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精銳空降兵部署前線 俄軍上百輛坦克距離邊境18公里

烏克蘭精銳空降兵部署前線 俄軍上百輛坦克距離邊境18公里

烏克蘭精銳空降兵部署前線 俄軍上百輛坦克距離邊境18公里

烏克蘭日托米爾空軍基地

俄烏刻赤海峽衝突愈演愈烈,繼俄軍出動戰機、巡邏艦炮擊3艘烏克蘭小型炮艇以及拖船並扣押22名烏克蘭士兵後,雖然雙方尚未發生新的交火,但俄烏兩國都在排兵佈陣,加強邊界地區的軍事部署。

目前,俄軍在克里米亞半島不僅增加部署了S-400防空導彈、KH-35反艦導彈,俄東部地區靠近烏克蘭邊境的卡緬斯克-沙赫京斯基(Kamensk-Shakhtinsky)郊區一座軍事基地也出現了上百輛坦克。與此同時,烏克蘭進入為期一個月的“戰爭狀態”,也向俄烏邊境地區增加兵力,並調派最精銳的空中突擊旅進入前線最危險地域。

12月6日,烏克蘭國防部證實,空中突擊旅已經部署到整個烏克蘭與俄羅斯邊界線附近最危險區域。這一命令是在烏總統波羅申科視察日托米爾軍事基地時做出的。

烏克蘭精銳空降兵部署前線 俄軍上百輛坦克距離邊境18公里

烏克蘭精銳空降兵部署前線 俄軍上百輛坦克距離邊境18公里

即將出徵的烏克蘭空降兵

波羅申科視察日托米爾空軍基地時強調,烏軍建立的基本宗旨是抗擊侵略者,目前烏軍進行的調動和部署符合這一宗旨。“在這個過程中,烏克蘭最精銳的作戰部隊正在重新部署到整個邊界線上最危險的地區,以加強防禦能力。動用精銳的空中突擊旅是為了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當天,波羅申科登上了烏軍空降旅的武器裝備,烏軍蘇-27和伊爾-76MD運輸機進行了特別展示飛行。波羅申科強調,“從這個軍事機場出發,我們的精英——空降突擊部隊將按照計劃投入到關鍵防區。與往常一樣,你們被派往的地區情況最複雜,在那裡需要解決最困難的任務,如果沒有空降部隊,任務就無法完成。”

在出徵現場,波羅申科也對烏軍最精銳作戰力量進行動員,他說,“我和你們在一起感到非常榮幸,你們是烏克蘭軍隊的精英,最勇敢和強大的戰士。在‘俄羅斯侵略’的四年中,你們的戰鬥歷程體現了烏克蘭的實力和意志,勇氣和奉獻以及自我犧牲精神。看著你們堅強勇敢的面孔,我再次意識到:沒有人會戰勝烏克蘭。我們準備用手中的武器來保護土地,我們不會把領土交給任何人。”

波羅申科當天還提及,在宣佈烏克蘭進入為期一個月的戰爭狀態後,烏軍進行了重新部署,並號召大批預備役人員加強軍事訓練以應對可能到來的戰爭,“從應徵數據來看,烏克蘭民眾的愛國精神增加了不少”。

烏克蘭空中突擊部隊隸屬於烏空軍,1992年12月25日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空降部隊由駐紮在烏國領土上的蘇聯空降部隊改編而來。烏克蘭空降部隊成立後曾參加2003年伊拉克戰爭,2007年進駐科索沃承擔維和任務。烏軍空降兵也參加了2014年克里米亞爭端,並長期活躍在烏東兩州——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的戰事中。

烏克蘭精銳空降兵部署前線 俄軍上百輛坦克距離邊境18公里

烏克蘭精銳空降兵部署前線 俄軍上百輛坦克距離邊境18公里

俄軍上百輛主戰坦克現身俄烏邊境

目前,烏克蘭共有7個空中突擊旅,每個旅人數從1000-2200不等,一般配備兩個傘兵營,外加數量不等的炮兵營和坦克連。日托米爾是烏克蘭空降兵司令部所在地,也是烏軍第95空中突擊旅的駐地。

烏國防部資料顯示,在烏東戰事裡,第95空中突擊旅曾在2014年8月進行過一次精彩的突襲作戰,空降至敵方防線後方摧毀大批俄製武器裝備,並建立一條撤退通道,讓東部地區被困烏政府軍和民眾加以突圍。截至2018年11月21日,已有487名烏軍空降兵在烏東戰場陣亡。

與烏克蘭秣馬厲兵的舉動相對應,俄軍也加強了戰備。俄方除了加強克里米亞半島的防禦外,上百輛主戰坦克出現在俄羅斯與烏克蘭接壤的東部地區——羅斯托夫州西北部城市卡緬斯克-沙赫京斯基(Kamensk-Shakhtinsky)郊區的一座新建軍事基地裡。

烏克蘭精銳空降兵部署前線 俄軍上百輛坦克距離邊境18公里

烏克蘭精銳空降兵部署前線 俄軍上百輛坦克距離邊境18公里

美國衛星照片顯示,這個大型軍事基地距離俄烏邊境只有18公里,朝向烏東兩州。衛星照片顯示有超過100輛主戰坦克和大批軍用卡車,炮兵系統和加油車部署在此。主戰坦克由T-64和T-62M組成。北約方面表示,自今年8月以來,俄羅斯一直在加強與烏克蘭接壤地區的軍事部署。刻赤海峽衝突只是雙方的一次試探和小型摩擦。

在刻赤海峽衝突發生後,烏克蘭始終希望德國和美國出面對俄施壓。不過德國方面並沒有軍事舉措,美軍則宣稱派遣第六艦隊驅逐艦進入黑海,同時罕見派出驅逐艦抵近俄羅斯在遠東的彼得大帝灣。12月6日,俄方嘲諷到,美軍的軍事行動只停留在“口水戰”階段,美軍麥康貝爾號驅逐艦於5號在俄方艦艇和軍機的緊盯之下,抵近距離彼得大帝灣100多公里位置後以最快速度逃離。“美軍只是在距離俄羅斯海岸超過400公里遠的地方展示自己的勇敢。”刻赤海峽衝突後,美軍對克里米亞半島的抵近偵察自11月28日後也銷聲匿跡。

正如易評君此前判斷一樣,烏克蘭正在將刻赤海峽衝突政治化,一方面加速倒向北約的進程,另一方面則將軍事緊張與烏克蘭國內局勢聯繫在一起。至於俄烏真正發生衝突,烏克蘭現有的軍事力量並不夠看,在高強度的戰事中,僅一萬多人的空降兵勢必會遭遇慘重傷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