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西棉湖有家20年小攤!

我們一直在探尋好的味道

這只是一個過程

並且永無止盡

味蕾上的記憶最頑固,許多人功成名就、遠赴他鄉,但是仍然有一個故鄉的胃,家鄉食物的美味永遠是激活在外遊子鄉愁的那一張“芯片”,讓人為之魂牽夢縈。而在揭西棉湖,這張“芯片”就是一碗碗飽含家鄉回憶的油炸豆乾、豆腐花、粿汁、姜薯湯、炸春捲...

在棉湖鎮老鎮區的南門頭,有一家路邊小攤,沒有華麗的店面,每到下午三四點,擠滿了熙熙攘攘來吃春捲的人,油鍋裡熱氣騰騰的春捲勾住了許多過往行人的味蕾,大家紛紛駐足購買品嚐,這家店開到現在已經有二十多年了!

揭西棉湖有家20年小攤!

揭西棉湖有家20年小攤!

經營這家路邊小攤的是一大家子,據店主說,26年前他向朋友學習做生意,不斷摸索,最後在棉湖鎮南門頭的路邊擺攤售賣春捲。最初,一條春捲只賣一毛錢,20多年來,隨著物價的上漲,春捲的價格由一毛錢逐漸升至一元、一元五角、二元直至如今的三元。價格在變化,春捲的質量也隨著手藝的日益嫻熟而提高,一直以來每一塊春捲都是堅持自己手工製作,每一道工序都要經過嚴格把關,做到保證每一塊春捲的質量!

兩年前,22歲的兒子繼承傳統制作手藝,他每天早晨六點鐘起床,利用半個多小時打漿,10點左右便上市場買來當日製作春捲所需要的菜餡、肉餡等。如今,有專門供打漿的機器,但是他仍堅持純手工打漿,為的就是保持原汁原味的美味春捲。

揭西棉湖有家20年小攤!

揭西棉湖有家20年小攤!

他和兒子、兒媳分工合作:他和兒媳兩人負責包餡料,兒子一人負責油炸春捲,經常忙得不亦樂乎。看著他們把薄薄的春捲皮披在砧板上,展平,然後撒上醃製好的韭菜肉碎餡料,將麵皮輕輕捲起來。他們動作嫻熟,將製作好的春捲放下猛火熱油的油鍋中,“哧”的一聲,春餅開始“脫胎換骨”:春捲皮由白色變為淺黃,隨著溫度的升高漸漸變為金黃,餡料也漸漸熟透。為了讓春捲均勻受熱,需要用一雙細長筷子均勻攪動。幾分鐘之後,春捲完全呈金黃色,且飄出誘人的香味,撈起來將油分瀝乾就可以售賣了。

揭西棉湖有家20年小攤!

揭西棉湖有家20年小攤!

以前春捲的餡料有很多,韭菜肉碎香菇丁、白蘿蔔粒肉碎香菇丁、韭菜蝦仁香菇丁等等搭配均頗受顧客的青睞。現在由於人手有限,他們近年來專門做最受大家歡迎的韭菜肉碎香菇丁春捲。韭菜特有的濃香,加上香菇、瘦肉碎、蝦皮等餡料,成了口感佳而營養多的春捲。

揭西棉湖有家20年小攤!

揭西棉湖有家20年小攤!

忍不住拿起一塊春捲邊走邊吃,新鮮炸好的春捲,外表金黃,趁熱一咬,酥脆香口皮薄餡靚價格實惠,口感出彩,甚至可以比肩某些酒店的出品,吃過的人都點頭稱讚!這個炸春捲內的貨,試過才知道!一口咬下去真的很過癮,憋說話!趁熱快吃!!

這家生於八十年代的老店,二十幾年不變的味道,總讓人感到親切與滿足。越來越覺得,最吸引人的美食,不在大酒店大茶樓,也不在高檔餐館,而是深藏在深處的老店。這些開了十幾年或是幾十年的老店,做的是傳統工藝,而吃的除了美食,還有人情味。

伴隨你成長的老店,還有哪些呢?歡迎文末留言!

地址:揭西縣棉湖鎮南門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