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荒野常見的一雜草,農民有意留著生長,除了好看還能吃

農村荒野地裡雜草叢多,農民除草或路過看見特殊植物還不忍心除掉,有意留著觀賞與食用。

常見於田間或路邊的野草數不過來,在遠離人們的荒野中,有些雜草長成除了形態很美,路過的人都會觀賞一番,有需要的人還會在適當時候採摘回家食用。

冬天寒冷的田間,枝葉還算得上茂綠,開出來的白紫色花朵格外迷人,這樣的野草你們覺得美不美呢?

農村荒野常見的一雜草,農民有意留著生長,除了好看還能吃

很早農作物收穫的時候,農民發現這樣的植物,會有意繞開,儘量讓它生長好,靜靜等待收穫。由於農村人知道此草野生就足夠需求,很少有人去栽培,野生又不佔地費時間,只要每年收集一些備用。

在農村人眼中此雜草有一個非常形象化地的名字,只因花朵似公雞的冠,便取名為“野雞冠花”,成了朗朗上口家家戶戶都知曉的植物。植物本名為青葙,別名百日紅、雞冠莧、草蒿等等,東北還有叫雞冠子菜,是蔬菜莧科親戚關係科屬。

一年生草本,全株無毛;莖直立,有分枝。葉矩圓狀披針形至披針形。穗狀花序長3-10釐米;苞片、小苞片和花被片幹膜質,光亮,淡紅色。胞果卵形,蓋裂;種子腎狀圓形,黑色,光亮。

農村荒野常見的一雜草,農民有意留著生長,除了好看還能吃

野雞冠花一年生的雜草,種了老掉自然散落土中,無需管理就能好好生長。它的特徵是全草無毛,莖細小直立,分枝發達眾多,生命力頑強扎入深土中。葉狀是披針形,似如竹葉,又尖又薄,少害蟲食用。莖枝頂上穗狀如花,5到10釐米不等長度,花被片幹膜質感,光亮栩栩如生呈淡紅色或紫色,似同公雞的冠一樣美麗。種子覆蓋在胞果形,橢圓形,黑色,光亮,可以收集備用。

農村荒野常見的一雜草,農民有意留著生長,除了好看還能吃

冬天是最後成熟老掉階段,遲遲無人收集就會枯死,野雞冠花喜溫暖,耐熱怕寒,生長環境適宜20到30度左右,低溫生長緩慢,直到遇霜降凋謝。要想野雞冠花品質好,花形豔麗,不能高溫下生存,土壤要求不嚴格,但吸收肥力強,因以有機質豐富、肥沃的鬆軟土壤最佳。常有人愛花,種植雞冠花當盆景欣賞,具有生長週期緩慢、植株生命長、耐修剪、枝粗葉軟、根紮實外露、極易打理好養活等特點。近些年園林越來越流行推廣的觀賞植物,雞冠花成為了首選。

農村荒野常見的一雜草,農民有意留著生長,除了好看還能吃

不少地區一直分不清野雞冠花與青葙,同屬一類植物,互相習慣通用,並已有較長的歷史。二者外形相似,區別在於雞冠果殼上殘留的花柱,長短差異需藉助放大鏡觀察,農民根本沒有這個條件來辨別,所以成了不分的兩種莧科植物。因此有了野雞冠花就是青葙,也叫野雞冠花,莧科青葙屬一年生草本,是一種不起眼的路邊野花,但在陽光下,在蝴蝶的陪伴下,也挺好看的。

農村荒野常見的一雜草,農民有意留著生長,除了好看還能吃

花期過後,變成深暗色,農民這時候就得抓緊時間採收,種子藥用,清肝明目,降壓;全草有清熱利溼之效。早期嫩莖葉作蔬菜食用,也可作飼料。花摘了自然曬乾,留著備用。記得小時候家裡熬補品燉雞,放一些雞冠花,只能大概瞭解是當補藥使用,能起到中和補品、清肝涼血溫和用處。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你們是怎樣吃的雞冠花?歡迎大家留言與討論如此漂亮的雞冠花的用途。

本作品由用心看農村原創,熱愛生活,喜歡農村平凡的日子,守住心中這份安靜,人生知足常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