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文丨文仔

“鄭重聲明!!!本人週五出道舞臺的新歌《我希望在你的shopping裡》沒有D&G!!感謝大家關注!!”一條來自NZND組合何美男的微博聲明被轉發上萬條。

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不少“吃瓜群眾”誤認為何美男為新晉的流量小生,實際上NZND組合是由芒果TV《明星大偵探》中第一季第三期“男團鮮肉的戰爭”所衍生的虛擬人設,而《明星大偵探》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為NZND組合建立虛擬人設網的行為使其被稱為“史上最戲精節目組”。

“社交”作為當今社會信息傳遞的重要方式,成功被綜藝與劇集製作方轉變為宣傳與營銷的手段。因節目方“戲多”的策劃與運營,虛擬人設運營逐漸形成規模,並大量服務於綜藝劇情之中。

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綜藝、劇集“全員戲精”

《明星大偵探》在虛擬人設建立方面達到了“現象級”。

按照《明星大偵探》的規則,每位玩家都需要在遊戲中扮演所抽取的“角色”,而正是因為這一期嘉賓對於人設的完美“駕馭”,不少觀眾在人設與嘉賓的有趣碰撞下而對NZND組合整體印象深刻。

NZND組合的故事從此也成為了《明星大偵探》一個經典的系列,成為了每一季的固定案件“元素”。為此,節目組特地在微博上開設了成員賬號進行更新互動,將虛擬人設“脫胎”於案件而成為有真實交互感的社交人物。

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甚至在第四季的“NZND回到未紅時”一期中,節目組為觀眾提供了真實的打榜鏈接,將節目內容真實發散到線上其他渠道,引領觀眾進入另外一個打榜狂歡的“平行世界”,完成對節目內容的體驗。

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對此,觀眾也十分入戲配合,不僅紛紛參與到打榜投票中,還自發的進行視頻剪輯等物料創造,為喜歡的成員拉票。在微博上,NZND組合的超級話題高達1.6億的閱讀量,甚至在知乎上還出現“NZND是宇宙級天團嗎?”等相關問題,網友的數百條評論回覆均以長文各抒己見,“入戲極深”。

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不止綜藝讓人“入戲”,不少劇集也曾利用過社交網絡進行人設的完整塑造。早期的《歡樂頌》劇組替劇中角色邱瑩瑩、趙啟平、應勤等等在微博上建立了賬號,將更新內容與劇情同步,既表達了角色人設性格,又推進了劇情發展。《我的前半生》劇組也曾在微博上為羅子君的媽媽開設人物賬號,在社交平臺上對於家長裡短的討論也完全符合劇中人物羅子君媽媽的性格特點。

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除開迎合電視劇的已播劇情,由小說改編的影視作品也曾經嘗試用微博來建立虛擬人設,以完成未播出前的宣傳預熱工作。

由玖月晞小說改編的網絡劇《親愛的阿基米德》雖然早已拍攝完畢,卻因為各種因素的干擾而推遲上線。但是劇中人物言溯的微博賬號“言溯的日記本”卻時不時以“毒舌”、“冷漠”、“思維獨特”的人設風格進行突襲更新,讓粉絲感受到了劇中人物存在的“真實感”,保持對待播劇集的“好奇心”。

“做戲做全套”,完整觀眾用戶體驗

製作方費盡心思製作虛擬人設網的目的普遍是為了完整劇情網並爭取更多的曝光量。

微博是社交的基礎平臺,現象級的綜藝節目往往離不開微博互動。一般來說綜藝節目與劇集都會開設官微來進行宣傳互動,然而官微作為官方發言平臺來說,更多是以信息發佈為任務。虛擬人設的互動不僅有別於官方的“生硬感”,還能夠帶來沉浸式的用戶體驗。

所謂“用戶體驗”即觀眾在使用“綜藝、劇集”這一娛樂產品時所得到的過程感受。給予良好的“用戶體驗”是得到好口碑的一大關鍵因素。而虛擬人設在互聯網上與觀眾所進行的交流互動正是完善“用戶體驗”的舉動。

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另外,虛擬人設網的建立也帶來了節目內容不同視角的解讀,完成了“人物”的塑造。不論是“四千年一遇”的組合忙內何美男還是古靈精怪的富二代曲筱綃,都可以在其微博上找到與其性格相襯的日常內容。何美男與白rap在微博上相愛相殺的互動,也與其在NZND系列中的人物關係設計產生配合。

不僅是對於節目有很好的宣傳作用,對於承擔人設的明星來說,虛擬人設的“走紅”往往也能為其帶來“流量”與“標籤”,兩者相輔相成,互相成就。

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綜藝節目與劇集電影對於“網紅人設”在社交平臺上的打造可謂是“不遺餘力”。《嚮往的生活》為柴犬小H、小O以及番鴨彩燈開辦了微博,為觀眾提供了小動物的視角來看《嚮往的生活》中的鄉村生活。黃磊與何炅在節目外與柴犬小H的互動也展現了彼此作為節目“家庭成員”的溫馨形象。“小H的失寵日記”、“小O的成長日記”、“尼古拉斯·燈”等等動物微博都被賦予了節目人設。同時,電影《後會無期》中備受關注的阿拉斯加犬“馬達加斯加”也在電影上映後開啟了微博之旅,利用自身萌寵屬性吸引更多人在關注自己的同時關注到電影。

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另類宣傳方式,開拓綜藝好感新思路

不論是《明星大偵探》還是《歡樂頌》,至少在大眾眼裡,節目方在加強觀眾交流這一方面做出了努力,觀眾也往往很樂意參與其中。

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除了“戲精”這一稱呼,觀眾們在遇到這樣的虛擬人物運營時還會出現“良心製作”的評價。節目組的“巧思”很容易觸發群眾“自來水”的效果,正如觀眾對NZND所進行的飯圈文化融入,節目的設定加上粉絲文化的力量,觀眾對此主動提供了多樣化的宣傳物料。

進行虛擬人設的運營需要在前期做好充足的準備,並且隨時跟進節目進度進行內容更新與創造。虛擬人設運營更像是節目製作的一個“實景道具”,服務於節目內容,他不僅將節目內容進行放大營銷,同時還為節目的宣傳發酵提供了更加“舒適”的環境。

NZND組合微博迴歸,沉浸化、社交化,影劇綜虛擬人設跨界全網

而觀眾在參與互動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節目方在宣傳營銷上的努力,

比起以“衝突剪輯”作為宣傳噱頭,在策劃上“戲多”有時能成為獲取觀眾好感的新思路。

然而,虛擬人設運營雖能使觀眾獲得沉浸感,也需要把握平衡度。“戲多”可以是褒義也可以是貶義,這取決於是否“盲目”。《明星大偵探》的NZND系列一季出現一次,每一次的“狂歡”過後,是對下一次的期待,這才使“NZND”系列的虛擬人設運營能夠一直在觀眾眼中維持新鮮感。

“戲多”到位,也許將成為提升綜藝好感度的又一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