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腰斬後的燕郊 為什麼公寓樓還火了?

燕郊,被北漂一族們稱為"睡城",因為這裡離北京僅有30公里路程,未來北京的地鐵也會通向燕郊,因此,這裡就有了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也因此,這個行政經別僅為縣級市下屬鎮的地方,房價曾被炒到4萬一平。

房價腰斬後的燕郊 為什麼公寓樓還火了?

燕郊,隸屬於河北省三河市西市區,是三河市下面的一個鎮,地處河北、北京邊界的一個三角地帶。西部與北京市通州區潞城鎮、西集鎮、宋莊鎮隔潮白河相望。受地緣因素的影響,燕郊接納了不少北漂外溢的剛需人群,成為他們首次置業起點。同時,也因為早期購房政策相對寬鬆,吸引了不少投資客。

然而,與2017年房價最高時相比,2018年的燕郊房價幾近腰斬。如今,在環京樓市大蕭條的背景下,曾經房價漲勢兇猛的"領頭羊"燕郊,也成為這一輪樓市的領跌者。

燕郊商品房10月

成交價同比下降24%

近十年以來,作為環京樓市的代表,燕郊承接了不少北京的外溢需求。隨著北京房價的飛漲,燕郊樓市的發展也突飛猛進,在2016年底到2017年初的短短半年內,甚至創下了每平方米房價破3萬元奔4萬元的輝煌"戰績"。

2017年3月起,河北廊坊開始出臺調控政策,至當年6月調控再度加碼,受政策影響,這一輪調控讓燕郊不少二手房小區房價近乎腰斬。

根據北京中原市場研究部的統計,截至10月底,燕郊的成交均價為1.65萬元/㎡,10月,燕郊商品住宅成交145套,成交面積1.23萬㎡,連續兩個月下降,10月環比下降14%,同比下降19%。燕郊商品住宅成交價格連續三個月上漲後首次下降,為1.6萬元/㎡,環比下跌8%,同比下降24%。燕郊商品住宅成交金額為1.98億元,環比下降22%,同比下降39%。

從數據來看,燕郊的樓市確實"涼涼"了。但記者調查發現,降溫的背後出現了"兩極分化",政策限購下70年產權的商品房量價齊跌,而不受政策影響的公寓樓卻逆勢突圍,備受追捧。

二手房不景氣,新房也好不到哪去。記者通過多種途徑獲悉,燕郊近期幾乎沒有商品房新盤開盤,但新開盤的公寓樓卻意外火爆。

目前燕郊在售的公寓新盤只有首爾甜城方立方一家。

11月24日,記者來到潮白大街邊上的首爾甜城方立方售樓接待中心,門前的停車場已滿,只能在門前的大路兩旁見縫插針臨時停車。停車場裡的車牌顯示有來自北京、江蘇、安徽、河北等地。

進入接待中心的大門,近百平米的面積站滿了熙熙攘攘的人群。大門對面牆上的樓盤位置地圖前,以及接待中心正中間的沙盤周圍,圍滿了仔細聽銷售講解的客戶。

記者看到銷售人員iPad銷售系統裡,大部分是標紅的已售房。能挑選的餘地並不大,目前還有少量在售的戶型。比如D1-1-2015戶型,是一套面積33.15平米的LOFT,與動輒幾百上千萬的房價相比,這套公寓的總價只需75萬左右。雖然總價相對較低,但單價近2.3萬,比70年產權的商品房貴。

"位置好,總價低,首付更低還能分期,不受限購資質限制,幾乎沒有競品,你說我們能不火爆,單價能不高嗎?"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或許是客戶多的原因,銷售向記者講解完,並不多勸買,也沒有引導記者下定金,接著又給下一家去做講解。無形中給人一種感覺,樓市降溫的數據並沒有反映出燕郊樓市不缺購房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