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非洲修鐵路,那是相當……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在咱們中國,

真正瞭解非洲的人其實不多;

具體到非洲第一大經濟體

——尼日利亞,這個國家,

大多數中國人就更加陌生了。

很多人腦子裡的印象都離不開

“貧窮”“落後”“原始”“破敗”

比如這樣:


在非洲修鐵路,那是相當……

(圖為尼日利亞一綜合市場)


但實際上,庫叔去過才知道,

人家的大型超市商品照樣琳琅滿目,


在非洲修鐵路,那是相當……

人家的兒童樂園也是五彩繽紛,


在非洲修鐵路,那是相當……

好像跟中國也沒啥兩樣,

就是跟發達國家相比,

似乎也沒差多少。

只不過,

那是富人的專利。

文 | 左笑夫 瞭望智庫特約國際觀察員

本文為瞭望智庫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在文前註明來源瞭望智庫(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則將嚴格追究法律責任。

今年9月,

在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

中國表示:

願以打造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為指引,

在推進中非“十大合作計劃”基礎上,同非洲國家密切配合,

未來3年和今後一段時間重點實施“八大行動”。

這不僅讓中國企業大受鼓舞,

非洲老百姓也滿懷期待。

庫叔的很多非洲朋友就說,

希望能快點過上好日子。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中國企業項目中的隨時“嗨”起來的非洲員工)

中非合作由來久已,

那片土地的中國人,

一直在和當地政府民眾一起,不斷努力!

其中,最受歡迎的,

要數“中國製造”的“名片”

——鐵路建設。

1

很久以前

中非在鐵路領域的合作,

始於上世紀70年代,

大名鼎鼎的“坦贊鐵路”,

不僅成為非洲國家的經濟動脈,

也成了中非傳統友誼的標誌。

年齡稍大一點的人,

至今還會感懷:

當年援外辦先驅者們,

以及長眠非洲的51名中國烈士。

(小知識:1979年,鐵道部援外辦改製為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2003年,中國土木工程集團有限公司整體併入中國鐵道建築有限公司。)

如今,他們的繼承人們,

帶著遠勝當年的技術力量,

再次來到非洲大地。

2013年2月,阿卡鐵路在尼日利亞正式開工。

這是非洲第一條按照中國標準建設的鐵路,

也是尼日利亞歷史上第一條現代鐵路,

自此,

尼日利亞告別了窄軌鐵路、

火車告別了“況且況且”的聲音。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舊式鐵路與現代鐵路的一交匯處)

2016年7月,阿卡鐵路全線貫通運營,

截至目前,已安全運營29個月。

此外,尼日利亞正在修建沿海鐵路,

總投資額達119.7億美元。

2014年9月,在東非“領頭羊”肯尼亞,

蒙內鐵路開工建設,

東起東部港口蒙巴薩,

西至首都內羅畢,

全長480公里。

該工程是肯尼亞獨立以來

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不僅軌道建設由中國設計施工,

內燃機車也完全由中國企業製造。

中方還負責培訓鐵路管理者,

協助肯尼亞政府運營。

蒙內鐵路也成為肯尼亞實現

2030年國家發展願景的旗艦工程。

有了好樣板,

其他國家的橄欖枝也是一個接一個。

蒙內鐵路將繼續西延,

連接肯尼亞、坦桑尼亞、

烏干達、盧旺達、布隆迪和

南蘇丹等東非6國,

成為一條跨國鐵路!

2015年,中國領導人訪問非盟總部時,

非盟主席祖馬女士表示:

非洲人有個夢想,

用高速鐵路,

把所有非洲國家的首都連接起來。

2018年元旦,由中國企業承建,

連接埃塞俄比亞至吉布提的

亞吉鐵路商業開通。

這也是非洲第一條

使用了同高速鐵路相似技術的

現代電氣化鐵路。

2

中國在非洲的鐵路建設有多重要?

中國在非洲的鐵路建設

那是相當重要,

重要到連總統都時刻關心,

自2018年初大選季開始,

尼日利亞交通部長阿瑪奇

就頻繁詢問在2019年4月總統大選前,

是否可實現部分路段通車。

屆時,現任總統布哈里

希望乘坐火車從拉各斯出發,

在鐵路沿線城市進行造勢活動。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拉伊鐵路施工現場,

與下方英國殖民者修建的窄軌鐵路形成鮮明對比)

拉伊鐵路位於尼日利亞西南部,

南起尼日利亞最大城市拉各斯,

向東北經奧貢州至奧約州,

線路縱貫西部南北三大州;

正線線路全長156.80千米,

另修建拉各斯阿帕帕港口支線6.51千米,

合同工期3年,

總投資額15.8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0億元)。

它的建成,將增強中心城市

對東北部地區的輻射效應,

促進地區經濟協調發展。

在建設過程中,

中國不僅提供“硬件”,

還提供“軟件”服務

——運營管理、維護管理、人員培訓等。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中國工程師及翻譯正在向當地人講述安全須知)

建造結束後會,

整條鐵路將完全交由尼日利亞政府管理。

完全不是列強殖民時代的霸道做派。

3

在非洲修鐵路不輕鬆

在此次拉伊鐵路建設中,

投入設備超過1600臺套。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施工現場的大型機械設備——DK153橋臺)

路基施工挖方量1384.2萬方,

填方量898萬方,

可填滿1.5個西湖;

鐵路橋21座,共6148延米;

樁基1675根,

長度相當於一個馬拉松。

鋪軌總里程378.92公里,

相當於武漢到長沙。

為了這些數字,

項目部幾乎人人都得過瘧疾;

皮膚被日光曬得脫皮,

被當地毒蟲咬的潰爛……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海外施工現場)

由於工期緊張,

中方建設者幾乎全年無休,

日工作時間超過12小時,

有時還雙班倒24小時不間斷作業。

為此,中方創造了“逆休假”制度:

中方建設者不能回國休假時,

單位可邀請一名家屬來非洲探親。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一工地上的技術培訓)

4

非洲為何選擇了中國?

非洲有著長達數百年的被殖民記憶,

西方附帶政治條件的援助,

加劇了非洲對外國人的不信任。

但對中國,

卻不是這樣,

中國企業進入非洲,

帶來了大量就業。

在尼日利亞、埃塞俄比亞等國,

會簡單的漢語、能同中國人溝通,

已成為了獲得高薪的優勢,

甚至成為政府用人的優先選項。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鐵路工地附近生活的牧民)

以拉伊鐵路為例,

建設高峰時期,

為當地創造了超過10000個就業崗位!

有了工作,

社會治安都更好了。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快樂的非洲僱員)

更為重要的是,

憑藉先進的管理理念、

嚴格的技術標準,

中國企業為當地培養了一大批人才。

他們又將服務當地,

成為發展本土經濟的主力軍。

在拉伊鐵路建設之前,

尼日利亞沒有勞務公司,

施工隊伍都是臨時拼湊。

中國施工隊伍進入之後,

不但讓當地人學會了組建勞務公司,

還學會了使用安全帽,反光背心等防護用品。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工地在向員工發放安全帽)

部分看到商機的當地商人

成立了勞務公司後,

一步跨入現代勞務企業的行列。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尼日利亞員工排隊領取反光背心)

此外,在中國鐵路建設的帶動下,

一些鐵路周邊產業,

如簡單的機械設備維修、零配件製造產業等,

也開始興起。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當地人在從事機械維修)

有非洲企業在學習技術後,

開始嘗試經營,

改變了當地只有手工作坊的現狀,

催生了本土新興產業的誕生。

而非洲較低廉人工成本,

又造就了相對廉價的商品和服務,

反過來為中國企業節省了開支。

中國企業的進入還改善了

鐵路沿線地區的民用基礎設施。

以往的非洲鄉村,

可以說是“一窮二白”。

出於施工需求,

中國企業會在鐵路沿線大量修築

施工便道、深水井、項目駐地用房、

簡易供水供電系統等設施。

工程完工後,

中國企業就把這些設施無償留給當地,

經過簡單修整就可以成為鄉村公路、

生活水源和居民活動區,

這在當地老百姓心中樹立了良好形象。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鐵路項目施工單位同當地學校進行共建)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當地兒童在教室中上課)

在得到實惠的鐵路沿線鄉村,

居民對中國修建鐵路都抱著歡迎態度,

為施工創造了便利。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被當地政府預定為辦公場地的中國項目部建築)

最重要的是,中國企業

給非洲企業提供了大量訂單。

有些非洲國家從政策上

禁止外國進口工程類基礎物資,

中資企業建設所需的鋼筋水泥等物資

需從當地採購。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尼日利亞民眾的消費場所)

當地企業按照中國標準大量生產,

在推動當地物資生產標準化的同時,

還增強了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這就衍生出一個有趣的現象:

近年來,非洲“水泥大王”,

尼日利亞首富,

阿里科·丹格特(Aliko Dangote)

其財富增長最快的幾年

與中國鐵路進入非洲的時間高度相符,

而水泥是鐵路建設最重要的物資之一。

5

中國為何需要非洲?

鐵路建設不僅助力非洲快速駛入現代化,

也有助於中國經濟增長。

上文提到的亞吉鐵路,

證明了中國全產業鏈“走出去”策略的成功,

也被命名為“亞吉模式”。

這是中國企業在海外建設的

首條全產業鏈“走出去”的鐵路

——設計標準、資金管理、物資設備、

現場作業、施工監理、運營模式和

管理模式等環節的產業鏈

全部實現了“中國化”!

從阿卡鐵路的軌道建設,

到蒙內鐵路的裝備和運營管理模式出口,

再到亞吉鐵路的全產業鏈服務,

三條鐵路為中國在非洲市場實現了“三連跳”。

全產業鏈的在非洲“開枝散葉”,

不僅開闢了工程領域的市場,

還為金融銀行、設計規劃、

裝備製造、企業諮詢等

多個行業打開了門路。

在鐵路修建過程中,

各相關行業企業

紛紛來非洲設廠或代表處,

提供配套服務,

並藉助中國基礎設施建設的便利

在當地獲得市場優勢。

這種優勢又會因市場慣性、消費習慣等因素,

在鐵路修建完工後,

依然會繼續產生紅利。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中國工程師在進行性機械維修現場教學)

如施工中使用中國產工程機械,

不僅可供應本項目施工,

還以鐵路沿線為起點,

向越來越多的地區和領域提供設備。

同時,僱傭當地工人操作中國產機械,

逐漸培養大量當地技術工人形成使用習慣,

這樣,即使在當地企業的非外包工程中,

也會由於使用習慣、人才儲備量等因素

而優先選擇購買中國生產的機械。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非洲操作手正在清洗中國製造的工程機械)

全產業鏈在非洲的蓬勃發展,

不僅帶動了產業鏈中各個環節的發展,

還帶動了非洲當地上下游產業,

甚至在催生了新興產業。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尼日利亞逐步興起的機械配件市場)

舉個例子,

中國在非洲建設鐵路之初,

由於非洲工業基礎比較薄弱,

施工設備零配件需要從國內運送,

而大型機械設備零件較為昂貴,

囤積零配件勢必會造成資金積壓甚至浪費。

若不囤積零配件,一旦機械設備出現故障,

臨時從國內運送,

會造成設備閒置的間接浪費,

甚至是部分停工,延誤工程進度。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圖為尼日利亞的五金市場)

為克服這一困難,

大量按中國建設所需機械設備標準的

零配件製造廠進入非洲,

專營工程機械零配件,

既方便開展施工,

又填補了非洲零配件製造的市場空白。

同理,培訓、物流、印刷、通訊等

上下游產業也正沿著鐵路的延伸而興起。

此外,隨著鐵路的修建,

在非洲的一些領域,

人民幣結算逐

漸從一個“選項”轉變為“必選項”。

起初,人民幣結算僅限於中國企業之間,

而中國企業在各行各業延伸,

難免會與當地企業進行交易。

為了獲得中國訂單,

當地企業開始嘗試用人民幣結算,

甚至,在結算工資時,

有些當地員工會要求兌換部分人民幣,

用以在中國商店購買商品。

2018年4月,尼日利亞與中國簽訂了

規模為150億人民幣的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同年7月,尼日利亞央行正式

要求貸方使用人民幣報價……

這些舉措這使得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大大加快。

目前

越來越多的非洲人開始學習嘗試瞭解中國。

學習漢語,學習中國文化,

關係到能否更好的融入中資企業、

謀求更高的收入,

實現更高的人生價值。

6

中非合作,雙贏典範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

非洲是擁有世界上最多發展中國家的大洲,

中國與非洲在鐵路建設領域的合作,

詮釋了打破“零和”、走向“雙贏”的本質。

更重要的是,

這樣的“雙贏”所產生的示範效應,

正在影響整個世界。

(本文圖片均由作者拍攝)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庫叔福利

庫叔的贈書活動一直都在!中信出版集團為庫叔提供20本《數據資本時代》贈予熱心讀者。數據技術轉向數據資本,傳統市場轉向海量數據市場,企業、貨幣、金融、就業、政府監管、社會公平……都將面臨巨大挑戰,本書對市場趨勢進行前瞻性預言。請大家在文章下評論,點贊最高的前2名(數量超過30)將得到贈書。

在非洲修铁路,那是相当……

總監製:王磊

監製:夏宇

編務:謝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