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娜最想喊話的竟不是張傑,請別讓ta成為你今生註定的遺憾!

1

《妻子的浪漫旅行》有這麼一個場景,妻子們來到瑞士的皮拉圖斯山,在這裡有一個勇氣臺,大家紛紛喊出自己內心的話。

謝娜最想喊話的竟不是張傑,請別讓ta成為你今生註定的遺憾!

魏大勳向姐夫們問好,調侃姐夫們辛苦了;

穎兒喊出希望自己能勇敢一點,嘴可以伶俐一點;

程莉莎感恩老公;應採兒稱想要一個女孩;

輪到謝娜的時候,謝娜沒有迎合節目直接喊話感謝老公,而是說出了內心最想說的話:

謝娜最想喊話的竟不是張傑,請別讓ta成為你今生註定的遺憾!

她說:“爸爸媽媽,我一定要改我的脾氣,跟你們好好說話!”

“爸爸媽媽,對不起!”

謝娜最想喊話的竟不是張傑,請別讓ta成為你今生註定的遺憾!

“我以後,再也不擅作主張,給你們安排一些我自認為你們會開心的事情!比如一些旅行。”

“爸爸媽媽,我一定要多跟你們溝通,知道你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2

謝娜最想喊話的竟不是張傑,請別讓ta成為你今生註定的遺憾!

看著平時大大咧咧,不拘小格的一個人,其實心裡也有平時大家都看不到的柔弱一面,由於平時工作忽略了對他們的愛,所以每個人心裡都會有愧疚,但只有她第一個說了出來,太暖了,也感動了現場的所有人和觀察室的丈夫們。

3

謝娜最想喊話的竟不是張傑,請別讓ta成為你今生註定的遺憾!

“我與父母,是我今生註定的遺憾。”

“有一種緣分,是隻能目送著他們遠去。”

我們與父母的關係,是每個人人生中,繞不開的一堂課,也是我們此生永遠解不開的一道題。特別是人到中年,在而立、不惑的年紀,快節奏、城鎮化的社會背景下,分離,成了很多家庭直面的傷痛。無論是進城務工,還是學業有成,亦或出去闖蕩,

總之在我們這一代中,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的人,不在少數。

4

謝娜最想喊話的竟不是張傑,請別讓ta成為你今生註定的遺憾!

與原生家庭分離,從鄉村到城鎮,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是我們每個人都無法逃脫的命運。分離,年年上演:無奈、傷痛、迷茫、擔心、疲憊,每一次分離,都五味雜陳,難以割捨。

這也為我們與父母的關係奠定了一個淒冷的基調。

5

謝娜最想喊話的竟不是張傑,請別讓ta成為你今生註定的遺憾!

不管是成家趁早,出去打拼;還是學業在身,在校寄宿,一般也就在十幾歲的時候,而之後同父母生活,也只能算是“探望”。再後來有了工作、事業、新的家庭等等等等,仔細一想,我們與父母一起生活的時間,其實並不多。

我在大學時比較叛逆,想逃離原生家庭,暑假和寒假回家時間不多,回去也是找朋友敘舊。與父母相隔的,不僅是能看得到的距離,同時還有看不見的心理距離。日積月累,久而久之,這距離就成了缺憾。等到了想要彌補的時候,卻不知從何做起。

6

謝娜最想喊話的竟不是張傑,請別讓ta成為你今生註定的遺憾!

父母的“ta不聽”,我們的“ta不懂”。

我們愛父母,但同時又因為深陷原生家庭的魔咒,怨恨父母,反覆上演著內心戲。雖然有人說,當你18歲之後,你成長的鍋,原生家庭不背,但是,我們還是會在這愛與怨的糾結中,反覆沉浮。最後,成了拉鋸戰。終生與其拉扯,

很多人認為:我與父母這一堂課,是今生註定的遺憾,肯定是來不及做了。

7

謝娜最想喊話的竟不是張傑,請別讓ta成為你今生註定的遺憾!

而事實是,我們與父母的關係這一堂課,只要父母還在,任何時候做,都不晚。畢竟,我們仍與父母同在一個世界,我們此生,仍有機會去同他們和解。既然此生有機會和解,那就不要讓它成為遺憾。願我們都能重新回到父母與孩子最初的那個狀態,然後,再次相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