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效應:揭祕人際交往的“潛規則”

古往今來,關於情侶約會有一個屢試不爽的“套路”叫共進晚餐。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時候,浪漫和安寧的感覺就會不自覺地湧上心頭,此時如果能和自己身邊的那個人分享一些“看不清”的良辰美景,必定是難忘的體驗。

那麼在這樣的情景中,到底是什麼,使我們對於浪漫和美好產生一種共同的感知呢?

黑暗效應:揭秘人際交往的“潛規則”

心理學家通過研究指出,這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事物是——光線。更進一步說,在光線昏暗的環境裡,人更容易放鬆自己,並對身邊的人產生安全感和親密感。這一現象也被稱為“黑暗效應(Dark Effect)”。

為什麼光線昏暗的環境反而能讓人感到安全,並拉進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呢?

1.光線過亮可能會提高我們的戒備心

加拿大的研究人員發現,人在光線較強的環境下,傾向於認為他人更有攻擊性

研究者將參試者隨機分為兩組,一組置身於燈光較強的房間,另一組在較暗的房間。接著為兩組人播放同一段廣告片,內容為主人公因上班遲到而表現出具有攻擊性的行為,然後讓參試者給這個人的攻擊性進行打分。結果發現,置身“光明”中的參試者給出的分數更高,也就是說,他們認為廣告片的主人公更有攻擊性。

相應的,昏暗光線下,特別是兩個人還不熟悉的時候,不會將對方無意間的小動作誤以為是具有攻擊性的,也就更能放下戒備,這有利於兩人親密感的提升

黑暗效應:揭秘人際交往的“潛規則”

2.“黑暗”讓人更放鬆地展露自己

心理學家認為,光線較暗的場所,由於約會雙方看不清對方的表情,就很容易放鬆,從而能更自然地展露自己

這一點在親密關係建立的初期體現得非常明顯。比如男生約女生逛公園,白天可能會很尷尬,雙方都會表現出拘謹甚至抗拒,害怕來自別人或對方的審視。但落日黃昏之後,一起穿過小樹林的感覺就會自在很多。彼此不用過分擔心自己的行為和表情是否恰當,自然而然地流露自我之餘,還會想要在昏暗中向對方靠近。

同樣的效應,也會發生現代生活中的酒吧,不論是想要通過走心的交談使感情更進一步的情侶,還是把酒助興尋求放鬆的三五好友,酒吧的黑暗光線都為他們的舒適和快樂創造了絕佳的環境。

3.“黑暗”帶給人溫和的情緒

英國《每日郵報》及美國《消費心理學雜誌》都曾報道過,人的情感反應在較強燈光下會更激烈,而在光線較暗的環境卻能使人更溫和。

如果你想和你的伴侶或朋友就某個問題展開討論,不妨試試把燈光調暗,發生吵架爭執的幾率可能會大大降低。

黑暗效應:揭秘人際交往的“潛規則”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黑暗效應在互聯網時代往往也會給人們帶去消極的影響。有的人藉著網絡中沒人知道自己是誰,發表草率的言論,肆無忌憚地傷害他人。最後,這些人淪落成了一個心理陰暗,見光就死的可憐人。

今天介紹的“黑暗效應”你覺得怎麼樣? (單選)
0
0%
很實用,下次約會選燈光暗的地方
0
0%
很新奇,第一次聽說
0
0%
其他,留言告訴我們

更多心理學效應,請關注頭條號“知我心理學”——2017年度健康頭條號、悟空問答最佳乾貨科普答主獲得者。400萬用戶信賴的心理學社區,在這裡找到你的幸福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