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山,那些無人問津的年月,至少有酒有肉有朋友

張一山,那些無人問津的年月,至少有酒有肉有朋友

娛樂圈有很多童星長大之後依然從事文藝工作,比如一代人的記憶劉星,張一山因為這個角色紅遍大街小巷,關鍵是很有記憶點,即使如今的張一山已經成長為一個陽剛氣十足的大男人,相信很多人依然記得他當年飾演的熊孩子劉星。曾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幾乎聽不到張一山的任何消息,好像劉星之後這個人就消失了一樣。直到張一山再度進入觀眾視野,以強勢的姿態硬生生打破了過去的固化印象,也是這時候我們才知道張一山這些年消失的原因。

張一山,那些無人問津的年月,至少有酒有肉有朋友

張一山少年成名之後家裡很擔心他的成長問題,怕這些突如其來的名利將這個孩子擰歪了,加上張一山小時候跟劇裡面的劉星相比那個淘氣勁兒有過之無不及,所以張一山的爸爸經過深思熟慮之後將張一山送去學習武術了。男孩從五六歲開始就會變得精力特別旺盛,如果身邊再圍繞太多他自己無法分辨和取捨的東西,那真的會非常危險,張一山的爸爸寧願放棄唾手可得的利益也要讓兒子正確成長,多年以後再看,這絕對是張一山最大的幸運了。

張一山,那些無人問津的年月,至少有酒有肉有朋友

重新出發的張一山用幾部電視劇征服了無數的觀眾,當他再次站在高處時,疲憊感似乎超過了成就感。有一回張一山去董卿的節目,董卿問他最懷念什麼,他脫口而出是大學,那幾年大概是張一年最輕鬆自在的時光了。因為從小開始學習武術,為了練習基本功吃了很多苦頭,直到開始就讀演藝學校才算開始另一種生活。大學一結束又開始為了演員這個職業嘔心瀝血,遊走在各大綜藝節目之間,他真的身心力竭。

張一山,那些無人問津的年月,至少有酒有肉有朋友

張一山小時候在劇組拍戲其實也是苦的,雖然拍的是一部情景喜劇,對於這些演員而言卻是一種體力和精神的壓榨。像宋丹丹他們就還好,畢竟已經從業多年,也能適應劇組的節奏,可是張一山他們這幾個孩子就完全不同了,為了不影響學習,戲趕的非常緊,有時候他爸媽到劇組看他,張一山都沒有時間過來說話,只能遠遠的一面吃著盒飯一面打個招呼,吃完立馬繼續拍戲。張一山說就那個他爸媽遠遠看著他吃盒飯的畫面,他一直都忘不掉,特別是三個人眼裡那種若有似無的眼淚。

張一山,那些無人問津的年月,至少有酒有肉有朋友

當明星是一件如何風光的事啊,更不要說小小年紀就出名,可以說光宗耀祖了,讓多少人都羨慕的很。可是誰又知道這背後的代價呢,張一山的童年、青少年時期都在高壓下度過的,難怪他最懷念的會是大學。其實通過張一山的分享,我們知道他大學過的也並不是說多麼輕鬆,因為是童星的原因,未來的路有優勢也有劣勢,他自己又不想一直活在劉星這個角色的影子下。

張一山,那些無人問津的年月,至少有酒有肉有朋友

為了能一鳴驚人成功轉型,加上對演員這個職業非常敬畏,張一山整個大學都非常用功,隨著專業知識的不斷豐富,張一山越來越清楚自己的方向,他並不想成為明星,只想做一名演員。優秀的人是不是真的都這麼相似?想想看那些不圖名利一直專心研究戲的大演員們,好像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就是不想紅,只想有戲拍。

張一山,那些無人問津的年月,至少有酒有肉有朋友

張一山在還沒有上路的時候就已經具備了一名好演員的情懷,他後來的成功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回頭再看,那整整四年的等待和折磨都成了最好的記憶。當時媒體時不時的就會寫一下張一山的近況,“又黑又瘦”“係數長歪的童星”“前途渺茫”“止步不前”這類的負面報道從來沒有間斷過,張一山說他看到時當然特別沮喪,不過幸好有很多朋友在身邊,大家一起擼個串喝個啤酒再睡一覺就能忘掉憂愁。

張一山,那些無人問津的年月,至少有酒有肉有朋友

這口氣張一山憋了有十年之久,所有的調侃和不看好都讓他更堅定的往前走下去。我們看到的張一山總帶著一股痞氣,那種不服輸迎難而上的氣質已經刻進了骨子裡似的,他為人也特別仗義,生存的圈子越亂,張一山就越要簡單正義。

張一山,那些無人問津的年月,至少有酒有肉有朋友

所以張一山願意拖著病態的身體去赴定好的約,即使只是一些出於情面的口頭之約,他希望每一個接觸過他張一山的人都能覺得“嗯,這個人還成”。張一山說從行到不行再到有點行,這條路走了這麼多年,到現在已經算是對得起自己了。作為年輕演員中出類拔萃的一員,張一山身上的這些好品質終究會成就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