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威!這場發佈會帶你解讀乾貨滿滿的“成都民營經濟25條”!

民營經濟強則成都強

民營企業好則成都好

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近年來

成都市民營經濟不斷躍上新臺階

對全省經濟增長和轉型升級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在全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召開後,一份專為成都民營企業量身定製,“真金白銀”“乾貨十足”的政策也正式發佈了。

11月30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市總工會主席吳凱出席並對《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成都民營經濟25條”)作出全面解讀。

“成都民營經濟25條”是對中央和省、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一系列決策部署的貫徹落實,從8個方面提出了25條政策“乾貨”。發展目標提出,力爭到2022年全市民營經濟產業規模邁上萬億臺階,民間投資規模達到8000億元以上,民營經濟市場主體達到300萬戶以上,本土民營企業首次進入“世界500強”,10戶以上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10戶以上新興企業成為“獨角獸”企業,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更加優化、創新體系更加健全、產業結構更加合理、社會貢獻更加突出。

權威!這場發佈會帶你解讀乾貨滿滿的“成都民營經濟25條”!

吸納各地各方智慧力量

專為成都民營企業

量身定製

市委、市政府堅決貫徹落實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始終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三個沒有變”,鼓勵、支持、引導民營經濟發展。

為有效解決企業發展遇到的新情況、新挑戰,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進行安排部署,計劃出臺圍繞更加精準的政策支持、更加有效的要素保障、更加貼心的涉企服務、更加優質的營商環境等方面制定更加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為增強政策措施的針對性、精準性和可操作性,在“成都民營經濟25條”起草過程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主持召開專題會和企業座談會,深入企業調研聽取意見建議。市民營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組織成立起草組,集中力量,廣泛徵求專家、民營企業家、相關部門和區(市)縣意見建議,共收集了8000多個問題,為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時,認真研究貫徹國家相關決策部署和政策舉措,學習借鑑其他各地經驗做法,並在本次全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上進行了充分討論,經反覆研究、數易其稿,最後形成了正式印發的“成都民營經濟25條”。

“成都民營經濟25條”,堅持問題導向,直面市場准入、降低成本、解決融資、權益保護等民營企業反映最集中最迫切的問題,是專為成都民營企業量身定製的,是“真金白銀”和“乾貨實貨”,力爭讓民營企業有更多的獲得感。

“4個100億”

讓民營企業

得實惠、增信心、添動力

“惠企、利企、便企”是“成都民營經濟25條”的核心。

圍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營造公平競爭環境、完善政策執行方式、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保護企業家人身和財產安全6個方面政策舉措,成都市提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8個方面25條政策措施,著力降低企業成本、優化營商環境,讓民營企業實實在在得實惠、增信心、添動力。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都民營經濟25條”中,成都市探索設立了“4個100億”,分別為:設立100億元的“應急週轉基金”、推動設立規模100億元的地方資產管理公司、設立100億元上市公司紓困幫扶基金,以及設立100億元規模的新經濟發展基金,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 在降低民營企業經營成本方面,從降低稅費成本、降低用工成本、降低用地成本、降低用能成本、降低物流成本5個方面提出支持措施,針對性地緩解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成本問題,著力提高經營效率和投資回報。

■ 在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方面,從加強信貸保險支持、支持開展直接融資、推動金融改革創新3個方面提出支持措施,探索多種融資手段,拓展融資渠道。

■ 在支持民營企業創新創造方面,從支持提升創新能力、支持建設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支持引進培育人才3個方面提出支持措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民營經濟優化結構、轉型升級。

■ 在支持民營企業做強做優方面,從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鼓勵民間投資3個方面提出支持措施,支持初創型企業擴量提質發展,支持成長型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引導支持領軍型民企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發展,加快形成企業梯次發展、競相跨越的良好格局。

■ 在鼓勵民營企業拓展發展空間方面,從鼓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鼓勵參與軍民融合發展、加大政府採購支持力度3個方面提出了支持措施。

■ 在加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保護方面,從依法保護民營企業財產權、依法保護企業自主經營權、依法保護企業創新權益3個方面提出支持措施,給民營企業家送上“定心丸”,支持廣大民營企業家安心專心用心謀發展、煥發創業創新創富激情。

■ 在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方面,從促進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3個方面提出支持措施,著力打破“捲簾門”“玻璃門”“旋轉門”的阻隔,支持民營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 在加強組織保障方面,從優化完善民營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加強監督考核兩個方面提出支持措施,通過定期召開座談會、搭建企業服務平臺,定期表彰優秀企業家和優秀企業,開展政策落實督查等,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和成就感。健全民營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健全民營經濟統計監測體系和定期發佈制度。

多舉措打通政策落地

“最後一公里”推動

“乾貨實貨”落地落實

政策已經制定,關鍵在抓落實。今後一段時期成都將著力推動政策落地落實,打通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真正讓民營企業看得見、摸得著、拿得到,增強民營企業獲得感。

接下來,為提高政策知曉度,成都市將加大政策的宣傳解讀,通過各種媒體進行宣傳報道,持續開展市級部門主要負責人進“新天府會客廳”專題節目、區(市)縣“一把手”專訪、採訪民營企業等新聞報道,邀請企業、專家參與訪談,詳細解讀政策。

同時,為提高政策執行力,圍繞“成都民營經濟25條”政策舉措,市級相關部門將陸續出臺實施細則,完善政策體系、細化政策操作性,確保每一項每一條措施都能落到實處。

為推動政策落實度不斷提高,成都市將開展政策落地督導活動,強化對地方政府和領導幹部發展民營經濟工作的考核,建立問題臺賬、推動落實機制。聘請第三方機構定期開展政策執行效果評估,加強政策協調性,確保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

發佈會上,市委政法委、市經信委、市工商局、市金融局、市科技局、市國土局六個部門,對“成都民營經濟25條”主要內容等進行細緻解讀。

快來看看市經信委在

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方面

有什麼舉措吧

成都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的召開,“成都民營經濟25條”的發佈,為成都民營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機遇、新空間,請問在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方面有什麼舉措?

市經信委主任陳志勇表示

在全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上,範銳平書記講到,民營經濟強則成都強,民營企業好則成都好,這是對民營企業貢獻的肯定,也是要求我們要按照“惠企、利企、便企”的原則,堅定不移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圍繞支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做優,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 一是支持民營企業梯度發展。建立完善的“個轉企”—“小升規”—成長型—行業領軍—500強企業的梯度培育體系。通過完善服務體系助推高水平“雙創”,不斷壯大市場主體,力爭到2022年市場主體達到300萬戶以上;建立5000家成長型企業培育庫和500家“隱形冠軍”培育庫,助推企業“專精特新”發展,大力培育一批“小巨人”企業和細分行業的龍頭企業;制定“一企一策”扶持方案,助推大企業、大集團跨臺階發展、衝擊各類500強,力爭到2022年實現民營企業世界500強零的突破,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和“獨角獸”企業均達到10戶以上,加快形成民營企業梯次發展、競相跨越的良好格局。

■ 二是支持民營企業融通發展。

通過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產業生態,進一步提升中小企業專業化能力、激發產業創新活力、加快新舊動能轉換。重點支持企業整合產業鏈、供應鏈,鼓勵跨行業、跨領域兼併重組,支持中小企業向世界500強企業提供產品與服務,參與軍工企業“小核心、大協作”產業配套,建立堅實的大中小企業協作配套關係,形成大企業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為大企業注入活力的融通發展新格局。

三是支持民營企業根植髮展。範銳平書記提出“希望廣大民營企業家紮根本土、情繫桑梓”,我們把創造一流營商環境作為“頭號工程”,努力構建機制、做優服務,把成都營造為一個“民營企業家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我們建立領導幹部常態聯繫民營經濟人士、企業、商(協)會制度和民營企業座談會制度,經常性聽取民營企業反映訴求。我們建立民營企業家參與涉企政策制定機制,確保政策回應企業最迫切問題。我們建立民營企業評議政府機制,把企業的滿意度作為衡量政府工作的標尺。我們建立民營企業家、創業者表揚機制,讓優秀企業家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事業發展有舞臺。

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全市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大會有關決策部署,積極發揮市民經辦的綜合協調作用,確保各項政策執行落地落細落實。

權威!這場發佈會帶你解讀乾貨滿滿的“成都民營經濟25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