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天內連發7篇CNS文章,北大、清華、同濟等高校學者怎麼這麼強!

2天內連發7篇CNS文章,北大、清華、同濟等高校學者怎麼這麼強!

2018年11月29日及30,中國學者在Science發表了3篇文章,Cell發表了2篇文章,Nature發了2篇文章,這些文章分別是:

2天內連發7篇CNS文章,北大、清華、同濟等高校學者怎麼這麼強!


哺乳行為歷來都被認為是哺乳動物獨有的行為,儘管有一些類群的動物,例如鳥類和蟑螂也提供“乳汁”餵養後代,但是無論是從行為模式上、持續時間上還是從功能上都與真正的哺乳動物的哺乳相差甚遠。

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研究員權銳昌團隊在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Prolonged milk provisioning in a jumping spider”的研究論文,該論文首次發現並證實了一種名為大蟻蛛(Toxeus magnus)的跳蛛也具有“哺乳行為”,並且這種哺乳行為在上述各方面都和哺乳動物的哺乳現象極其一致。這也是世界上首例哺乳動物之外用母乳餵養後代的研究發現。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張曉凌等在Science在線發表題為"The earliest human occupation of the high-altitude Tibetan Plateau 40-30 thousand years ago"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公佈了尼阿底遺址這處來自青藏高原腹地的重大考古發現及其研究成果。該項發現將人類首次登上青藏高原的歷史推前到4萬年前,也書寫了世界範圍內史前人類征服高海拔極端環境的最高、最早的記錄。

2天內連發7篇CNS文章,北大、清華、同濟等高校學者怎麼這麼強!


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湯富酬教授研究組,與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付衛教授研究組、喬傑教授研究組合作,在Science發表了題為“Single-cell Multi-omics Sequencing and Analyses of Human Colorectal Cancer”的研究論文。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從單細胞分辨率、多組學水平深入解析了人類結直腸癌在發生和轉移過程中,基因組拷貝數變異、DNA甲基化異常及基因表達改變的特點及相互關係。

2天內連發7篇CNS文章,北大、清華、同濟等高校學者怎麼這麼強!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王豔麗及章新政共同通訊在Cell在線發表題為“Structure Studies of the CRISPR-Csm Complex Reveal Mechanism of Co-transcriptional Interference ”的研究論文,該論文報告了與crRNA複合的Csm結構以及同源或非同源靶RNA結合的Csm複合物的結構。總之,結構研究為crRNA介導的序列特異性RNA切割,RNA靶標依賴性非特異性DNA切割和cOA生成所需的機制過程提供了重要的見解。

首都醫科大學江濤,香港科技大學王吉光及北京師範大學樊小龍共同通訊在Cell在線發表題為“Mutational Landscape of Secondary Glioblastoma Guides MET-Targeted Trial in Brain Tumor”的研究論文,該論文通過研究188 sGBM的突變景觀,發現TP53突變,體細胞超突變,MET外顯子14跳躍(METex14),PTPRZ1-MET(ZM)融合和MET擴增的顯著富集。另外表徵了MET激酶抑制劑PLB-1001,其在臨床前模型中顯示出選擇性抑制MET-改變的腫瘤細胞的顯著效力。

令人鼓舞的是,PLB-1001在至少兩名患有罕見副作用的晚期sGBM患者中實現了部分反應,強調了使用該療法精確治療神經膠質瘤的臨床潛力。總之,該研究描述了sGBM的全面體細胞突變情況,併為精確的神經腫瘤學提供了MET靶向治療。

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分子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許琛琦研究團隊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FBXO38 mediates PD-1 ubiquitination and regulates anti-tumour immunity of T cell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成果首次揭示了人體免疫系統“剎車”分子PD-1的降解機制,以及該機制在腫瘤免疫反應中的功能。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朱冰課題組題在Nature在線發表題為為“Stella safeguards the oocyte methylome by preventing de novo methylation mediated by DNMT1”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了卵細胞基因組DNA甲基化水平正常建立的首個保障因子Stella。Stella蛋白保護了卵細胞基因組獨特的低甲基化特徵,確保了母源基因在早期胚胎中的正確表達和早期胚胎的正常發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