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紋飾是玉器的“符號”,每一個歷史時期的玉器都有其特定的符號。紋飾有上百種,幾乎每個朝代都有新的紋飾出現,同時也有一些紋飾在不斷的消亡。 有的紋飾“生命力”極強,跨越了整個玉文化歷史,而有些紋飾則曇花一現,瞭解這些紋飾“出生”的時間,有助於對承載紋飾的玉器的斷代辨識。

1、紅山文化的網狀紋,出現在龍首或龍下頷處。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國家博物館藏中華第一龍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中華第一龍局部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中華第一龍局部


2、良渚文化的獸面紋,後世再也沒出現。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良渚文化獸面紋


3、紐絲紋從良渚文化直到清代一直使用。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美國芝加哥藝術館藏春秋扭絲紋玉環


4、方型雲紋出現商代,盛行春秋至西漢。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國家故宮博物院藏商代龍形玉佩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天津博物館藏商代龍紋玉飾


5、雙環紋為商代特有的紋飾一般用於龍身。

6、脊齒紋商代特有的紋飾。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國家故宮博物院藏刻銘鸚鵡形玉佩 商代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羽冠人形玉飾 商代晚期國家博物館藏

7 、饕餮紋西周極為流行。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中國春秋第一玉浮雕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中國春秋第一玉浮雕(2)


8、夔龍紋,一條腿的短身龍西周用的比較多,後代有較大變化。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國家博物館藏夔龍紋璜 西周 長7.7、寬2釐米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夔龍形佩高3.5、長10.9、厚0.6釐米國家博物館藏


9、兩隻頭的虺紋源於春秋,後世少見。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故宮博物院藏春秋玉虺龍紋衝牙

1 0、春秋時期的雲紋繁密、繁而不亂,極有規律。

11、戰國的雲紋用細線雕出隱約凸起,雲朵排列規律,正反完全吻合。

12、戰國出現勾連雲紋,兩漢普遍使用。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故宮博物院藏勾連雲紋白玉燈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國家博物館藏勾連雲紋瑗


13、三角型勾連谷紋源於戰國兩漢普遍使用。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三角形勾連谷紋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三角形勾連谷紋(局部)


14、谷紋源於春秋一直延續到晚清。

15、螭紋源於戰國一直延續到晚清。

16、唐代出現流雲紋、卷草紋、胡人伎樂紋。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唐代三方連續品字雲

17、宋代出現婁雕花鳥紋,折枝花卉和風鳥紋。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元代鏤雕丹鳳朝陽


18、明代出現山水人物紋,諧音隱喻紋。

古玉學步(135):古玉紋飾的時代特徵

天津博物館藏明代玉壽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