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5G“鳴槍開跑” 中國或成為第一大市場

2018年被稱為“5G元年”。目前,全球運營商正在緊鑼密鼓進行5G商用部署。據公開報道統計,截至2018年11月,全球已有182個運營商在78個國家進行了5G試驗、部署和投資。

全球5G“鳴槍開跑” 中國或成為第一大市場

在通信產品展覽上的5G標識。(圖片來源:新華社資料圖)

5G全球“競賽”

5G,可謂2018年一大熱詞。5G,即第五代移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目前,全球5G商用部署進行的如火如荼。

6日,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宣佈,已獲得全國範圍5G中低頻段試驗頻率使用許可。也就是說,中國5G商用計劃又向前推進一步。此前,三大運營商曾公開表示,將在明年第三季度建成5G網絡商用。

今年10月1號,美國Verizon宣佈計劃,要在2018年逐步推出5G服務,而美國第一大運營商AT&T預計,將在今年年底、2019年元旦開始推出5G商用服務。同時,美國T-Mobile和Sprint合併後,也計劃於2019年元旦在全美30個城市全面推出5G服務。需要注意的是,美國目前5G商用規模相對較小,且不是以獨立組網為主,大多為非獨立組網率先推出搶佔市場和用戶。在這種背景下,美國建基站規模並不大。


全球5G“鳴槍開跑” 中國或成為第一大市場


就在中美都積極推進5G的同時,12月1日,韓國三大移動運營商集體推出5G服務。韓國推出的5G服務不僅迅速,而且規模非常大。據悉,韓國政府明確2019年3月實現全國範圍內的5G商用目標。

此外,日本的5G商用也提到了日程上,日本計劃5G商用時間為2019年。而英國已開始對5G頻譜進行拍賣,但基站數不多,規模不大。法國計劃2020年分配首批5G頻譜,進展較慢。

當前從全球來看,美國、中國、韓國、日本是5G主導力量。

5G為何成為必爭之地

如果說3G開啟了移動端流量的大門,那麼4G則開啟了移動視聽時代。而5G將真正實現移動信息化與社會各行各業的深度融合。通訊行業人士普遍認為,5G不只是一次技術的升級,而將會誕生全新的技術。

5G時代,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浪潮迭起,其重要特徵就是將智能融貫萬物,發展空間無限擴大,商業前景非常廣闊。

全球5G“鳴槍開跑” 中國或成為第一大市場

彭博社刊文預測稱,到2035年,5G將在全球創造12.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富士凱美萊總研預測,隨著5G這股必然發展趨勢的襲來,到2023年,僅無線基站領域就將誕生370億美元的市場,而終端等相關設備領域則將形成2300億美元的市場。

也就是說,誰先搶佔技術市場,誰就能獲得今後的大量利潤——一旦統一的5G標準經過認可和頒佈後,全球廠商都必須按照標準來進行設備生產、組網和終端接入。這套標準下的專利權只掌握在少數廠商手中,因此其他公司都需要向具有核心專利的廠商取得專利許可。

美國無線協會CTIA統計,目前中國企業(包括華為、中興及其他5G參與廠商)大概擁有150項5G的關鍵技術專利,佔已確定的5G專利數量的10%。而美國高通公司一家就擁有15%的5G專利,此外,芬蘭的諾基亞佔11%,瑞典的愛立信佔8%。

中國或成5G第一大市場

美國調研公司ABI Research專家指出,未來中國或將成為全球最大的5G生態市場。ABI Research稱,中國三大移動運營商將在2019年開始5G服務的預商用部署;加上巨大的人口基數,這將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寬帶通信市場。今年4月份,美國無線協會CTIA發佈一份名為《Race to 5G》的報告,報告指中國5G市場價值不言而喻。

此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就曾披露,截止2018年一季度,中國4G基站數量已達339.3萬個(全球4G基站一共只有500多萬個),4G網絡規模世界第一,深度覆蓋城市和鄉村。如果中國將4G基站全部升級為5G,其規模同樣可能超過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

另外在設備廠商方面,《人民日報》海外版報道稱,華為已成全球最大電信設備供應商,與全球42家運營商合作開啟多張5G預商用網絡;中興目首創Pre5G產品已經在40多個國家60多張網絡中實現部署;紫光展銳將在2019年推出5G芯片,實現5G芯片的商用,同時會完成高端和終端全面產品佈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