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高新區制定“千百萬”產業升級行動計劃

济南高新区制定“千百万”产业升级行动计划

濟南高新區。 (資料片)

12月6日,濟南市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建設觀摩團走進濟南高新區。記者從項目觀摩中瞭解到,今年以來,濟南高新區踐行“生態賦能”型發展模式,辦成了一些大事,探索一些新事,解決了一些難事,落實了一些好事。目前正大力實施優勢項目帶動、科技金融拉動、對外開放促動,力爭通過三年左右的努力,躋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2020年前,產業規模達到萬億級別。

本報記者 修從濤

今年高新區辦了這些事

辦成了一些大事:高水平實施了孫村次中心規劃編制以及機場、臨空經濟區整合規劃,章錦片區等控規調整。

協調省直部門,調整生態紅線,釋放臨空經濟區土地資源36平方公里,有效滿足了博世汽車、福士汽車、京東物流等45個項目的急需用地。

高效率開工建設了創新谷綜合管廊等重大基礎設施,順利推進了城市山體修復、水體治理、“三山三水”等生態治理工程。這些工作為高新區今後5-10年甚至更長遠發展奠定了基礎。

探索一些新事:大數據產業基地、量子谷、山東工研院加快推進,神威E級超算原型機正式啟用,全國首個量子計算與測量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在籌建,山東國耀量子雷達科技公司揭牌成立,38家企業入圍2018國家高新區瞪羚企業,佔全省入圍企業總數的35.2%。

解決了一些難事:開工建設了5400套安置房,在一、二季度全市考核中位居第二名。

下大力氣處置批而未供土地5600畝,完成率居全市第一。強力推進騰籠換業項目26個、宗地面積達到1504畝,為中心區高端項目和民生事業騰出了空間、積蓄了後勁。

深入推進大氣和水環境治理,全市上半年大氣汙染治理“十大措施”考核中,高新區位列第三;今年以來,高新區水環境改善幅度連續10個月排名全市第一。

落實了一些好事:實施民生項目41項,其中新建小學、幼兒園13所,醫療衛生等公共服務項目14項。

規劃建設了全市第一家市民公共服務綜合體,高標準打造了全市第一個升級版高端人才公寓,已吸引入住人才近300戶。

突出經十路、旅遊路等重要路段和節點,高標準實施綠化提升92萬平方米,打造三季有花、四季常綠的靚麗景觀帶。

大力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宣傳工作家喻戶曉,群眾幸福感和安全感顯著增強。

制定產業升級行動計劃

利用優勢項目的帶動,高新區制定了“千百萬”產業升級行動計劃,即每年培育一個千億級的企業或新興產業,每年至少開工建設一個產出過百億的產業項目。通過培育優勢項目,2020年前,高新區產業規模達到萬億級別,並形成幾個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產業集群。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引進富士康芯片設計及生產一攬子項目以及英國ARM智能物聯網;5G產業園規劃建設已經鋪開。正威山東總部暨光電子集成先導技術研究院項目已經於11月30日在漢峪金谷正式啟動,將採用“一總三新”的多維繫統方案,建設融合總部經濟、新技術、新材料、新金融為一體的綜合功能發展空間,包括正威山東總部、光電集成產業集群及晶圓項目。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形成千億級集成電路產業生態鏈,迅速突破全省缺“芯”少“魂”的局面。

在醫療康養領域,齊魯製藥、銀豐國際生物、華熙玻尿酸產能加快釋放,人工智能軟組織手術機器人、Mills癌症個體化治療中心、賽默飛質譜醫療設備等世界一流項目帶動作用明顯,千億級規模指日可待。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有中國重汽氫能汽車、一汽寶雅、吉利汽車等新項目,及相應帶動的配套產業,可形成千億級規模。

在量子科技領域,建設60萬平方米量子谷,深化量子激光雷達的應用,量子加密手機已經生產樣機,2019年將進入產業化階段,量子技術到量子產業的奇點已經臨近。

在石墨烯產業領域,以諾獎獲得者、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授—諾沃肖羅夫的研究機構為技術支撐,聯合國內外石墨烯企業,加快形成集聚效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