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某領域奠基人 去世後默默無聞幾無人知 只因信息高度機密


說起兩彈一星,大家可能首先都會想到鄧老和錢老,他們的貢獻超然卓著,為世人銘記是理所當然。可是大家其實遠遠低估了當時在兩彈一星事業當中付出過眾多貢獻的科學家人數,他們更多的人其實是不為人所知的,由於絕對保密的原因,當時參與研製兩彈一星的很多科學家都是在“幹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比如剛剛去世不久的“核司令”程開甲就是這些隱姓埋名人中的一員,他曾隱藏身份長達20多年,之後才被世人知曉。

而在今天,這種中國科學家特有的無私奉獻精神依然傳承不息,代代不已。比如今天要講的主人公—周彩根,也是這樣的一位隱姓埋名人。他離我們如此之近,卻又如此之遠。只因為他雖曾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時代,同一片天空下,卻不曾有過太多的交集,儘管他曾拿過中央軍委頒授的一等功,獲得過國家科技一等獎,在航天某領域甚至是奠基人的位置,可是你卻不曾在電視上看過他一眼,更甚者,在他去世後,你也難以找到一張他的照片用以懷念。

他的信息真的可以用“少得令人心酸”來形容。如果你特意去百科搜索他,你就會發現,他的信息只有如圖中的這短短一行,相關人物圖片也根本沒有,哪怕一張。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這仍然與他的工作有關。他是我國航天某領域的奠基人、開拓者甚至是領路人,至於這個領域更加具體研究的是什麼,目前應當還屬於絕密狀態。只知道他的這個領域的研究與航天電子對抗以及電子偵察衛星等方面相關。


他曾就讀過的高中對他有過記錄:周彩根於1963年出生,是江蘇省蘇州市木瀆中學1980屆高二班學生,高考時他以優異的成績被中國人民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電子對抗專業擇優錄取。畢業後被分配到總參的某研究所工作,在這裡他帶領團隊先後獲得了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眾多大獎,15年更是因為成就突出而被軍委授予了個人一等功。關於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個獎項涉及的工程密級因為很高,亦未曾有過報道。

然而不幸的是,就在今年的10月,周彩根因為突發大面積心梗,猝然長逝。他悄悄地走了,正如他輕輕地來!作為一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和開拓者,他常常在一個任務還沒完成的時候又遇到新的難題,這些任務都帶著隱秘的使命,交給別人,別人不一定做得來,做得來又不一定幹得好,所以有時候,事必躬親卻是無可奈何之舉,等待後輩的成材亦需要長久的培養,吃苦耐勞的重擔幾乎都壓在了前面這幾輩人的肩上,後生的崛起任重而道遠。

如今周彩根走了,他像兩彈一星中的眾多科研前輩一樣,也成了新時代軍事科研領域中的一名無名英雄。雖然如今他的功勞還不為世人知曉,播下的種子世人還未看到,但就像已作古的程老一樣,待真相揭開的那一刻,榮譽之花必將盛開,他的美名亦將萬古流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