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算出《綠野仙蹤》為史上最有影響電影

意大利都靈大學研究人員開發出一套計算機算法,計算哪部電影有史以來最有影響,結果是1939年出品的《綠野仙蹤》。

計算機算出的最有影響力的10部電影在《綠野仙蹤》之後依次為:《星球大戰》(1977)、《驚魂記》(1960)、《金剛》(1933)、《2001太空漫遊》(1968)、《大都會》(1927)、《公民凱恩》(1941)、《一個國家的誕生》(1915)、《科學怪人》(1931)、《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1937)。

這套算法的評估對象為互聯網電影數據庫收集的4.7萬多部電影,判斷電影影響力的標準不是票房,也不是電影獲得多少正面評價,而是一部電影在其他電影中被提及的次數以及衍生出的藝術作品數量。

《綠野仙蹤》衍生出多部作品,包括動畫片《貓和老鼠:綠野仙蹤》和1978年的音樂劇《新綠野仙蹤》。它在其他影視作品中被提及將近3000次。

英國《每日電訊報》11月30日援引研究人員的話說:“一部電影成功與否常常用票房或專業影評人的意見衡量,但是這些標準可能受外界因素影響,例如廣告或潮流,無從得知電影的長期影響。”

研究人員認為,電影的影響力應該體現在它對其他藝術創作的影響,有多少其他藝術創作“紀念它或者試圖重現它的卓越表現”。不過研究人員也承認,以互聯網電影數據庫收集的電影評估影片影響力有侷限性,因為這個數據庫收集的大部分是西方電影。(文/新華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