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金奇緣》裡發光的不是money,而是亞裔女性獨立自由的靈魂啊

“灰姑娘”的故事,動輒被人們劃入瑪麗蘇的行列。擅於“老樹開新花”的迪士尼早在2015年的真人電影中改寫了原始版本,在深刻植入現代女性精神內核之後,“灰姑娘”搖身一變成為“堅強而勇敢,仁慈而善良”的代名詞。

11月30日,於今年暑期檔在北美市場席捲票房的《摘金奇緣》登陸中國內地影市。這部全亞裔陣容的浪漫喜劇電影被視為“劃時代的作品”——2.3億的全球票房,在爛番茄上高達92%的新鮮度,到底靠的是什麼?

《摘金奇緣》的海報上寫著:“The only thing crazier than love, is family.”在這部影片中,出身的差異、價值的碰撞、理念的爭執,讓所有人都感同身受,但無論是高能女主朱瑞秋、態度強勢的未來婆婆楊愛莉,還是遭遇背叛的姐姐梁阿絲,無一不是渴望擁有自我獨立人格的女性。

也許是一些觀眾看來,這不過是又一個“麻雀變鳳凰”的老套故事,甚至被貼上“好萊塢版《流星花園》”的標籤,《摘金奇緣》導演朱浩偉卻再三強調:“這不是一個瘋狂富豪的故事,也不僅僅是亞洲人的故事,重點就是一個局外人走進這個家庭,來找到自己的價值。所以如果你要愛別人,首先要愛自己,要愛完整的自己。”

《摘金奇緣》裡發光的不是money,而是亞裔女性獨立自由的靈魂啊

“高知版美國灰姑娘”的亞洲闖蕩記

既然是一部全亞裔主演的電影,《摘金奇緣》必不可少要有東方元素。電影開篇引用了拿破崙的名言:“中國是一隻沉睡的獅子,一旦覺醒,將會震驚世界。”當觀眾以為中國力量開始在全世界“攻城略地”,卻發現大錯特錯——故事展開,《摘金奇緣》分明是現代版灰姑娘童話的再現。

紐約大學最年輕的教授朱瑞秋,和“完美先生”型男友楊尼克感情甚篤。老家在遙遠新加坡的楊尼克,計劃回鄉參加好友婚禮;而朱瑞秋則為即將到來的婆媳見面而擔心不已,一點都沒意識到即將踏入亞洲富豪的世界。

處處尊重且呵護女友的楊力,實際上是新加坡最大房地產公司的接班人,他們的家族早在19世紀就從中國渡海而來,在尚是一片荒蕪之地的新加坡立足。一個多世紀的經營,讓他們成為獅城最為強勢的富豪。

瑞秋經濟學教授的身份,一下子變得“暗淡”起來。原來總是偷吃自己甜點的男友楊尼克,並非平民家庭出身的窮小子,而是萬千寵愛於一身的“鑽石王老五”。

《摘金奇緣》由此開始討論跨越文化、身份、階層、財富的對抗與衝突。在最為網友稱讚的“婆媳對戰”中,楊紫瓊飾演的未來婆婆既沒有大聲呵斥,也沒有嚴詞拒絕,反倒以自己因門第偏見而備受歧視的故事,告誡朱瑞秋:“你永遠也配不上他!”言語之中拒人於千里之外的禮貌與冷酷,足以讓任何女孩落荒而逃。

《摘金奇緣》裡發光的不是money,而是亞裔女性獨立自由的靈魂啊

更為重要的是,《摘金奇緣》深入描述了家庭與個人的觀念衝突——在電影中,楊紫瓊飾演的未來婆婆是東方文化的代表,為了幫助丈夫照顧家族生意,她能夠中斷在劍橋的學業,並通過多年努力一步步收穫婆家的認可;而吳恬敏飾演的女主角,對自己從事的經濟學研究興趣濃厚,是追求職業價值與個人理想的西式青年。是放棄自我走入豪門婚姻,還是揮別真愛另覓自由?東西方的價值觀念,就此激烈交鋒。

不得不說,灰姑娘與白馬王子的古早童話,到了《摘金奇緣》被演繹出了新鮮感:瑞秋作為“高知版灰姑娘”,雖是華裔,但到了亞洲,卻像是出了水的魚。全片以家庭觀念的探討映射中西文化的差異,又在求同存異中尋求和解之道——老故事講出新思路,《摘金奇緣》成為黑馬並不奇怪。

一部亞裔獨立女性人格交相輝映的閃光之作

我們從小就被告知——童話往往有幸福的結尾,但中間的過程一定是曲折、顛沛,甚至有著超乎常人的苦難的。所有成為人生贏家的姑娘,無一不是在遭受了各種沉重打擊之後,不沉淪、不氣餒,她們揚起堅定不屈的信念之帆,迎風破浪,駛向彼岸。

在《摘金奇緣》中,朱瑞秋的精神之光沒有過哪怕一絲一毫的黯淡。豆瓣網友Glen點評道:“看中國幾千年的歷史故事和名人典範,除了中庸、平和,也有著錚錚不屈、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氣節。瑞秋演繹了一個很好的典範,一方面,在遭遇挑釁以及當面白眼的時候,不輕易就範,是個有脊骨的‘戰士’;另一方面,懂得舍與得,不但維護了所愛之人的家庭,同時也維護了自己的尊嚴。”

《摘金奇緣》裡發光的不是money,而是亞裔女性獨立自由的靈魂啊

全片最為動人的地方,是瑞秋選擇和未來婆婆用一局麻將做一場“終極談判”。明明拿了一手好牌,勝券在握,她卻打算用自己的放手和成全,做出一個顧全大局的選擇——因為愛自己的男友,所以捨不得他失去母親。

“當尼克娶一個你滿意的妻子,兒孫滿堂的時候,記得,這一切,是我賜予的”,這句痛快的表達,是瑞秋在全片的高光時刻。也是在那一刻,未來婆婆開始重新審視所有的矛盾,並將故事推向了皆大歡喜的結局。

吳恬敏說,她對瑞秋最喜歡的地方在於她的韌勁、和不肯放棄本心的堅持。事實上,和她上演這場博弈的未來婆婆楊愛莉,又何嘗不是一個內心強大的女性代表。

楊紫瓊在介紹這個“虎媽”角色時表示:“每個人看到她的冷酷目光,都會渾身發抖,她之所以需要有冰冷堅強的表現,都是為了把整個家族支撐起來,這是出於她對家人的愛,包括她對家族企業的員工的責任和愛。愛莉對瑞秋的不滿和高要求是因為她知道,她的兒子需要一個足夠強大的女人來支持他——就像她為她的丈夫所做的一切一樣。”

《摘金奇緣》裡發光的不是money,而是亞裔女性獨立自由的靈魂啊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女性角色,是楊尼克的姐姐梁阿絲。明明是為了照顧丈夫的自尊心,儘量收斂起自己的光芒,反被丈夫埋怨乃至成為出軌的理由。決定和“渣男”離婚的時候,她終於大方戴上被自己藏起來的昂貴耳環,拋下金句:“我不會為你覺得不像個男人而道歉,我家的錢從來都不是我們之間的問題,你的懦弱才是問題。 ”

在《摘金奇緣》問世之前,好萊塢已經有25年沒有一部全亞裔陣容的電影了。1993年問世的《喜福會》,似乎更多是在販賣亞洲女性的苦難。這一次,《摘金奇緣》用輕鬆、浪漫而有力量的基調,展示著屬於亞洲的全新形象,也難怪讓美國訪談節目TODAY都感慨:“《摘金奇緣》是一封寫給亞洲的情書”。

好萊塢“灰姑娘”架起東西文化的一座橋樑

在傳統印象裡,東方文化是隱忍的、剋制的;西方文化是自由的、奔放的。《摘金奇緣》巧妙地用一種中西合流的方式,在二者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

豆瓣網友Glen用“牆內開花牆外香”形容本片對華夏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我喜歡這樣的電影,其實是因為喜歡這樣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坦誠交流,包容多元化,坦蕩地追求美麗與富饒,既有對抗和競爭,又有溫情和充滿智慧的退讓。羨慕一個講尊嚴、同時懂尊重的華夏文化,一個有底蘊值得在現代社會存在的華夏文化。而那種用道德綁架別人的社會文化,最終只會在這個世界淘汰”。

還有網友特別點贊:“瑞秋把自摸的八條打給未來婆婆,這個動作昇華了麻將在華人文化裡的意義,體現了交流中的妥協和包容,成為了易於為世界理解的華人價值觀符號。”

能夠將東西文化駕馭地如此遊刃有餘,自然也離不開這部好萊塢電影背後的中國力量。好萊塢血統加上中國基因,使得《摘金奇緣》精準擊中了全球觀眾的文化嗨點。

《摘金奇緣》裡發光的不是money,而是亞裔女性獨立自由的靈魂啊

總成本為3000萬美元的《摘金奇緣》,其背後的投資方有三家,分別是華納、艾芬豪和來自中國的星光文化,執導該片的華裔導演朱浩偉,正是星光文化的簽約導演。

據介紹,星光文化旗下有11位簽約導演,其中有拍攝《速度與激情7》《電鋸驚魂》《招魂》的溫子仁,《2012》《後天》導演羅蘭·艾默裡奇,《速度與激情8》導演F·加里·格雷,《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艾倫·泰勒。

朱浩偉與即將上映《海王》導演溫子仁一樣,均屬於好萊塢華裔70後導演中的佼佼者,其代表作有《驚天魔盜團2》和《特種部隊2:全面反擊》等。星光文化負責人透露,選定朱浩偉是因為熟悉其成長經歷及作品:“《摘金奇緣》的題材,好萊塢只有他能夠駕馭。”

作為北美暑期檔的年度爆款,滿屏東方文化的《摘金奇緣》已經在中國內地市場展開奇幻之旅——它值得我們也帶著一種全球性的眼光,去好好看一看這位好萊塢“灰姑娘”的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