍戰俘口中獲得情報的美軍,早已做好了準備。

但日軍瘋狂地穿過槍林彈雨,最終還是衝到了美軍身邊。

結果造成658名美軍傷亡,戰場上兩軍的屍體交雜在一起,景象非常恐怖,從此這裡被稱為死谷。

在日軍發起萬歲衝鋒的同時,南雲忠一和齋藤義次雙雙自殺。南雲發回了慷慨激昂的電報,表示要用自己的生命,為國家築成太平洋上的防波堤。

但據說齋藤發回的電報,加上了日本陸軍專用的密碼,經破譯是:“我們陸軍全體官兵,是含恨玉碎的,但我們不恨美軍,我們永遠仇恨的是日本海軍。”日本陸軍立即就此同海軍進行了嚴正交涉,但海軍方面也莫名其妙,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後來大家推測認為:“可能是這場仗,大洋上的海軍打的不好吧”。

那麼這場仗,日本海軍又是怎麼打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