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博弈」慕小明:近來中東的美俄博弈與未來局勢走向

點擊上方“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可訂閱哦!

慕小明:近來中東的美俄博弈與未來局勢走向

「美俄博弈」慕小明:近来中东的美俄博弈与未来局势走向

中東在冷戰時期曾是美蘇爭霸的主要角力點。蘇聯解體後,美俄力量對比呈現出“美強俄弱”的“兩極”態勢。自敘利亞和烏克蘭相繼爆發危機,俄羅斯以“反恐”之名出兵敘利亞,不僅強化了俄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和政治影響力,更是改變了美俄在中東的力量對比和攻守態勢,使俄成為影響中東局勢走向的重要域外“玩家”。特朗普上臺後,明確把俄作為美在中東地區的主要戰略對手,出臺了“聯以、聯沙、強化同盟”為主軸、同時在遏制伊朗、反恐和“世紀協議”3條路徑上同時發力的中東政策,與俄在中東展開全面較量和爭奪,使得本已矛盾重重的中東局勢更加複雜難解。

「美俄博弈」慕小明:近来中东的美俄博弈与未来局势走向

俄羅斯的中東政策調整

俄羅斯自2015年9月30日介入敘利亞內戰,幫助敘利亞政府軍逐漸扭轉了戰局,且以反恐軍事行動為主要抓手迅速打開中東局面。2017年12月6日,俄總統普京宣佈俄在敘利亞已完全擊潰恐怖分子,次日俄軍總參謀部宣佈完成在敘反恐任務。11日,普京親赴駐敘利亞下令撤出大部分駐敘俄軍,同時宣佈保留俄軍駐敘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俄在敘作戰期間,敘境內共有超過8.75萬名武裝分子被消滅,敘超過95%的領土和包括其主要城市在內的1411個居民點被解放,約12.2萬個恐怖分子設施被摧毀。

2018年4月以來,敘利亞政府軍攻克了反對派在首都大馬士革郊外的東古塔據點,從此接連收復了除庫爾德控制區以外的大部分國土。從目前的敘利亞戰場形勢來看,“伊斯蘭國”主體已被擊潰,包括阿勒頗、霍姆斯、代爾祖爾等主要大城市在內的敘利亞大部分領土都在敘利亞政府控制之中,僅剩的伊德利卜省已陷入了敘利亞政府軍10萬精銳部隊的重圍,只留出西北方一小段與土耳其國土及其阿夫林控制區接壤的狹小地帶。

隨著“伊斯蘭國”的潰敗解體,敘利亞問題的焦點實際上已由戰場爭奪逐漸轉向政治解決。當前,俄羅斯的中東戰略正由軍事手段介入向推動敘政治進程轉變,在鞏固敘利亞戰場成果的同時,積極爭奪敘政治進程主導權,並採取了與地區重要國家廣泛合作的策略。俄與中東國家廣泛發展關係,甚至分化美國中東盟友陣營,目的是增強中東國家對俄的戰略借重,進一步鞏固和壯大俄在中東的戰略影響。

主導敘利亞政治和解進程。俄強調推動敘政治進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突出敘利亞人民對話大會、阿斯塔納對話會和索契峰會等抓手的作用,意在以戰場優勢換取其在敘未來政治安排中的主導權,以最小代價獲得最大收益。在俄主導和推動下,俄羅斯、土耳其、伊朗確立了阿斯塔納對話會和索契峰會這兩個敘利亞問題和談機制,確定了敘利亞4個“衝突降級區”,俄土伊“三駕馬車”機制在敘利亞政治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作用。俄繼續保留常駐敘利亞的赫梅米姆空軍基地和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實際上是保持軍事威懾,為根據形勢需要再次武力介入中東預留後手。9月7日,俄羅斯、土耳其和伊朗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首腦會議,著重討論敘利亞局勢特別是伊德利卜戰事。隨著俄土索契峰會達成在伊德利卜設立非軍事區決議,10月15日伊德利卜非軍事區正式設立,由土耳其軍隊和俄羅斯軍警組成的巡邏隊監管。伊德利卜非軍事區如若得到有效推進,將有助於儘快實現該地區的相對穩定,標誌著敘利亞和平進程的探索進入“深水區”。

「美俄博弈」慕小明:近来中东的美俄博弈与未来局势走向

強化傳統盟友關係,分化美國中東陣營。俄通過介入敘利亞局勢,不僅強化了與盟友的關係,還改善了與以色列、沙特等美國盟友的關係。自普京宣佈敘利亞撤軍後,旋風式訪問了埃及和土耳其。俄與埃及恢復直航,尋求建立自由貿易區。俄土關係不僅加強了在政治、經貿和軍事等方面的戰略協作,土還頂著美國的壓力從俄購買先進的S-400防空系統。俄高調反對美製裁伊朗,解除了向伊朗提供濃縮鈾設備的禁令,並恢復向伊朗提供S-300防空系統。伊朗則向俄開放哈馬丹空軍基地,與俄聯合生產核燃料、合作建設熱電廠,並就在歐亞經濟聯盟框架內建立自貿區同俄展開談判。2017年10月6日,沙特國王薩勒曼訪俄並簽署了涵蓋能源、經貿、安全等多個領域的合作文件,決定購買俄製S-400防空系統。自2016年以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3次訪問俄羅斯,2018年5月9日還出席了俄衛國戰爭勝利73週年閱兵活動,與普京就雙邊關係、巴以問題、敘利亞局勢、伊核協議等交換意見。

俄羅斯借在敘利亞打恐成功重返中東,不僅坐實了在中東的軍事存在,增強了地區國家對俄的戰略借重,併為進一步掌控和影響中東局勢發展積累了不少有利條件,但同時也面臨諸多掣肘因素。一是俄試圖主導的敘利亞政治進程進入“深水區”。美英法三國代表拒絕出席俄主導的敘利亞全國對話大會,目的就是不給予俄主導的敘利亞全國對話大會平臺以合法性。伊德利卜非軍事區的運行,也意味著敘已事實分裂,政治進程更加難解。二是是俄的中東盟友關係脆弱。“俄伊土三角”各懷心思,缺乏長遠的共同利益,難以長期為繼。俄與土耳其、沙特、埃及等國簽署的軍售合同,更多的是俄利用美盟友體系分化之際採取的投機行為,難以形成長期穩定的合作機制。三是俄經濟實力不濟難以持久。俄勞師遠征,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巨大,俄兩次宣佈從敘利亞撤軍即是為避免陷入持久作戰。

「美俄博弈」慕小明:近来中东的美俄博弈与未来局势走向

美國的中東政策調整

自2011年從伊拉克撤軍,美國在中東開始實施收縮戰略,干預中東事務的動力和決心大不如前。特朗普上臺後以“有限存在平衡”的方式重新介入中東事務,扶植沙特和以色列等傳統盟友以平衡伊朗和俄羅斯影響力的上升。

加強軍事介入。為回應敘利亞化武事件,特朗普先後於2017年4月和2018年4月兩次下令美軍對敘利亞政府軍目標進行直接軍事打擊。目前,美軍在敘利亞實際兵力已近3000人,主要駐紮在敘北部庫爾德武裝和伊德利卜省敘反對派控制的區域。截至2017年9月,美國中東駐軍規模達54325人,是非戰爭時期的峰值。

修補與傳統盟友的關係。面對俄羅斯和伊朗的競爭,特朗普希望拉近與沙特和以色列這兩個盟友的距離,改善被動的局面。特朗普上任後的首訪選擇了中東,與40多個阿拉伯和伊斯蘭國家首腦舉行利雅得峰會。美沙兩國簽署了1100億美元鉅額軍火合同,同時還達成未來10年總額為3500億美元的後續武器交易協議。特朗普還“破例”訪問耶路撒冷猶太哭牆遺址,表示願意接受任何形式的巴以和平方案。2017年9月18日,美國啟用首個部署在以色列的軍事基地,以應對來自伊朗的彈道導彈威脅。2017年12月6日,特朗普宣佈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並同時強調美國仍致力於推動雙方都能接受的和平協議。2018年3月4日—15日,美以舉行代號為“杜松眼鏡蛇2018”聯合反導軍事演習,參演美軍達2500名。

退出《伊核協議》。特朗普政府將伊朗視為美與地區盟友共同的敵人,認為其“威脅越大”,美國的中東同盟體系就越牢固。自上臺起,特朗普就指責伊朗發展彈道導彈技術違背協議精神,稱《伊核協議》有“災難性的缺陷”,號召中東國家“孤立伊朗”並簽署制裁伊朗的法案。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宣佈美國退出《伊核協議》並重啟對伊制裁。10月,美國新版《國家反恐戰略》將伊朗列為“首要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將打擊恐怖主義與遏制伊朗相掛鉤。11月,美國將啟動對伊朗的第二輪制裁,目標是將伊朗的原油出口降為零。美國的對伊制裁,目的就是要全面遏制伊朗在中東地區影響力的擴張,防止在中東形成所謂的“什葉派弧”。如果制裁失敗或者伊朗拒絕合作,美國或可能將以色列或沙特推向前臺對伊朗實施軍事打擊。

特朗普雖然加大了對中東的戰略投入,但並未從根本上改變中東戰略收縮的整體態勢,其在巴以問題上的表態,更是直接傷害了中東地區國家的民族和宗教感情,遭到國際社會的一致反對,使美陷入“失道寡助”的被動局面。特朗普的中東政策調整,使得美伊關係嚴重倒退、中東地區出現站隊外交和新的軍備競賽,給中東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增添了新的變數。不過,美國與沙特、阿聯酋、卡塔爾、以色列等傳統中東盟友具有根深蒂固的戰略關係,是中東幾乎所有問題都繞不開的關鍵角色,也將是中東國家未來不得不重視和借重的主要外部力量。

「美俄博弈」慕小明:近来中东的美俄博弈与未来局势走向

未來美俄爭奪將“鬥而不破”

中東地區正處於新舊格局轉換之際,美俄在中東的戰略競爭加劇,進一步凸顯了中東的地緣戰略價值,也增加了中東形勢的複雜性。

形成了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的“複合型”安全問題。敘利亞戰爭收官之戰伊德利卜戰事戛然而止,使得敘利亞政治進程前景渺茫。美單方面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進一步激化巴以矛盾,使得中東和平進程遭受嚴重衝擊。美宣佈退出《伊核協議》,使得美伊、伊以爆發戰爭和武裝衝突的風險顯著上升。“伊斯蘭國”實體雖已潰敗,但其成員化整為零,更是加劇了恐怖主義擴散的危害。據聯合國負責反恐事務的副秘書長弗拉基米爾·沃龍科夫8月23日提交的聯大報告稱,雖然“伊斯蘭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遭遇重大挫敗,但其對國際安全構成的威脅仍值得高度關注。他表示,“伊斯蘭國”在兩國的成員總數估計超過2萬人,其核心部分仍可能繼續在伊拉克和敘利亞存在下去。

地區各主要力量加劇爭奪。英國不斷深化同沙特、約旦等地區國家關係,提升經貿合作水平,同時積極介入也門和卡塔爾。法國高調反對美在耶路撒冷問題上的立場,積極同地區國家開展對話,加大對沙特、埃及、卡塔爾等國的軍售。歐盟也加大了對巴以和平進程的斡旋力度,敦促美國遵守伊朗核協議。卡塔爾斷交危機、伊拉克庫爾德地區獨立、黎巴嫩總理哈里里辭職、土耳其出兵敘利亞北部地區等重大事件都是生動體現。

地區力量分化組合加速。隨著美俄博弈不斷深化,中東地區以伊朗、沙特、以色列、埃及為主導的傳統秩序已然崩潰,但新秩序尚難形成,在相當長時間裡將是以美國、沙特、以色列為一方和以俄羅斯、土耳其、伊朗為另一方的兩大陣營對壘局面。

在中東地區新的複雜形勢下,美俄地緣政治博弈將更加激烈,從而加速中東地緣政治力量的分化與重組,重塑中東地緣政治格局。下一步,美俄將圍繞地區主導權在軍事和政治領域持續較量和巧妙運籌,並展開更加激烈的爭奪。

俄美深知只有加強軍事存在,才能有效控制相應勢力範圍,在戰後政治重建中發揮影響力。俄雖宣佈從敘利亞撤走主要軍事力量,但卻通過保留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和赫梅米姆空軍基地確保俄在中東擁有永久軍事存在。俄羅斯將精心經營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和黎巴嫩真主黨組成的反美“什葉派弧型地帶”,進一步強化同伊朗、土耳其的“三駕馬車”機制,同時大力發展同沙特、以色列等美國傳統盟友的關係。

特朗普則將繼續按照“阿以關係先於巴以關係正常化”的思路推動解決巴以問題,為美“親以、聯阿、反伊”的中東政策打造槓桿。9月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批准了敘利亞新戰略,將駐敘美軍的停留期限無限延長,目的就是長期分裂敘利亞,以此拖住並削弱俄羅斯。此外,美國有意將庫爾德地區培植為新盟友,以此作為干預中東事務新的變量。未來,不排除美給予庫爾德控制區更大的自決權,甚至表態支持其獨立建國等方式,以獲得更大的地緣政治利益。

總的來說,雖然美國在中東地區仍擁有較大主動權和迴旋空間,不會輕易給俄留下戰略真空,但特朗普治下的美國更在意“美國優先”,不願充當領導者角色和中東地區盟友的免費保護傘。而俄羅斯在中東影響力雖然迅速提升,但主要是利用美戰略收縮之機,難以與美在此展開全面的戰略競爭。這一點,從10月23日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和美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的會晤中就可見其一斑。雙方均表示,俄美軍方在敘利亞問題上始終保持著溝通,願意就敘利亞和其他問題擴大對話。可見,無論美俄在中東地區如何角力,出於各自的戰略目標和國家利益,雙方都會盡力避免產生正面軍事對抗,在激烈爭奪的同時開展有限的合作。

「美俄博弈」慕小明:近来中东的美俄博弈与未来局势走向
「美俄博弈」慕小明:近来中东的美俄博弈与未来局势走向

數字經濟智庫

「美俄博弈」慕小明:近来中东的美俄博弈与未来局势走向
「美俄博弈」慕小明:近来中东的美俄博弈与未来局势走向「美俄博弈」慕小明:近来中东的美俄博弈与未来局势走向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美俄博弈」慕小明:近来中东的美俄博弈与未来局势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