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觀眾為何買賬“印度牌雞湯”?

國內觀眾為何買賬“印度牌雞湯”?

相較去年《摔跤吧!爸爸》一枝獨秀,今年引進的印度電影可謂井噴。

除去2、7、9三個月份,每月均有一部印度電影以分賬或買斷的方式登陸國內院線。一整年被印度電影包圓的說法,一點也不誇張。或許你會疑問,片子多就意味著效果好嗎?答案是印度神片從未讓人失望。

據貓眼數據顯示,今年已過了熱映期的七部印度片票房累計為15億9858萬,是所有非英語類引進片中的第一名,遠超其他國家。2018年印度片票房的累計還未停止。昨天,《老爸102歲》上映,另有一部《印度合夥人》更是躋身12月,勢要在賀歲檔來臨前爭取更多的票房空間。

賣得好,因為物超所值

昨天,十部新片同時登場。儘管均不是強勢大片並受《無名之輩》、《毒液》等片的影響,大盤份額並不高的狀況下,《老爸102歲》的表現最為亮眼。


國內觀眾為何買賬“印度牌雞湯”?


(《老爸102歲》)

這部沒有愛情、動作、視效加持,加起來快200歲的老年“父子檔”故事,力壓蟬聯北美票房冠軍三週之久的全亞裔陣容《摘金奇緣》,想來也覺不可思議。兩個老頭的晚年生活竟會比亞洲版“小時代”還有趣。

《老爸102歲》講的是一位新潮樂觀的102歲爸爸,要把自己喪到不行的75歲兒子送去養老院。為了遠離養老院,被逼無奈的兒子接受老爸的改造,重新笑對人生,解決自己與兒孫輩關係的故事。看似“沒頭腦”與“不高興”的組合,令人發笑的故事背後探討的是“養兒防老”此類觀念的悖論,提倡了一種老年人應開啟自我人生,尋找新生活的價值。

這就是印度電影的神奇之處,能把一個在國內類似於文藝片題材的故事,拍得如類型電影一般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在給與歡笑的同時,也給與感動和成長的感悟,是一碗保質保量的“印度牌雞湯”。


國內觀眾為何買賬“印度牌雞湯”?


(《廁所英雄》)

印度電影裡的社會意識和社會關懷並不是一句口號,而是作為一個個故事的核心去體現衝突,並解決矛盾。比如《神秘巨星》對女性地位、家庭暴力問題的直視,《起跑線》直擊印度的教育弊端,《嗝嗝老師》對抗校園歧視,即將上映的《印度合夥人》改編自真人真事,主人公造福印度女性能使用便宜衛生巾的故事。同理還有《廁所英雄》等。

社會意識成為了印度商業電影製作的一張王牌。把現實素材拿過來,倒也不是多深刻的挖掘,也不走苦大仇深路線,用喜劇、日常細節包裝,用歌舞來調節節奏,矛盾總會有,困難總髮生,最終善良總能戰勝邪惡,在一片歌舞中結束一切。

這種假想式的解決,雖說不一定能為社會帶來直接的改變。但印度片卻總能扣緊觀眾進影院的心理,為他們造一個夢,體驗一番後,這個夢如果能帶有些啟發和思索,則是錦上添花。


國內觀眾為何買賬“印度牌雞湯”?


(《印度合夥人》)

印度電影的這種特質與印度本土的電影市場有關。印度是全球電影產量第一大國。每年電影產量1500部,本土電影的票房佔比高達80%以上,即便是橫掃世界電影市場的好萊塢電影,也很難在印度本土分一杯羹。

超高的電影產量是因為有穩定且廣泛的受眾。在印度,幾乎平均每天有1400萬人次觀眾進影院看電影,其中佔據總人口70%的農民是觀影的主力。電影票價也相對便宜,類似於萬達那樣的高配置影院票價150盧比(人民幣15元),一般影院票價50盧比(人民幣5元)。

印度電影做到了名副其實的吸引最廣泛受眾,靠的或許是沒有忘記觀眾進影院的首要目的是欣賞一個通俗易懂的好故事,感受喜怒哀樂的人生,有了這個1,才會有後續的0。這也許是印度電影在國內大受歡迎的同時,帶給國產電影的幾分啟示。

印度電影陪伴了不同世代的中國觀眾

不得不承認,中國觀眾對印度電影的喜愛已經超過了對日韓電影的關注。不少人之前總能在日韓劇裡找到的共鳴,並沒有平移至日韓電影當中。反而在南亞的印度電影裡獲取了不少觀影快感。

國內觀眾為何買賬“印度牌雞湯”?

(《三傻大鬧寶萊塢》)

大概不少人將《摔跤吧!爸爸》視為一顆從天而降的重磅炸彈、網紅爆款,這是他們認識印度電影的一個開始。但其實,對於當前的觀影主力們(20代、30代)來說,2011年的那部《三傻大鬧寶萊塢》,已開啟他們對印度電影的認知。儘管“三傻”當時的票房成績僅1000多萬,但是經過網絡的傳播,在高校、影迷群體的發酵,印度電影的好口碑已初步建立。至今,該片的豆瓣評分仍高達9.2。

2015年,《我的個神啊》登陸國內影院,1.18億的票房成績為《摔跤吧!爸爸》的出現做了進一步的鋪墊。這三部電影更是貢獻了一位最佳的印度電影電影人——阿米爾·汗。高口碑、高票房以及好演技,成了觀眾對印度電影的共識。

更加圈粉的另一點是印度電影常變常新帶來的驚喜。儘管與《摔跤吧!爸爸》同為摔跤題材的《蘇丹》票房表現欠佳,但是湧現的一批現實問題電影給了觀眾瞭解印度另一個面向的機會,把類型玩轉的不枯燥,不乏味的印度電影,想必還會在國內火上許久。


國內觀眾為何買賬“印度牌雞湯”?


不少人把2010年後出現在大銀幕上的印度片稱為新印度電影。因為與印象中“一言不合就尬舞”的印度片刻板印象不太一樣,但那個載歌載舞的印度片時代曾陪伴了幾代中國觀眾。

1955年,經由長春電影譯製廠譯製的《流浪者》在國內公映。印度歌舞的減壓紓解和同為勞苦大眾的情感共鳴,一曲《拉茲之歌》風靡全國。影片在1978年代復映時,更為轟動。1980年公映的《大篷車》治癒了剛從動亂中恢復過來的中國影迷。


國內觀眾為何買賬“印度牌雞湯”?


(《大篷車》)

1980年代是提倡娛樂片創作的時代,此時引進的印度電影有《迪斯科舞星》,不再跳傳統舞蹈,和西方融合的迪廳成主角,一曲《吉米,來吧》傳遍國內大街小巷;還有警匪類型片《復仇的火焰》等等。

90年代至新千年初,是國內影院門前冷落的時期。哪怕是好萊塢電影也拉動不了大眾的觀影熱情,更別提印度片了。甚至從2004年至2009年,沒有一部印度電影被引進。這種由熱至冷的引進片境遇,其實日本電影也曾經歷過。不同的是,印度片本身製作的優良和類型上的豐富,使得其再次走進中國市場時,能帶給觀眾新的感動。

結尾

2015年,印度電影《新年行動》在國內表現不佳,票房僅225萬,與《我的個神啊》過億的表現有極大差距。彼時不少人對於印度電影走進中國市場持觀望乃至悲觀的態度,還有一年引進一部還好,多了自會消化不了的言論。

如今,時間剛剛過去了三年,便有9部印度電影在中國銀幕上開花。有業內人士表示,除了《蘇丹》之外,其餘已過熱映期的6部片子均是盈利的狀態。可以說,成功率相當高。事實上,印度電影在海外的表現一直優於中國電影,英國、北美是印度片的重要海外輸入地。

如今他們把海外市場的開闢轉移至中國,且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反觀中國電影自身,或許能從印度電影產業中獲取不少啟示,想必首要和最關緊的還是從講好一個故事開始。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