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治理:用編程迎接未來

這篇文章講述了為什麼區塊鏈治理設計是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介紹了區塊鏈的關鍵組成部分,當前解決方法,未來潛在方法,併為整個區塊鏈社區的發展提出幾條建議。


區塊鏈治理:用編程迎接未來


為什麼區塊鏈治理至關重要

像任何生命體一樣,成功的區塊鏈一定是那些能夠適應環境的區塊鏈。 假設系統是一步步生存下來的,初始設計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長期來看,改進的機制才是 最 重要 的

因此,我認為治理是區塊鏈領域最重要的問題。可擴展性等其他基本問題都可以通過管理來為人們解決問題提供正確的激勵措施來實現。 然而,由於鮮有對區塊鏈治理的研究,人們對這一領域的瞭解少之又少。


區塊鏈治理:用編程迎接未來


-進化的生命之樹-

中本聰向我們展示了向世界範圍內釋放區塊鏈激勵結構產生的巨大力量。 一份9頁的白皮書能產生價值1500億美元的數字貨幣,一個比前500名超級計算機加起來還要大10,000倍的計算機網絡,以及由開發者,用戶和公司組成的多元生態系統。 這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槓桿率最高的行動之一,展示了區塊鏈作為網絡所帶來的力量,它能夠連接每個人,並且只要構建得當,就可以將自己納入其中。

我們越來越多地生活在數字網絡中,美國人平均每天花費11個小時在電子設備上,其中有一半以上花在互聯網連接設備上,並且這一數字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著。 不過,這些網絡高度集中(Facebook,Google,Apple,Twitter)並將持續整合。 在目前的模式中,所有的利潤和網絡上的權力都集中於一家公司,而你要麼是內部人員要麼不是。 我們生活的網絡能夠服務於我們,這一點是很重要的。隨著區塊鏈成為新的全球基礎設施,我們有機會創造出截然不同的權力結構,併為我們自己編寫出想要的未來

出於這些原因,我認為區塊鏈治理系統設計是已知的槓桿率最高的活動之一

爆炸式增長

新政府或中央銀行的創建十分罕見,而在有新政府或央行成立時,嘗試實施新的治理形式更為罕見。

區塊鏈之所以獨一無二是因為它:1)允許數以千計的治理系統和貨幣政策以部署軟件的速度進行試驗;2)在某些情況下,在鏈上試驗失敗的後果要低得多。 因此,經濟和治理設計將會出現爆炸式增長,在這種情況下,許多不同的方法將高速同時試行。 需要說明的是,我把經濟設計和貨幣政策也納入了治理體系(也就是激勵結構),並像系統的其他方面一樣,允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修改。

這些嘗試中會有許多失敗的。有了數百萬算法中央銀行,就可能出現百萬個加密領域的George Soroses 來試圖打破英格蘭銀行。 通過這一過程,區塊鏈也許能教會我們在接下來的10年中如何進行治理,這比我們從過去100年的“現實世界”中所學到的多得多

治理的兩個關鍵組成部分

1.激勵機制

系統中的每個小組都有自己的激勵機制。 這些激勵措施並不總是與系統中的所有其他組織保持百分百一致。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小組會作出對他們有利的改變。有機體都會偏好有利於自己生存的決定。 獎勵結構,貨幣政策或權力制衡的變化都能體現這一點。

2.協調機制

由於所有團隊不可能在任何時候都得到100%一致的激勵,所以每個團隊圍繞共同激勵進行協調的能力對於他們在未來如何影響變革至關重要。如果一個團體能夠比另一個團體更好地進行協調,那麼權力就會偏向對他們有利的一方。

在實踐中,一個主要的因素是人們能夠在鏈上與鏈下進行多少統籌協調,鏈上的協調使整體的協調更加容易。在一些新的區塊鏈中,鏈上協調允許規則甚至賬本歷史本身的改變。

目前的辦法

接下來是對當今兩大區塊鏈(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優點和缺點作出深刻剖析。目前我們尚處於區塊鏈治理的初級階段,我們的系統很簡單,且很多部分我們尚未觸碰。

比特幣

比特幣是人們創建獨立區塊鏈的第一個成功的產物。我們以比特幣為例剖析一下:

1.激勵措施

  • 開發者:增加現有代幣持有量的價值,社會認可度,保持對未來方向的控制權。
  • 礦工:增加現有代幣持有量的價值,預期未來的區塊獎勵以及未來交易費用。
  • 用戶:增加現有代幣持有量的價值,增加功能效用(例如存儲價值,不可審查的交易,文件存儲等)。

2.協調機制

比特幣的協調機制主要是鏈下。 開發人員通過比特幣改進建議(BIPs)流程和郵件列表進行協調。 由於區塊是由礦工創造的,他們可以在鏈上直接協調。

最終的系統

這種制衡制度有點類似於美國政府,能帶來諸多好處。 與參議院提交新法案類似,開發者提交合並請求(pull requests)。礦工,與司法部門類似,可以選擇是否接受這種規則(編者按:即是否同意開發者的pull)。 網絡節點,與行政部門類似,可以選擇不去運行與礦工正在運行的版本相一致的版本來行使否決權。 而用戶呢,則與公民類似,可以提出異議。 最後,經濟激勵要求維護對系統的信任,這種信任需符合每個人的最佳利益。 例如:如果礦工疏遠所有用戶,這些代幣的價值就會下降,礦工就沒有活兒幹了。我們很難相信,比特幣作為同類中第一個系統,直到今天仍然保持著強勁的動力


區塊鏈治理:用編程迎接未來


-比特幣成為美國政府的分支-

由於激勵措施的不對稱性,系統存在風險。 礦工們推動著讓未來交易費用增長的更新,而只要比特幣的價值持續上漲,開發者對此是無所謂的。開發者的直接經濟激勵很弱,新來的開發者沒有什麼動力去開發比特幣,因為無法直接賺得利潤。 因此,他們通常會做新的項目——創建以太坊上的代幣,全新的鏈或公司。 由於沒有新的血液加入,使得早期開發人員看起來最有知識有能力有經驗,導致權力的自我強化的循環,權力集中在一小部分早期核心開發者身上,並導致技術進步緩慢和保守主義。開發者擁有大量權力,但給他們的經濟激勵力度不足,所以開發者會有被“賄賂”的風險。 雖然一些早期持有者和大學贊助了開發者,但迄今為止這些贊助方產生的影響十分有限。

同樣,協調能力的不對稱也給了礦工不相稱的權力。相比之下礦工之間的溝通更容易,因為他們是一個小而集中的群體。 由於挖礦是一個規模經濟行業,我們可以預計挖礦活動將

保持逐漸自然壟斷的趨勢,且協調優勢將更加明顯。參考一個數據,兩年前,擁有95%的比特幣算力的人能夠一起坐在一個小舞臺上。礦工還可以通過賄賂開發者或僱用自己的開發者來獲得與其自身不成比例的權力。 最後,將導致比特幣的制衡機制依賴於某種程度的透明度:比如,用戶開始意識到某一礦工獲得超過51%的哈希算力,或是開發者具有某種程度的獨立性。 而且一個能夠獲得大於51%哈希算力的礦工會保持匿名。 這樣做不會引發特定的災難性事件,但會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通過審查和資產凍結導致權力集中的控制。

以太坊

以太坊的系統性激勵機制和協調機制目前與比特幣相似。

這會隨著以太坊升級到權益證明而改變。 礦工的權力將被持有足量以太幣的人所取代,來運行虛擬礦工(“驗證者”)。 尤其是像1protocol 這樣的協議,使得即使是最小的以太幣持有者都可以參與其中,從而縮小礦工和用戶之間的區別,並可能降低比特幣中最大的集中化風險

核心開發者的激勵機制保持不變,以太坊圍繞具有挑戰性的問題進行協調的速度比比特幣更快,更順暢。 這是由於1)以太坊中存在一種對於改變更加包容開放的文化,畢竟以太坊是為了做到在僵化的比特幣環境下無法做到的事情而產生的,2)Vitalik的引導(基於社區對他的廣泛信任)。

該模式目前的弱點包括:1)過度依賴其創建者(Vitalik),2)就像比特幣一樣,激勵核心發展的方式有限,迫使更多的項目創建代幣來支持自己。 Vitalik 正努力縮小自己的權力,這其實是個微妙的過程。

在新鏈上的鏈上治理實驗

新的區塊鏈使得通過啟用鏈上治理更容易進行協調。

Tezos

在 Tezos 中,任何人都可以以代碼更新的形式提交對治理結構的更改。 當發起鏈上投票時,如果投票通過,則更新會進入測試網絡。 在測試網絡上測試過一段時間之後網絡會發起確認投票,隨後,更新將在主網絡上進行。 人們把這個概念稱為“自我修正賬本”。

這種系統的有趣之處在於它將權力從更集中的開發者和礦工群體中轉移給用戶。 從開發者的角度看,任何人都可以提交更改,最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有提交更改的經濟動力。貢獻者可以獲得新挖出來的通脹資金作為獎勵。 這與來自於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動力有所不同,新的開發者沒有什麼動力來發展協議,因此權力往往集中在現有的開發者中,集中於擁有相同收益能力的人手裡。

與比特幣或以太坊系統相比,這也使用戶能夠直接協調上鍊,極大地提高他們的權力,並減少礦工的權力。

DFINITY

如果更進一步,那就類似 Tezos ,允許對系統規則進行鏈上投票的系統,並對賬本本身進行直接且有追溯力的改變。 換句話說,如果代幣持有者不滿意正在發生的事情(例如:被黑客攻擊,或者毒品交易市場),他們除了治理規則之外,還可以回滾或者編輯分類帳。 正在開發的區塊鏈項目DFINITY目前就在採用這種方法。該系統的支持者把矛頭對準了 DAO 攻擊和價值1.5億美元的Parity多重簽名bug等問題導致的硬分叉,並且表示如果每個人都可以投票選擇撤銷它們,那麼這樣的事件勢必會進行的更加順暢。但另一方面,這個系統允許直接審查和人們的代幣可以被強制扣走。 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以太坊硬分叉恢復了 DAO 攻擊,而這在現有的區塊鏈中是有可能發生的,只不過需要通過鏈下協調和硬分叉來獲得更多不同見解,而不是在沒有分叉的情況下進行鏈上協調。

DFINITY 達到了最大程度的靈活性。它可能使你通過協議有效更改 DFINITY 中的分類帳,取決於Tezos允許更改協議的哪些部分。因此,對於不同的變化,這些系統可能會有不同的投票門檻,有些變化可能需要獲得大多數投票票數,而另外一些則不需要。

鏈上治理的雙刃劍

鏈上治理是一把雙刃劍,它既有利於確保流程的貫徹執行,從而提高協調性和公平性,也允許更快的決策。 但鏈上治理也有風險,因為元系統一旦確定就難以再改變。 正如直接寫入的代碼一樣,一旦有缺陷,就會更快也更容易地被利用。以太坊權益證明的主要架構師 Vlad Zamfir 認為鏈上治理的“風險遠大於獎勵”,並認為這“代表了一個極具風險的主張”。

對於一些用例來說,傾向於靜態可能更好,也許對於價值儲蓄尤其如此。也許低層次協議應傾向於靜態和保守——“三思而後行”,而高層協議應更靈活——“快速突破,除舊立新”。 用柯立芝(美國前總統)的話來說:“廢除不好的法令比通過好的法令要重要得多”。 像成熟的公司一樣,一些更為成熟的協議能夠看出新協議的意圖,並採納其中有用的技術。 對於以太坊來說情況更是如此,以太坊表現出了硬分叉的意願,而且也展現出了其維護網絡價值的能力。 因此,我期望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能夠看到以太坊代幣和整個區塊鏈能夠有所創新。

我們很有可能還沒有找到最好的治理體系,這意味著一個允許人們嘗試不同方法的更有普遍性的系統是非常有價值的,即使嘗試失敗也是一種學習。 一個更復雜的系統可以模擬較不復雜的系統,但反之則很難。

最有趣的學習來自於探索可變性(mutability)的平衡,使得系統可以演進,且穩定性不變。

未來的方法

接下來,我們將討論未來的治理策略,這些策略還有待實驗。

Futarchy

在 futarchy 中,社會界定了其價值,然後通過預測市場來決定什麼樣的行為可以使這些價值最大化。 換句話說:“對價值投票,用信念做賭”。 這個概念最初是喬治梅森大學(George Mason University)的經濟學教授 Robin Hanson 在2000年提出的。

Ralph Merkle(默克爾樹發明者)在他的《DAO,民主與治理》一文中提出了一個實行 futarchy 的區塊鏈,令人眼前一亮。在他的提議中,每個公民每年都要接受一次調查,調查的問題是“對0到1打分的話,你對今年的滿意度如何?”。算出調查結果的平均數就會得到一個整體的社會福利分數。福利分數的預測市場將在未來100年內逐年發展,交易者可以預測任何一年的未來福利分數,然後算出未來100年的平均分數並創建未來整體福利分數,近期年份的權重會比未來年份的高。新法案出臺前會有一個星期的時間,市場會猜測如果新法案通過,整體的福利得分會上升還是下降。如果該法案獲得通過,那麼賭整體福利上升的交易者便擁有了他們下注的所有福利合同。如果他們預測正確,他們會大賺一筆,反之,則會賠不少錢。


區塊鏈治理:用編程迎接未來


-Futarchy的一個例子:決定是否解僱一位CEO要考慮的最大因素是營業額-

該系統可能非常強大,因為:首先,投票變得非常簡單。 人們不需要進行投票,他們每年只需要回答一件事:他們的滿意度如何。 其次,人們不需要對候選人或者法令有廣泛的認知,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候選人往往會對人們進行遊說,而法令則非常複雜,以至於連某個特定領域的研究人員都很難理解他們的含義,更不用說當選的候選人或普通公民了。 相反,我們只依靠市場的智慧。就像股票交易一樣,只有那些對某一話題非常瞭解的人才會下注,否則他們會賠很多的錢給那些有很多消息的人。 最後,這是一個市場激勵與社會價值觀一致的體系。

在futarchy下,”魔鬼”在執行細節之中。一些比較嚴重的問題比如如何最大化社會價值的治理元問題,並確保人們不會受策略性投票的影響,給出0或1這樣的極端數據。

由於總會有無法預料的後果,所以設定目標函數是一件既重要又棘手的事情。 就資本主義而言,這可能表現為財富分佈不平等和環境外部成本(按:即環境汙染等問題)上升。就人工智能來看,可能表現為 Wireheading(譯者按:Wireheading是人為刺激下大腦體驗的快感,通常通過用電流直接刺激某人大腦的“獎勵或娛樂中心”。 它也可以用於更廣泛的意義上,指的是通過直接最大化一種好的感覺來產生一種偽效用的方法,但會使人無法意識到我們所看重的東西。)或者是以其他事物產生的意外費用為代價來快速最大化某些東西,通常可以用“回形針製造機(paperclip maximizer)”這個例子來說明。“回形針製造機”會銷燬所有東西以求儘可能多地製造回形針。這些都是嚴肅的問題,因為我相信最強大的人工智能將通過使用代幣化激勵措施讓每個人提供最優的數據和算法,從而在區塊鏈上自動生成。 如果這是真的,區塊鏈治理將成為決定我們未來軌跡的最大決定因素。我將在以後的文章中展開討論這個問題。

委任式民主

委任式民主(Liquid democracy,也叫Delegative democracy)是一種人人可以直接投票的制度,人們可以將選票委託給別人,也可以隨時取消他們的投票委託。 美國沒有委任式民主,因為有很多法案我們並不能直接進行投票(我們的代表代替我們投票),我們選出的代表通常任期4年。

委任式民主看起來會被用於權益證明的區塊鏈,因為它的簡單性。

二次方投票

二次方投票是購買投票的系統,每增加一票,票價就是前一票的兩倍。 換句話說,用錢買票,但收益遞減。Vitalik在這方面提出了一個稱之為“二次方鎖幣投票”的二次方投票變體,通過將持有的代幣鎖定k的平方的時間,持有N個代幣可以讓你進行N * k次投票。 這一修改好就好在它隨著時間的推移調整了激勵措施:更多的投票權力要求投票者長時間堅持自己的決定。在代幣化的世界裡,進出某個社區的難度很小,因此這一點尤其重要。

用人還是錢來投票?

在區塊鏈上,一人一票的投票系統的主要問題在於系統對女巫攻擊十分敏感。以將近零成本創造無限的賬戶意味著用戶可以很容易獲得無限的選票。這就是為什麼在權益證明和基於以太坊的代幣治理中的默認模式是一幣一票。

像 Civic 這樣基於區塊鏈的身份識別系統可以幫助實現一人一票的投票系統。 但是,大多數加密貨幣可能會依然保留匿名性。身份賦予了每枚代幣自己獨有的歷史,人們就可以從主觀上來判斷一個幣是否比另一個幣更乾淨,進而導致可替代性崩潰。 一種潛在的方法是平衡身份和金錢之間的關係:完全驗證的身份獲得其買來的投票權的100%,部分驗證的身份獲得50%,而完全匿名的身份只獲得25%的投票權。

正如在二次方投票中提到的那樣,其他不同於現實世界社區成員的投票機制也可能會發生變化。 例如,新的代幣持有者在成為社區成員之後一段時期內可能會有較小的投票權,就像只有當你屬於一個國家的正式公民時你才能投票一樣。

無論如何,如果政府選擇用錢來投票,今天的世界將會發生巨大改變,所以絕不能在這種問題上掉以輕心

總而言之,代幣社區內的聲譽將變得至關重要。這一點已經間接地顯示出來了,在以太坊社區中,Vitalik的建議佔有很大的份量。在委任式民主制度中,聲譽好壞表現在委託給特定個人的選票數量上。沒有錢的人只要信譽足夠好一樣可以獲得1000萬以上的以太幣委託,並獲得巨大的管理權限。

其他工具

簡單的鏈下期貨市場已成為強有力的工具。 在最近提出的頗具爭議的比特幣 SegWit2x 分叉中,期貨市場預測了 SegWit2x 與非 SegWit2x 鏈的價值。在為期三週的時間裡,市場一致給予了 SegWit2x 鏈低於非 SegWit2x 鏈20%的估值。後來 SegWit2x 的支持者又因為覺得自己“沒有達成足夠的共識”而不再努力分叉。 雖然我們很難得知是什麼使得他們得出這個結論,但期貨市場似乎可以作為他們缺乏支持的有力指標。


區塊鏈治理:用編程迎接未來


-比特幣的 SegWit2x 期貨市場-

其他一些治理和標準化的工具也在不同層級中逐漸建立起來。 ZeppelinOS 是一系列基本庫,通常被用作以太坊代幣系統的基礎,涵蓋代幣銷售機制,代幣歸屬以及對項目庫的訪問控制。 Delaware C公司以標準方式實施公司,Aragon 試圖用與同樣的方式創建這些系統的標準實施方式。

分叉

值得注意的是,分叉永遠是一個選項。運用 Albert Hirschman 的經典“反抗或叛離”範式影響系統變化的例子來看,反抗的聲音就是治理,弱勢退出就是出售代幣,而強勢退出則屬於分叉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分叉的例子,這實屬難能可貴,因為在實體國家分叉幾乎不可能存在。 區塊鏈出現之前,軟件遭遇了同樣的困境。 區塊鏈使人們可以容易地獲取系統的所有代碼和狀態,並嘗試開發新的路徑。 在Web 2.0世界裡,分叉就相當於Facebook允許競爭者把他們的整個數據庫和代碼庫給競爭對手看

。不喜歡Facebook操作其新聞源的手段?那就用所有相同的代碼,社交連接和照片創建一個分叉吧。

分叉能力顯著減少了鎖定,增加了多樣性,允許嘗試比我們在現代政府,中央銀行或Web 2.0公司中所見到的更多的途徑。和企業分拆一樣,分叉可以是有利的,當兩個針對特定用例的鏈可以更有效地服務不同的需求時,就不需要單個鏈低效地同時滿足兩種不同需求。

但是,儘可能避免硬分叉仍然是有價值的。 硬分叉是一種向後不兼容的變化。 硬分叉的缺點包括:

  1. 減少網絡效應。不是所有人都用同一種語言了。
  2. 增大工作量。 使用已經分叉的協議的人可能會發現自己的代碼無法使用。透明度和無需信任的代碼執行使得這個世界日益相互關聯,這些負面作用將雪上加霜。
  3. 減少信任。我們現在已經取得了一個突破性的進步,以前參考協議的人現在必須走出區塊鏈,並且弄清楚應該使用哪個“正確”的新版本。

由於退出的難度大大減少,所以對有效聲音(治理)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分叉區塊鏈並複製所有的代碼和狀態非常簡單。 所以區塊鏈的價值不在於數據鏈,而在於圍繞某個鏈的社區和社會共識。治理就是讓社區聚集在一起的事情,反過來,社區又會給予代幣其價值。

社區建議

給用戶的建議:用戶應把更多時間花在研究區塊鏈治理體系上,而不要把時間花在這一天出了什麼問題上。 日常事件只是一個更大的系統的體現,所以雖然現在很容易受到新聞的衝擊,最大的變革力量來自設計或改變系統,而不是爭論它目前的表現如何。

給開發者的建議:開發者可以嘗試一下通脹資金。如果你在創建一個簡單的一代幣一票的投票系統,那麼你可以考慮用二次方鎖幣投票作為低風險/高回報的備選方案。

給所有人的建議

:大家應該觀察學習那些即將在新的鏈上治理系統中運行的實驗。

結論

像生命體一樣,隨時間的推移,區塊鏈成功的關鍵取決於其演變能力。 這種演變會帶來很多方向性的決定,而圍繞這些決定的治理才能最終決定系統的結果。如果說一個系統中的編程很重要,那麼系統本身的元編程則是最重要的

我相信治理應該成為投資者在區塊鏈領域的首要關注點。加密經濟學和總體治理模式的基礎構建對生存至關重要,其重要性卻被嚴重低估,人們也不太瞭解。投資者可以同時觀察並學習多個項目來極大地增加本身價值。如果他們覺得系統設計可以改進,他們應該積極參與代幣治理,並對社區保持公開透明。

我們正在分化出超越我們自身的生存體系。與各種制度一樣,民主和資本主義制度決定了我們會怎麼做,而區塊鏈會在更大的程度上影響我們。 這些系統是自己生命的有機體,比構成它們的個體更關心如何延續自己。隨著技術將這些系統不斷提升至它們的極限,其影響將越來越大。所以我們最好能儘可能仔細地考慮這些系統的結構。正如任何新型技術一樣,

區塊鏈可以沿著不同方向發展。用得好,我們可以創造一個更加繁榮和自由的世界,但如若使用不佳,我們創建的系統將會帶我們走向一條本不用踏上的不歸路

原文鏈接: https://medium.com/@FEhrsam/blockchain-governance-programming-our-future-c3bfe30f2d74

翻譯&校對: 嬌嬌 & Elisa

稿源:以太坊愛好者(https://ethfans.org/ajian1984/articles/8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