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俗探源——滿族先民“鑷須”,卻未娘炮兒

作者:優雅的鬍子 (吳永剛-Max)


北俗探源——滿族先民“鑷須”,卻未娘炮兒

按儒家思想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古時候的漢族人是不能隨便剃髮理須的。通常剃鬚僅是拔掉白鬍須,如袁枚43歲所寫《鑷須》一詩是因為發現自己有白鬍子,於是用鑷子拔掉——“掃除枯槁留青蔥”。

北方的少數民族則不同,出於便利狩獵等生產實踐的考慮,自古以來,北方民族多有剃髮、垂辮的習慣,這一點已是人盡皆知的常識,不復贅言。

關於滿族的的辮子演變已被濫觴,今天單說說滿族先民(入關之前)的鬍鬚。按理說鬍鬚是男性成熟的標誌之一,正所謂嘴上沒毛,辦事不牢。按說在古代人的審美中,鬍鬚往往最能展現一個男人的陽剛之美。即便是鬍鬚稀疏東方人,總會理出一個大致的形制,展示一種成熟剽悍的氣勢。尚武的滿族人自然也應因襲,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北俗探源——滿族先民“鑷須”,卻未娘炮兒

北俗探源——滿族先民“鑷須”,卻未娘炮兒

從清代傳下來的努爾哈赤和皇太極的畫像上,我們不難看出,這爺倆儘管鬍鬚不及西域胡人的濃密,但也不失威嚴優雅。作為滿洲民族的老大,他們的審美似乎應該引領著全民族的潮流。

有一份記錄滿族先民社會生活的資料《建州聞見錄》中明確記載:男胡皆拔鬚翦發,頂後存發,如小指許,編而垂之左。也就是說當時的滿族先民都

拔光鬍子留小辮子

這份資料的作者李民寏是朝鮮人,1619年助明朝參加薩爾滸戰役,兵敗被俘囚禁建州近一年。《建州聞見錄》是他歸國後據在建州女真的所見所聞寫成的報告性資料,應當說是相當真實地反映了滿族先民的生活實態。根據這份資料顯示,不留鬍鬚是滿族男性先民具有很強普遍性的時尚。而這卻與努爾哈赤的畫像中留著完整的唇須不符。

北俗探源——滿族先民“鑷須”,卻未娘炮兒


因此猜想努爾哈赤的彩色畫像中形象年紀偏大,或許他年輕時是鑷須的?或者彩色畫像是清朝中後期的作品,畫師的審美已經發生了改變?於是就找了一份看著比較年輕的畫像,可畫像中也沒有拔掉鬍子的痕跡。

北俗探源——滿族先民“鑷須”,卻未娘炮兒

傅滿州博士的形象是西方人對滿族人的印象


之後又找到一份與《建州聞見錄》相互佐證的資料,是朝鮮使臣申忠一所著的報告《建州紀程圖記》,其中記載:“胡俗皆……口髭亦留左右十餘莖,餘皆鑷去……”。申忠一所寫報告記錄的地域範圍較李民寏還要大一些,因此可見當時滿族男性先民確實是有拔掉鬍鬚的習俗的。努爾哈赤在存世圖像中留有的上唇鬍鬚,可能是鑷須的殘留,下顎和腮部的鬍鬚已經被處理掉了。

北俗探源——滿族先民“鑷須”,卻未娘炮兒


滿族之前的族系是女真人。記錄金代歷史的資料中,有過女真膏粱子弟“……以妝飾體樣相誇,膏面(塗脂抹粉)鑷須(拔鬍子)……”的記載,反倒說明金代女真人入漢地前應是留鬍鬚的,只是進入漢地後,效仿漢族文人審美、做派才有了鑷須的習慣。

北俗探源——滿族先民“鑷須”,卻未娘炮兒


這與清代內府所藏當時人所繪製《燕寢怡情圖》中鑷須的情形類似,白麵文人,會拔掉鬍鬚保持柔美。不過這與建州女真“皆拔鬚翦發”的習俗應該是不同的。那明末的滿族先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了拔鬍子的習慣呢?那些林中的獵人和粗放耕種的農夫該不會也是受到漢族文人審美的影響吧?於是猜測可能是因鬍鬚不便於農耕漁獵的生活,加之嫌頻繁剃鬚麻煩,滿族先民於是便有了鑷須的習慣,並逐漸成為當時的一種時尚(據說拔掉鬍鬚,之後就不會再長)。

北俗探源——滿族先民“鑷須”,卻未娘炮兒

從紫光閣功臣圖像等現存清代圖像資料上看,至少清朝中後期的男人,多是留鬍鬚的,拔鬍子的習慣似乎已經消失。不知是不是因為滿族人在入關過程中大力推崇《三國演義》,把崇拜“關瑪法”關老爺的習慣上升到宗教的高度,進而影響了滿族男人的審美標準,最終導致了全民拔鬍子的風尚漸漸消失?

北俗探源——滿族先民“鑷須”,卻未娘炮兒


許多解釋似乎還只是揣測,而諸般疑問似乎難言實際用處,然而無法否認的是:或許正是這種疑問,甚至懷疑才是推動人們探究歷史奧秘的動力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