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德陽人裡3個是土豪,全款買兩套房

前幾天,冷大俠發了一文《德陽有25萬90後已經步入中年,你揹負幾十萬債務?》,並在文末問了大家第一套房什麼時候買的,背了多少債?其實我主要想知道大家的

負債率。看看德陽有多少是名符其實的土豪。

10個德陽人裡3個是土豪,全款買兩套房

冷大俠曾統計過一個數據,9月份成交的349套住房中,按揭貸款佔比67%,全款佔比大約33%;10月份成交的402套住房中,按揭貸款佔比72%,全款佔比大約28%;11月成交的294套住房中,按揭貸款佔比75%,全款佔比25%。以我的“錢商”來看,我無法想象10個德陽人裡面就有3個是全款的土豪,更加無法想象土豪的錢是怎麼來的。

10個德陽人裡3個是土豪,全款買兩套房

所以,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才有了那篇文章。但是我後悔了,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這樣比出來的。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來看看各路朋友的留言:

@Yang.L

90年的我2013年在天籟福買的湖景房,貸款40W,今年5月份查還有30萬的本金,想想還有10年還貸,想哭都哭不出來。

@鄒小白

負債60萬的路過,作為土生土長的德陽人看到隔壁朋友在新天地喝茶,我卻要在工地搬磚,心累。

@喊~人

96年,15年在德陽買的,揹負30萬,那時三千多的房價讓我想不開。

@Avecle soleil丶

94年的在綿陽經開區買的第一套,背33萬貸款。

@Jeoy

94年一套房還沒得的無業遊民,看到你們這些有著幾套房的優秀同齡人,表示已經哭暈在廁所。

@鹿先生

93年,成都一套全款房,一輛40萬全款車。中科院工作,準備過幾年自己創業。沒什麼驕傲的,因為除了工作都是我父母給的。

@鄧俊

95的,一四年二十四萬的貸款現已還完,一身松

@Uncle 6

94年資產:負208萬。

@小白

60萬麗陽天下買的房子全款,一下回到解放前

@Pseudo-lover

96年今年6月買的旌東新區,父母給力沒有貸款 。

@天來

91年,成都一套,德陽一套,有車,揹負136萬貸款30年。

@�

看來作為94中年人的我,有兩套全款房還是比較慶幸了。至少未來幾十年不得還債還是要繼續努力掙錢啊~


10個德陽人裡3個是土豪,全款買兩套房


這些留言是我憑想象力杜撰出來的嗎?不不不,這都是靠我自己努力從留言區Ctrl+C然後Ctrl+V過來的。

96年的都買房了,我東橋洞子原住民無地自容。你們兩套全款房的,有車有房都是全款的,哪怕一套房全款的,我知道羨慕已經來不及了,就像問問還有沒有機會重來一次?

這也證實了10個人裡3個是全款的現象,更讓我想起了二八定律,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而我可能就是80%那部分窮鬼。

10個德陽人裡3個是土豪,全款買兩套房

羨慕全款的是真,佩服貸款的也是真。

之前有網友在問我,買房子貸款好還是全款好?其實我們一直都認為只要你能從銀行貸款,採用貸款的方式是最好的

你在辦貸款時,銀行會要求你提供收入證明、資產證明、銀行流水,倘若你月薪只有2000,銀行流水反映出來的你的收入與消費支出也只有2000的水平,那買房這件事你還是先努力一些吧。(請注意收入證明一般是銀行流水的兩倍,且收入證明與銀行流水之間的差額不要太高)

10個德陽人裡3個是土豪,全款買兩套房

你要知道銀行並不會給每個人都提供貸款,你想要貸款,必須符合銀行的諸多條條框框。

被銀行認定你有資格、有實力,銀行才會提供貸款。銀行也會控制風險,怕你還不起。當然,如果出現大面積斷供,那說明中國的經濟有問題了,這就要另當別論。換句話說,越有能力的人,銀行才會越願意借錢給他。

我很認同一個國外的理念:從銀行借到的錢越多,一個人的財務自由度就越高,同時還意味著這個人越有本事。

所以,91年的@天來揹著136萬的貸款,首先是他有能力去償還貸款,更有能力貸下上百萬的款。94年的@Uncle 6揹著208萬的債務,我相信他絕對不是賭徒,而是一個努力奮鬥,無時無刻不在拼搏的有夢想的年輕人。

10個德陽人裡3個是土豪,全款買兩套房

大部分人只是揹著幾十萬的房貸,這並不算什麼。也別想著幾十年後要多還多少利息,幾十年後你工資水平還會像現在這樣嗎?幾十年間你難道沒有理財嗎?我還記得有個段子說:有個上海人98年在上海買房,現在每個月還還著銀行幾十元鉅款。

誰還沒有點貸款呢?原來連花唄都不想用,覺得欠著不爽的我,現在覺得花唄的錢真香,好像不是花自己錢似的。

我國居民槓桿率(居民債務/GDP)快速上升,由2008年一季度末的18.8%上升至2018年一季度末的49.3%,十年間上升了30.5個百分點。在全球以及發達經濟體國家居民槓桿率分別是61.8%和75.2%。另外,個人住房按揭貸款佔居民總負債的60.8%

10個德陽人裡3個是土豪,全款買兩套房

居民槓桿率過高,對經濟金融穩定會有影響的。比如透支居民消費潛力,抑制消費能力。你的錢都拿來還貸款了,那還有什麼錢來消費,更加沒有存蓄。所以銀行在審核的時候,會根據你的收入、月供還審核,月供佔比收入30%是最合適的,超過50%,銀行也不會同意的

當你不具備足夠的能力的時候,千萬別去當鐵腦殼,不撞南牆不回頭。買房之前先掂一掂自己幾斤幾兩,別傻不拉幾的交了定金給了首付,等到辦貸款的時候,被銀行告知:先生/女士,根據審核,你無法從我行貸款。到這個時候,就得不償失了

不是沒有啊,這種例子太多了,冷大俠每週都會遇到這樣的網友來訴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