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日“和平條約”沒那麼簡單

當地時間12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阿根廷舉行會晤,雙方就加快包括“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領土問題的日俄和平條約締結進行談判。儘管這是普京與安倍兩人的第24次見面,但困擾俄日兩國的領土問題仍未解決,締結“和平條約”難見曙光。

領土問題是影響俄日關係的最大障礙。二戰結束後,蘇聯獲得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主權。1956年,蘇日建交,兩國發表《蘇日聯合宣言》,規定在締結和平條約後,蘇聯向日本移交齒舞群島和色丹島。但由於兩國在島嶼主權問題上分歧嚴重,一直未能簽署和平條約,四島問題也被長期擱置。俄日圍繞四島的爭議持續至今。

近年來,兩國高層頻繁互動,各級別對話合作全面展開。雙方也有意通過務實合作深化互信,解決領土爭議。

為此,2016年,安倍提出暫不謀求解決領土歸屬問題,首先推動兩國在四島的經濟合作,以經濟合作撬動政治問題的解決,並推出8項經濟合作方案。同年年底普京訪日,雙方商定共同開發南千島群島,簡化日本居民赴島程序,共同開發海洋產品,發展旅遊、風電等。2017年以來,日本政府和商界代表團3次訪島,推動5項共同經濟活動。然而,由於政治分歧嚴重,兩國在四島的共同經濟活動缺乏法理依據,同時受西方對俄製裁影響,俄日經濟合作收效甚微。

今年11月,普京與安倍在新加坡達成共識,決定加快談判進程,以1956年《蘇日聯合宣言》為基礎討論和平條約。此次阿根廷會晤,兩人分別指定總統特別代表和首相特別代表負責和平條約問題,並由兩國外長直接監督這項工作。雙方似乎已下定決心,徹底解決雙邊關係痼疾。但在筆者看來,俄日和平條約的簽署沒那麼簡單。

一方面,俄日雙方對四島主權歸屬的分歧短期內難以調和,這將阻礙俄日和平條約的簽署。南千島群島及附近海域擁有豐富的油氣、礦產和海洋資源,而且是俄太平洋艦隊出入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戰略地位重要。俄方認為,俄對南千島群島的主權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據,不可撼動。俄方主張先締結和平條約,再談領土問題,雙方談判應基於1956年《蘇日聯合宣言》。而日本方面卻認為四島為日“固有領土”,主權屬日,俄實為佔領。若俄歸還島嶼,則日本主權自然得到確認。日本主張一併解決領土問題與和平條約問題,二者不可分割。雙方在這一問題上各執己見,短期內難以調和。

另一方面,美日同盟關係也將影響俄日和平條約的簽署。作為美國盟友,日本很難取得俄羅斯的信任。其一,俄羅斯對日美反導合作深感擔憂,認為日美聯合部署反導系統破壞戰略穩定,對俄構成威脅。作為應對措施,俄將加強在南千島群島的軍事部署。其二,如果俄羅斯向日本移交島嶼,美軍設施和艦船將可能出現在島嶼周邊海域,日方或無法拒絕美方增設基地的要求。受制於日美關係,日本推動日俄關係取得突破的難度不小。美國不願看到俄日關係的明顯改善。俄日締結和平條約後,駐日美軍在日本乃至東北亞地區存在的合理性都可能受到一定影響。

總之,儘管俄日均表現出解決爭議的積極姿態,但在具體問題上存在諸多分歧。如果無法對領土問題做出雙方均可接受的安排,如果無法“擱置爭議”,那麼談判將面臨很多困難。(韓奕琛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俄羅斯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