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紅樓夢》裡的晴雯,一個不會背判詞一個因戲成痴,差距啊!

這兩天,明星藝人們因為文字表達能力的問題,貢獻了好多翻車現場,之前讀錯字,用錯成語的段子、不會初一算數題的新聞不斷被翻揀出來。但在這些段子裡,楊冪的一個視頻讓小編震驚了。

同是《紅樓夢》裡的晴雯,一個不會背判詞一個因戲成痴,差距啊!

前兩年楊冪接受網站訪問談晴雯這個角色,被要求現場念一段晴雯的判詞,楊冪很自然地說:我還真的沒有讀過這段判詞。《紅樓夢》裡判詞對於一個人物意味著什麼,每個讀過這本書的人都知道。而且在開拍之前,楊函數小姐接受採訪時曾聲稱,為了演好晴雯讀過好幾遍紅樓夢啊!哪個版本的《紅樓夢》裡沒有判詞呢,出版社的朋友請出來走兩步。

同是《紅樓夢》裡的晴雯,一個不會背判詞一個因戲成痴,差距啊!

後來編導將判詞寫在便箋上遞給楊冪。來,小編給大家先複習一下,看看有沒有生僻字沒: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心比天高,身為下賤,風流靈巧招人怨。壽夭多因誹謗生,多情公子空牽念。

雨後或雪後新晴為霽,成花紋的雲彩為雯。"霽月難逢,彩雲易散"已隱含了晴雯之名,及其悲劇性的命運。

楊冪拿到便箋後支支吾吾,表示第一個字看不清,主持人告訴她是"霽",她才接著開始念,嚴重懷疑她是不認識"霽"字。唸到"壽夭多因誹謗生"這一句,直接讀成了"壽天多因誹謗生"。她自己也覺得尷尬,說因為晴雯離自己的生活太遙遠了,並東拉西扯:"因為晴雯形容她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心比天高,就是小姐身子丫鬟命吧……"

同是《紅樓夢》裡的晴雯,一個不會背判詞一個因戲成痴,差距啊!

晴雯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丫頭,以前是賴大家的,後來被當作禮物送給的賈母,賈母給了寶玉,哪裡有小姐的身子了。嚴重懷疑,當初楊冪一定是太忙了,派了替身演晴雯,因為那時候她正在軋戲拍仙劍奇俠傳,常常忙到三四天沒睡覺。

同是《紅樓夢》裡的晴雯,一個不會背判詞一個因戲成痴,差距啊!

最近這兩年,有一種聲音說是低估了2010版《紅樓夢》,至少在服道化方面還是可取的,而且還為今天的娛樂圈培養了一批明星,比如趙麗穎、黃軒、李沁、楊洋之類的,都是這個劇組出來的。

同是《紅樓夢》裡的晴雯,一個不會背判詞一個因戲成痴,差距啊!

被高估還是低估,看看87版的《紅樓夢》是裡的演員是怎麼對待角色的吧。87版《紅樓夢》於1984年開拍,但之前已經籌備近兩年,被選中的演員入組後,曾在圓明園進行了一年的封閉式訓練。

除了跟著紅學專家學習紅樓夢之外,他們的言行舉止都要受到紅學老師、表演老師的指導,包括眼神手法步法語氣,為的就是培養出他們骨子裡的古典氣質,不像現在的演員弄個提詞器就敢直接拍攝,畫個眼妝就覺得自己黑化了。

同是《紅樓夢》裡的晴雯,一個不會背判詞一個因戲成痴,差距啊!

同樣是演晴雯,那時她還叫張靜林。王扶林導演當初對演員的要求是"像"排在演戲前面,在陳曉旭、張靜林、胡澤紅三個"黛玉候選人"中間,他覺得陳曉旭身上的憂鬱、詩情與林黛玉如出一轍,不演就是那個味道。但他同時也說,林黛玉應該再漂亮點。相貌這一點上,"自小就特別漂亮,走街上回頭率百分之百"的張靜林顯然更勝一籌。

同是《紅樓夢》裡的晴雯,一個不會背判詞一個因戲成痴,差距啊!

張靜林的戲也比陳曉旭更好一些。但她最終落選"黛玉"成為"晴雯",則是因為"臉大"、"身材寬"、"氣質像瘋丫頭"。但見過張靜林本人的人都說,她五官精緻,臉絕對不大,只能說導演要求太嚴格了。張靜林演了俏晴雯,演的也十分的出彩。尤其是晴雯撕扇子的那段戲,真實是太美了。

同是《紅樓夢》裡的晴雯,一個不會背判詞一個因戲成痴,差距啊!

在拍攝的過程中,他們還要學習琴棋書畫,增加藝術修養,漸漸的把自己帶入那個年代的風俗人情,找準自己的定位。因為入戲太深,許多演員在紅樓夢拍攝完成之後很多年,依然沒有走出自己的角色。飾演林黛玉的陳曉旭,認為自己的前生就是林妹妹,飾演妙玉的姬培傑也曝自己改成了姬玉。

同是《紅樓夢》裡的晴雯,一個不會背判詞一個因戲成痴,差距啊!

張靜林在《紅樓夢》結束後不久,就將名字改為了安雯,以紀念這個角色在自己生命中的意義,她的微博暱稱在名字前加了個"1987"。看到87版《紅樓夢》的各種聚會視頻裡,你會發現她的聲音配上她的神態、動作,感覺她簡直就是晴雯的轉世!

同是《紅樓夢》裡的晴雯,一個不會背判詞一個因戲成痴,差距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