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未能如期上位,李亞鵬為何“兵敗”麗江文旅地產?

主角未能如期上位,李亞鵬為何“兵敗”麗江文旅地產?

江湖不同,主角境遇迥異。

演員李亞鵬2012年以藝術開路,入局麗江文旅地產“江湖”,期許以藝術活動導入客流、客流增強商業氛圍,進而以商業氛圍升級藝術活動的連環式運營邏輯,上演“演而優則商”的新版劇情。

但這次李亞鵬暫未有“主角光環”,未能上演既定劇情,波雲詭譎的文旅江湖中,他已沉寂中途,由文旅地產項目的絕對主角無奈轉為配角,並陷入與合作伙伴4000萬元的經濟糾紛中,乃至可能成為“老賴”。

項目業態打造不夠合理、運營經驗和能力的欠缺,使得李亞鵬曾經主導的麗江文旅地產項目的客流“旺季不旺、淡季更淡”,銷售疲軟。而接盤者的盤活之舉,也未能改觀項目低去化率、單價接近腰斬的尷尬局面。

麗江2017年的遊客量超過4000萬人次,今年1-10月已超4300萬人次,在一個不斷攀升的龐巨流量池前,諸多如“李亞鵬”者難抵誘惑,意圖更多分羹而不斷扎堆於此。

但是,沒有練好“內功”,僅靠“花拳繡腿”而成功上位者,只存在於電視劇電影中,在文旅江湖中,等待的唯有苦果,誰試誰知道。

撬不動的客流

雪山藝術小鎮緣起在麗江束河舉辦的COART藝術節(也稱“COART亞洲藝術現場”,2012年4月舉辦了第一屆),藝術節由李亞鵬發起,他除了親自出席外,還邀請明星朋友和粉絲參與捧場,漸有聲勢,以此為基礎的地產項目——雪山藝術小鎮開始浮出水面。

2012年,麗江雪山投資(第一大股東已由李亞鵬變為陽光100,即“陽光100中國控股有限公司”)以1.635億元的價格拿下束河街道一宗27.256公頃(約408畝)的土地,打造雪山藝術小鎮。在建成的第一期項目中,雪山藝術小鎮形成以藝術為主題的多種業態,包括客棧、餐飲、酒吧、娛樂、休閒與零售等,主要有五大藝術服務設施:COART藝術家工作室、COART藝術影院、COART藝術商業、COART藝術中心、COART青年藝術酒店。

該項目重頭是打造了130多棟190平方米-300平方米的清水獨棟別墅。190平方米的別墅總售價在400萬-500萬元左右,更大戶型售價達700萬至上千萬元。

文旅地產的邏輯簡單說就是通過文旅項目或業態吸引客流、聚攏人氣,提升房地產價值,把房子以較高價格賣出去,同時配套的商業業態比如商鋪酒店客棧等產生持續穩定的產品銷售,這一切的關鍵都在於文旅業態能否吸引並聚攏足夠的客流量。

尤其在一些景區附近打造的文旅地產項目,因存在淡旺季,項目物業的空置率高低明顯,為降低空置率,需要通過商業、住宅或住宿等業態來填充,客流保障要求高。

按此邏輯來看雪山藝術小鎮,會發現問題重重。

該小鎮距麗江市中心9公里,距高鐵站15公里,距機場37公里,交通較便利。同時,其距玉龍雪山風景區、麗江古城等客流聚集地車程在20分鐘左右,後兩者算是其要引流的代表區域,整個麗江也是引流基礎依託,麗江2017年客流量超過4000萬人次,而2018年1-10月已超過4300萬人次。但小鎮缺乏強勢導流的核心吸引物。其業態多是住宿(酒店、客棧以及出售的住宅)和商業(餐飲、酒吧、零售等),娛樂業態偏少,只有電影院、藝術中心算是。

電影院、藝術中心能否引流在於其提供的內容是否足夠突出。根據已有信息,該電影院計劃每天上映院線大片,藝術中心有展覽,也會上演一些劇目,如果這些電影、展覽和劇目並不具備稀缺性或獨特性,很難形成持續穩定的客流。比如雪山藝術小鎮距離麗江市中心只有9公里,後者配套設施更加完善,解決觀影、看展等需求並不難。

況且,雪山藝術小鎮周邊也有不同的文旅項目,包括麗江古城、束河古鎮、復華麗江國際度假世界等,在春節、暑期和國慶等旺季,各項目形成客流的爭奪。

雪山藝術小鎮娛樂業態偏少,可能有幾方面原因,一是覺得周邊景區有大流量,有客流基礎,分流一些就夠“吃”了;二是項目面積不算大,娛樂業態一多,商業和住宅業態可用土地就減少;三是嵌入打造哪些娛樂業態比較合適,這很考驗運營功力,營收壓力較大等。

雪山藝術小鎮希望藉助產業思維來部分引流,通過藝術家工作室、藝術影院、藝術商業、藝術中心等形成藝術產業鏈條,創造客流,來實現自我供養。但目前也不夠成功,其藝術產業在麗江當地有差異化,同時也有憑空造城的意思。

麗江雖被貼上多種文藝的標籤,但藝術產業的底蘊基礎比較欠缺,COART藝術節這一IP的培育和影響力的放大,既需要較長時間,同時支撐其做大的諸多要素比如藝術家、產品等基本需要從外部引進。這也意味著其產業針對的主流消費者(客流)為全國性,而非麗江本地客群。

但是,麗江龐大的外來客群中,藝術喜好需求等很難做到精準分析,一旦不夠清晰,雪山藝術小鎮提供的藝術產業產品是否符合其口味就成了問題。在欠缺本地客群的足夠支撐下,藝術產業這一差異化的客流撬動模式,也很難持久維繫。

作為承擔開源之任乃至長時間內產業培育重頭的COART藝術節,砸下重金但不追求盈利,這種模式在小鎮沒有持續變現能力的支撐下,也可能難以為續。如果追求盈利,它的模式要大改觀,市場是否買賬也是問題。

如此,雪山藝術小鎮客流不夠,人氣不足,也在情理之中。

運營的先天短板

既為文旅地產,房子賣出去才是王道,其中運營最為重要。

雪山藝術小鎮的運營理念可概括為“以藝術活動帶動人流導入,以人流導入加速商業氛圍呈現,以商業氛圍升級藝術活動”,期許通過三連環的循環互促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

這一理念內中邏輯能站得住腳,但正如前述分析,藝術活動的帶動作用不夠強且難以持續,導致第一環節就面臨問題,其後兩個環節自然堪憂,三個環節難以互促。

李亞鵬由演到商,欠缺文旅地產項目的運營經驗和能力,而其主要操盤團隊的能力也難言樂觀,從地產產品或可得以部分佐證。

其實前期產品設計就存在隱患。如前所述,雪山藝術小鎮第一期項目房產主要是130多棟190-300平方米的清水獨棟別墅。190平方米的別墅總售價達400萬-500萬元左右,更大戶型售價達700萬至上千萬元。

這些售價將購買人群進行了限定,若自住,一要有足夠的消費能力,二要對麗江的環境看好,偏旅居;若投資,1平方米明面單價2萬多,在麗江當地已屬高位,後期價格上漲空間預計不會很大。

麗江本地住戶對於類似房產的需求應該較弱,加上高昂的價格,這些房產可預期的購買者應以外地一二線投資者為主,對於房產的投資價值包括租售比、上升空間等都會很關注。

另外,該小鎮臨近的文旅地產項目彼此形成競爭態勢,其與復華麗江國際度假世界、金茂谷鎮彼此間的距離2公里左右。

雪上藝術小鎮的營銷策略主要是名人帶動和一些營銷活動。李亞鵬作為知名演員,自帶明星效應,娛樂圈的人脈資源也來捧場,包括胡軍、楊坤、趙薇等人都在該小鎮置辦了資產。

明星捧場推動營銷,但只能維繫一段時間的熱度,最後還是看市場反饋。

有媒體報道稱,這一期房產項目在開盤2年左右售出30多棟,其中李亞鵬的明星朋友“消化”了七八棟。而當時的麗江旅遊市場整體還保持一個較昂揚態勢,文旅地產還沒到“狂飆”的程度,所涉項目的市場行情尚可。

但隨著新入局者的扎堆佈局,麗江的文旅地產開始飽和甚至過剩,加上國內其他旅遊高地的類似項目整體也是遍地開花,投資者的可選擇度明顯提升,麗江文旅地產的去化率走低。雲南省房產管理信息網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6月,麗江去化週期為雲南省最長,長達50.6個月,是昆明去化週期的5倍。

在沒有足夠人氣的支撐下,雪山藝術小鎮的地產等銷售自然走入低谷。

還能“盤活”嗎?

李亞鵬選擇部分“撤退”。

2015年6月10日,陽光100公告稱,以1.938億元接手雪山藝術小鎮項目51%的股權,李亞鵬成為第二大股東。小鎮改名陽光100雪山藝術小鎮(以下仍簡稱“雪山藝術小鎮”),陽光100開始主導小鎮的規劃開發及運營。

媒體報道顯示,陽光100的一大思路是將小鎮的項目方向調整為街區綜合體,將酒店式公寓變為客棧,藝術酒店、藝術家工作室變為開放式街區業態,商業形態成為主體。另外,此前每棟190-300平方米的別墅被打開圍牆,產權分割成29-35平方米的商鋪,或分割成6-8間的返租式公寓,每套面積在22-55平方米之間。

由住改商,將大體量的一次購買行為轉為多次小體量,購買門檻降低,另外商鋪增加,也使得商業形態更多樣化,引流作用不一定大,但至少要大於單純的住宅,相比原來的閒置狀態,這些改變在帶來收益或現金流方面,提供了更多可能。且在形成產業方面,也增加了可能性。

陽光100的盤活邏輯有一定合理性,但現實卻總是更殘酷。

雪山藝術小鎮周邊落地了君悅、鉑爾曼、悅榕莊等高端酒店,商業形態項目更是飽和狀態,同質化、競爭度都較高,而本地遊客消費層次和經濟發展水平,難以支撐這些公寓酒店、商鋪所需的客流量、消費水平。

媒體報道稱,雪山藝術小鎮商鋪每月租金在40元-75元/平方米,距其6公里的麗江古城商鋪每月租金為700元-800元/平方米。其低價招商的意圖明顯。

雪山藝術小鎮的口號已由“雪山下的小院”變為“在麗江擁有自己的產權商鋪”,含蓄的情懷由明晃晃的現實所替代。

但縱有產權,可不再受房東之“氣”又怎樣?購買商鋪成本已出,一旦生意不好,店主的進退騰挪空間反而不如租的商鋪。

先求生存再謀發展,陽光100的諸多盤活之舉成效並不明顯。

執惠梳理陽光100財報發現,2015年-2017年,雪山藝術小鎮項目銷售面積分別為3481平方米、868平方米、6999平方米;銷售單價分別為19535元/平方米、18433元/平方米、11573元/平方米;銷售金額分別為6800萬元、1600萬元、8100萬元。

而2018年上半年,雪山藝術小鎮合約銷售面積211平方米,單價9479元/平方米,合約銷售金額200萬元。

如此,三年半時間裡,雪山藝術小鎮項目銷售回款金額為1.67億元,銷售單價不斷走低,接近腰斬。

陽光100財報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雪山藝術小鎮已完工仍未出售建築面積為26384平方米,發展中建築面積為34698平方米,規劃建築面積為135874平方米。

這一切一切的變現,最終還是落歸客流量的保障。但媒體報道信息顯示,小鎮二、三期將主要以100平方米左右的獨棟別墅產品為主,四期則會建設一個五星級酒店。也有說法稱小鎮二期主打擁有獨立產權的29-35平方米的商鋪。仍是住宅、商業,唯獨不見娛樂業態或其他強力引流業態的增加。

若如此,在欠缺拉動或吸引人氣的引擎項目的境況下,雪山藝術小鎮的苦局難解,前景難言樂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