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萬峰林位於滇黔桂交界處,是典型的錐狀喀斯特地質景觀,兩萬多座山峰摩肩接踵,蔚然成林。

距今大約3.64億年前,興義還是一片汪洋大海,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約2.8億年前,石炭紀開始形成陸地,又經歷燕山、印支、喜馬拉雅山等多次造山運動,地殼不斷上升,出現山峰,在烈日烘烤和雨水沖刷下,在二氧化碳和有機酸的作用下,使石灰岩裂縫、孔隙加深,逐漸形成窪地、河流、溶洞、峰林、地下河、落水洞、漏斗、天坑、峽谷、裂谷、地縫、鐘乳石、堆積巖、石峰、石筍、龍潭、溫泉、湖泊等奇觀。

明朝徐霞客遊歷至此,贊其“磅礴數千裡,為西南形勝”。1638年徐霞客旅行至萬峰林,感嘆“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處峰成林”。

萬峰林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馬嶺河峽谷的重要組成部分,由興義市東南部成千萬座奇峰組成,氣勢宏大壯闊,山峰密集奇特,整體造型完美,被不少專家和遊人譽為“天下奇觀”。萬峰林旅遊景區先後獲得“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地質公園”、“全國首批農業旅遊示範點”、“中國最美的五大峰林”、“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等稱號。

14:35班車抵達興義客車東站,坐6路公交車到東風路,再轉乘19路去萬峰林,約16時,到了本日行程終點萬峰林景區。

考慮方便乘坐公交,在公交車終點站附近入住小客棧,128元/間(雙人間)。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萬峰林景區圖

萬峰林分為東峰林和西峰林兩大片。對外開放的主要是下五屯鎮境內的西峰林。西峰林是一座座奇美的山巒,與碧綠的田野、彎曲的河流、古樸的村寨、蔥鬱的樹林融為一體,構成大自然中最佳的生態環境,形成天底下罕見的峰林田園風光。

16:20許,到萬峰林景區購門票80元,交通車50元,共130元。此時天氣陰沉昏暗,已沒有遊客了,這趟電瓶遊覽車也就咱和凳子兩人。

坐觀光車在萬峰林東側半山腰走一圈,從高處俯瞰萬峰林的美景。

在山上拍攝時,不時飄過有小雨。非常遺憾,最美的景色——夕陽下的萬峰林,是拍不到了。

交通車經停(東側山腰)7、8個觀景臺,全程約一個小時。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峰林之間流淌的河流是納灰河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納灰河兩旁的盆地散落布依族村莊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納灰村的田壩,以八卦田最為奇特。

八卦田為寬而淺的碟狀漏斗,是地下河水對可溶性石灰岩溶蝕後形成的地形特徵,村民們以中間的洞口同心圓耕種,根據地勢起伏壘起田埂,一道道彎曲的田埂就變成了富有韻律的線條,形同道家的八卦。

可惜來遲了些,八卦田裡油菜花都收割完畢。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八卦田旁邊,納灰河畔有個大水車,是地標。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窮盡遠處,隱約有個亭閣。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山洞裡應該就是萬佛寺吧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終於拉長焦拍到這座七層浮屠。

圖左邊的水泥盤山路就是觀光遊覽車道。有體力也可以不坐車,慢慢走細細拍。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出入口處附近,土雞蛋吐嚕炒飯10元,每人一盤;魔芋豆腐5元;甜酒粑粑(秈米粿條十酒釀)10元。兩人共35元,每人17.5元。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天色已晚,身處西南布依族景區,周邊一片靜寂,心境自然也是澄清無慾了。

第4日

萬峰林—興義一貴陽

四,納灰布依村寨

萬峰林所在的貴州黔西南州,是布依族聚居區。

貴州省有兩百多萬布依族,佔全國布依族人口的95%以上。布依族在貴州省主要聚居於黔南和黔西南兩個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據歷史學家考證,布依族源於古“百越”。

秦漢以來歷代史籍稱“濮越”、“僚”、“俚僚”、“蠻僚”、“蕃蠻”、“八蕃”、“仲家”、“儂家”、“布籠”、“籠人”、“土人”、“夷族”等。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清代《百苗圖》的“八蕃”

在布依族語言裡,“布”是“族”或“人”的意思。布依族除自稱之外,不同地區布依族之間還互相稱為布籠、布那、布土、布都、布央等等。有意思的是壯族也與布依族一樣按居住地域自稱為:布壯、布蠻、布土、布儂、布越、布雅依、布傣、布沙、布僚、布曼、布隴、布偏等。

壯族與布依族兩族語言相同,歷史文化亦出入不大,實際上應該是同一個民族的。不過1953年錯劃為兩個民族,在貴州皆為布依族,在廣西便成壯族,同一個民族因省際行政區域而造成割裂。現今的壯族布依族先民均屬南方百越族群中西甌、駱越(雒越)支系,是壯侗語族先民族稱的一種。

這裡順便提下百越與越南的淵源:

其實越南的主體民族“京族”(我國56個民族之一)也是百越一支,屬於駱越(雒越),後來逐步向南發展,至今越南仍以趙佗的南越國為其國家正統。

“越南”的意思是百越之南。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嶺南百越族聚居地,設立桂林、南海、象三郡,其中的象郡包括今天的廣西東南部和越南北部、中部。秦朝徵嶺南的將領趙佗在秦亡後自立的南越國,雖建都在番禺(今廣州),但控有嶺南及交州廣大地區,其後的安南在南越國故土之一隅建國。

安南(我國五代十國時期,地處現今越南的交州逐漸走上建國道路,先後有丁、前黎、李、陳、後黎等朝代興起,史稱安南國)的陳朝、前黎朝均以趙佗南越國為國統之始、國史之開端。安南國曆代官方典籍《越史略》、《大越史記》及《平吳大誥》均以南越國作為安南國統之始。

19世紀中葉,越南阮朝的嗣德帝組織史官編纂《欽定越史通鑑綱目》。嗣德帝在御覽該書之後,硃批:“統觀前後,則我越地之淪入中國已幾太半。惜乎歷代明君良臣亦多有不世出者,然終不能收回寸土,大是憾事。悲夫!”

編修《大越史記全書》的史臣吳士連曰:五嶺之於我越者是為險塞,國之門戶。帝越趙氏一失其守,國亡統絕,土宇瓜分。而丁、黎、李、陳止有交州以南之地,不復趙武之舊。

越南君臣這些話,意思是說五嶺是他們國家的地理屏障,丟掉了廣東、廣西這些地方,造成五嶺失守,越南的國之門戶洞開,此後的2000年,再也沒辦法收回南越國舊地了。

這就是,千年來越南對中國始終耿耿於懷的歷史淵源。

從我們中國的視角看,華夏族本身就是融合了中國古代眾多民族部落形成的,其中就包括百越。百越部落繁多,主要有于越、楊越、閩越、東歐、西歐、南越、駱越(雒越)等。

百越的諸多族群統稱為古越族。

于越(有完整史料記載)是春秋時期越國的前身,公元前473年傳至越王勾踐滅吳國後,北上與當時中原諸國會盟並雄視中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揚越,亦通揚粵。今長江下游的上海、江蘇、安徽局部、浙江等皆古揚州之屬;古揚州之地為越人所居,故曰揚越。

閩越部落即是閩越國的前身(今福建一帶)。閩越部落把蛇當作是部落的圖騰,蛇在古語中又被稱為長蟲,就以蟲為義,把該地稱為閩越。

南越,粵通越,南越亦稱南粵,地理位置即今廣東一帶。古代粵、越通用,是古代江南土著呼“人”語音,越是“人”的意思,廣東的簡稱“粵”源於此。

東甌西甌,甌:崇山峻嶺的地區。江浙一帶的越族“甌人”為“東甌(溫州古稱就是甌越),嶺南西部一帶的越族“甌人”為“西甌,這部分就是壯族布依族的先民之一。

駱越是百越眾部落中一支以農業為主的部落,駱越,駱,同雒,“山區裡的水田”的意思。其製作工藝技術高超,在出土的飾物、銅鼓就十分精良。駱越人主要居住在今海南、廣西南部至紅河三角洲及周圍地區。後來駱越部分逐步南遷,到了戰國末年,遷徙到了今越南河內一帶,成立了甌雒國,是越南京族(越南的越族)、黎族、水族、老撾龍族的祖先。而未南遷的駱越人也是當今壯族布依族等中國少數民族的的先民之一。

百越中的大部分最終都融入到了南方漢族中,還有部分構成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但是百越的駱越卻有很大部分人最終並沒有成為中國人。

他們先是被南越趙佗征服,後來又被漢朝統治,此後被中原王朝統治了1000多年,開始和漢族大量混血。這些以駱越人為主的百越人和漢族混血形成了安南人,一開始主要分佈在北越,後來安南人不斷南下吞併南越,並融合了大量孟高棉人形成了現代的越南主體民族京族,但是其中還是以中國人的混血後代安南人為主。所以大部分越南人都是中國人的混血後裔,越南人也普遍比其它東南亞人要白一點。

晨8:40到住處不遠的公交車站,坐景區綠色公交(投幣一元,若坐旅遊觀光車為五元)到下納灰村。

萬峰環抱當中,靜靜橫臥著納灰村,村民以布依族為主,布依族又被稱作“水稻民族”,“納”在布依語裡即是“水田”的意思。

在萬峰林盆地間有上、中、下三個布依族村莊。納灰河流淌萬峰林盆谷中,像一條珍珠鏈把上、中、下三個布依族寨子串聯在一起。無邊無際的山峰與點綴其間的農田、村莊、農舍彷彿是田園山水畫一般。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晨起有霧,約9時30分轉多雲。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公交車站在東側山下,下了公交,穿越田野,回望昨日景區交通車道在東面半山腰。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田野間散落些許桃花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西面的村莊就是下納灰村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拍拍小河裡山峰的倒影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不覺走到村中的納灰河橋頭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村裡有不少布依族特色巨幅繪畫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這幅畫是描繪布依八音坐唱的,後面要重點介紹布依族“八音坐唱”。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村民順便賣點本地土特產,值得稱讚的是這裡村民把攤子擺在屋前,人在屋裡,姜子牙釣魚式無人值守售賣,完全沒有其他地方貼身緊逼糾纏不休的方法。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八音坐唱, 終於找到這裡了。

網上看的資料,下納灰村每天早上有布依族音樂表演。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雖然沒有什麼遊客,布依族村民還是認真地表演著。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沒有遊客,拍起來也沒人遮擋鏡頭。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布依八音"也稱"八音坐唱",這次貴州行在興義納灰村驚喜地看見了布依族八音坐唱表演。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布依八音”流傳於南盤江沿岸,是貴州省黔西南州興義、安龍、冊亨等縣市布依族村,和隔江相望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隆林、西林等縣壯族村寨的一種禮俗用樂,以牛骨胡、葫蘆胡、簫筒、月琴、刺鼓、包包鑼、丁鑼、小鑔等8種樂器演奏得名。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2006年5月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獲“多彩貴州”歌唱大賽總決賽原生態類銀瀑獎之後,布依族“八音坐唱”更是聲名遠揚,成為一張宣傳黔西南、興義的文化名片,被冠以“盤江奇葩”“天籟之音”“聲音的活化石”等美譽。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布依族八音坐唱在布依語中叫"萬播笛",即吹奏彈唱的意思。八音坐唱的表演形式為八人分持牛骨胡(牛角胡)、葫蘆琴(葫蘆胡)、月琴、刺鼓(竹鼓)、簫筒、釵、包包鑼、小馬鑼等八種樂器圍圈輪遞說唱。表演以第一人稱的"跳入"唱敘故事,以第三人稱的"跳出"解說故事,也有加入勒朗、勒尤、木葉等布依族樂器進行伴奏的情形。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演唱時,男藝人多采用高八度,女子則在原調上進行演唱,這樣不僅可以產生強烈的音高和音色對比,還能增加演唱的情趣。演唱時唱腔用布依語,道白用漢語,有小嗓和平嗓之分,由樂隊人員分擔角色。曲牌有正調、正音、走音、自路板、長調、倒長調、反簧調、倒茶調、吃酒調等三十多個,可單獨演奏,也可邊奏邊唱。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八音早在唐宋時期就流傳於南北盤江的貴州興義、安龍、冊亨、望謨等布依族聚居區一帶。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平南樂》中稱:"廣西諸郡,多能合樂,城廊村落,祭祀、婚嫁、喪葬,無一不用樂,雖耕田亦必口樂相之,蓋日聞鼓笛聲也。每歲秋成,眾招樂師教習弟子,聽其音韻,鄙野無足聽。唯潯州平南縣,系古龔州,有舊教坊,樂堪整異,時有教坊得官,亂離至平南,教土人合樂,至今能傳其聲。"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元明時期,八音演唱內容加入了民俗、喜慶的內容,並吸收了其他戲曲特點,大大豐富了演唱內容。到了清代,"八音以彈唱為營業之一種,所唱生、旦、淨、醜諸戲曲,不化妝……"(據《清稗類鈔》)。至此,八音已發展成為曲藝演唱形式。據有關資料記載,明清時期,布依八音曾一度盛行。在盤江流域布依族村寨普遍開設有教樂坊"八音堂",專門傳授布依八音技藝,演出八音坐唱的八音隊多時達到三百餘支。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新中國成立後,興義市布依八音隊多次應邀參加國內外演出,被譽為"盤江奇葩"、"凡間絕響、天籟之音"、"聲音的活化石"、"南盤江畔的藝術明珠"。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演奏間隙,跟布依老人攀談下,村裡給他們發補貼的,每天演奏有二三十元收入。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看完八音坐唱表演,在村中吃一碗混飩(8元),然後向村外的公交車站走去。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此時雲開日出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布依村寨田園風光無限好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正好碰上放學的布依族小同學,這校服非常具有布依族特色,點贊!

多彩貴州,苗疆腹地旅行記(2)——興義萬峰林

11時30分許,坐上公交於12時許回到住處。

12時40許,從萬峰林景區坐19路公交至興義客車南站,轉11路公交於13時40到達客運西站。

14:35,乘上大巴(票價160元/1人)於19時許到貴陽客運西站。

在貴陽向西南方伸出兩隻手指,指尖處就是黔西南州的興義和黔南州的荔波,但是興義沒有班車直通荔波,非得先回到貴陽再到荔波,如同一個等腰三角形不能走底邊,非要繞道兩條斜邊。

明天一早,將到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去。

下一回,荔波小七孔做客瑤寨醺醺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