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0到1,看看小米的自主芯片之路


從0到1,看看小米的自主芯片之路


從2017年2月小米發佈松果澎湃S1以來,超過一年半的時間,即便媒體多次傳出S2即將面世的消息,始終未見其蹤影。小米旗下的松果電子就如同它的官網一般低調,如果不是9月份爆出和阿里旗下中天微的合作,很多人幾乎都要忘了它的存在,儘管它曾經讓小米一躍成為全球第四個擁有自主研發芯片的手機廠商。


從0到1,看看小米的自主芯片之路


遙遙無期的澎湃S2,究竟是被什麼所阻擋,中興事件後國內曾掀起一股“芯片熱”,但芯片這種投入高、風險大、回報晚的高壁壘行業,可不是誰都能玩的,尤其對於主營業務不在於此的公司而言,小米砸了十多個億好不容易做出了第一代松果芯片,還會繼續這種虧本買賣嗎?

澎湃之芯,不澎湃的市場


從0到1,看看小米的自主芯片之路


作為首款也是唯一一款搭載澎湃S1的小米5C,自然是作為重磅產品被推向市場,為了保證銷量,這款雷軍口中“賣到3000元以上才能回本”的手機最終以1499元開售,在同等價位區間依然在配置上延續了超高性價比,唯一不確定的因素就是處理器的表現。發佈會當天,驅動中國便做了澎湃S1在主流中端芯片中的對比分析。


從0到1,看看小米的自主芯片之路


在同段位的四種處理器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雖然澎拜S1在CPU和GPU參數上和其它三者並無多大差異,但在處理器核心的基帶和製程上明顯有落後,這會直接影響到手機的續航和散熱能力。在後來的媒體測評和用戶反饋中,這果然成了小米5C最為詬病的問題。


從0到1,看看小米的自主芯片之路


最終小米5C沒能如預期那般成為爆款,這個鍋多半還得處理器來背,這似乎更驗證了一個道理,在芯片的戰場裡只看性能,情懷和品牌都無法產生多餘的溢價效應,小米互聯網思維在這裡失靈了。當然,作為首度試水,外界也對澎湃S1的表現多表示鼓勵,第一次做成這樣已經不錯了,言下之意就是,和芯片同行相比你還有距離,對照華為麒麟芯片的面世即引爆市場,這中間差別可想而知。

這一切或許早在就在預料之中,雷軍也曾做過“十億起步,十年結果”的心理準備,孤注一擲的背後,外界的解讀多集中在降低成本提升議價能力,解決上游芯片供應商的卡脖子問題,畢竟供應鏈問題曾讓小米一度失去批量銷售的最佳時機,這才有了雷軍那句“如果想在這個行業裡面成為一家偉大的公司,我覺得還是要在核心技術上有自主權,公司才能走得遠。”“賭氣”並不像是雷軍的風格,尤其在芯片這麼重要的領域,這必定是個思慮良久的結果。

當我們站在市場的角度再看,就更能理解小米這樣做的另外一層原因。就在2014年,華為麒麟芯片研製成功,引發巨大的市場連鎖效應,搭載自主芯片的Mate7和P8因此大賣,讓華為真正站穩了手機的高端市場。小米芯片的第一次出手,澎湃S1的定位就是中高端, " 如果把芯片分為旗艦、高端、中端和入門級的話,我們是目標是對標高端。"雷軍這樣說。

小米最大的痛點不在於供應鏈問題,而在於一直難打進的中高端市場。

以超高性價比切入市場的小米,一直以“價格厚道,感動人心”收割大量對價格敏感的人群,這讓它在低端手機市場幾乎沒有對手,但其定價策略及設計風格,也給大眾造成了小米手機“廉價感”的印象,儘管在中高端市場一直髮力,但始終難以擺脫的標籤給小米帶來巨大的困擾。在芯片上的下注,長期來看是技術儲備,短期來看無疑是對公司形象和產品質感的巨大提升。

小米5C沒有一炮打響,這或多或少都會成為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籠罩在松果電子的頭上,畢竟對一家公司最好的鼓勵不是口頭上的讚美,而是行動上的購買支持。在這樁賠本買賣中,澎湃S1給小米帶來了榮譽,卻也成了小米的負累,因為下一次大家就遠不會如此寬容了。

高科技,並不是小米的專長

雖然為自己貼上了“為發燒而生”“黑科技”等口號,但小米從來都不是一家真正的高科技公司,即便是做硬件起家,但小米發家的本事更多的在於供應鏈整合和互聯網運營,科技感營造更像是一種營銷方式。

從研發投入來看便一目瞭然,根據小米遞交給證監會的CDR招股書披露,2018年1-3月小米集團研發費用為11.04億元,佔總營收3.21%,2017年度研發費用為31.51億元,佔總營收2.75%,2016年度研發費用為21.04億元,佔總營收3.07%,2015年度研發費用為15.12億元,佔總營收2.26%。

一家研發經費佔比一直徘徊於3%左右的高科技公司?這無異於是在打華為的臉,每年至少要有10%的研發投入,這是98年就寫在《華為基本法》中的規定,2017年華為研發投入為897億,同比增長17.4%,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超過3940億元。以技術起家的華為,在2004年就開始投入手機芯片的研發,這是屬於專業領域的主動出擊;而小米在十年後才成立松果電子,更像是為了守住手機城池的被動防守。對於雷軍而言這當然是個艱難的決定,因為這才是小米真正邁向高科技公司的第一步。

小米澎湃S1是採用的28nm製程,據雷軍介紹前後花費已超過10億人民幣,而28nm芯片帶來的性能不足正是導致小米5C口碑不良的重要原因。而再看華為,最新發布的芯片麒麟980已經採用了7nm製程,以3億美元估算也超過了20億人民幣的研發投入。別說是否有這個研發實力能做出來,就這個投入本身已經佔據了小米一年總研發投入的大半,再繼續跟下去,就不是賭博而無異於自殺了。

IoT飛速發展,小米在哪裡賭明天?

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雷軍還說了這樣一段話:“這次我們報的課題是AIoT,就是人工智能和IoT相結合。我覺得在這一點,小米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截至二季度末,我們IoT平臺激活的設備有1.15億臺,在全世界排名第一。” 在市場佈局上,相比手機業務,小米在IoT領域進得更早也走得更遠。

在小米三大主營業務(智能手機、IoT及生活消費品、互聯網服務)中,IoT的佔比也在逐年攀升。尤其是這兩年小米手機在海外賣的風生水起,今年更是提前完成了1億臺目標的出貨量,更說明了IoT業務增長非常迅猛。


從0到1,看看小米的自主芯片之路


在招股說明書中,小米稱自己為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這對應著小米的商業模式:硬件獲客,服務獲利。在朝向AI的未來市場中,IoT無疑有著比互聯網更加性感的前景,手機一臺就夠用,但智能硬件卻可以多多益善,軟件留不住的用戶,靠IoT平臺卻可以穩穩抓住。更重要的是,相對智能手機市場的一片紅海,智能硬件還存在巨大的挖掘空間。

新興的市場永遠最有活力,因為這裡沒有傳統巨頭的壟斷,與其艱難坐上手機芯片的牌桌上與各位前輩大佬們博弈,不如大方奔向智能硬件的IoT生態。於是松果電子在蟄伏一年半後,首次公開動作就是與阿里旗下的中天微開展RISC-V的合作,中天微提供基礎平臺,松果電子提供 SoC 智能硬件產品。對此中天微首席執行官戚肖寧表示:“此次雙方的深度戰略合作,將基於松果 SoC設計需求,研發 RISC-V CPU 與配套的軟件體系,對 RISC-V 架構在 IoT 領域的應用,特別是嘗試在高性能應用處理器方面的生態建設與產品化具有重要的意義。”這是小米和阿里二者聯手對IoT平臺的出擊,對於小米在構建智能硬件生態上有重要意義。

上市融資解決了小米的資金問題,但相比雷軍期望的千億估值,最終腰斬的發行價讓小米在擴張的過程中,就必須學會更精打細算地花錢。

根據招股文件,小米計劃將30%IPO募集資金用於研發及開發智能手機、電視、筆記本電腦、人工智能音響等核心產品;30%用於全球擴展;30%用於擴大投資及強化生活消費品與移動互聯網產業鏈;10%用作一般營運用途。如今的小米早已不是當初那家完全倚靠手機業務的公司,超過10億的資金投入讓小米擁有了自主研發SoC的能力,澎湃S1成功實現手機的量產搭載,但小米的智能硬件產品同樣使用著第三方半導體公司的芯片,在接下來的資金分配中,如何側重自然不必多說。

站在如今這個時間節點再來回望,就會更深刻感受到小米當初做芯片的決策背後,經歷過多少考量和計算,十年結果在哪裡還未可知,但短期內一定不會在手機市場上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