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執法,你咋那麼憤怒?|週末侃

說好的執法,你咋那麼憤怒?|週末侃

說好的執法,你咋那麼憤怒?|週末侃

這周娛樂圈頗不平靜,事端接二連三。從男男女女那點事兒,到男演員家暴異國被捕,再到歌手吸毒被抓,延伸出吸毒歌手的搭檔火速撇清,說好的好兄弟風雨同舟呢?各種型號各種口味的“瓜”拋出來送到看客嘴邊,才不管冬日淒冷、腸胃虛弱。

娛樂八卦多數都上不了檯面,甚至不光彩得很,但擋不住人們趨之若鶩。我想這大概是因為,這些離普通人很遠的雞飛狗跳裡,暗含著人性的不同面相。再說了,吸毒、家暴這些話題,僅僅是娛樂花邊麼?人們追八卦,其實也是觀世相。光怪陸離表皮之下的東西,才是更值得去咂摸的。

前一陣子,雲南楚雄基層幹部李忠凱意外火遍全網。起初人們看他,多少都帶點“八卦之心”。標準照上塵滿面鬢如霜,簡歷上卻白紙黑字介紹他生於1980年,滿打滿算也不到四十歲,這裡頭該不會有什麼貓膩吧?當地再三查證,結論是,這個真沒有。李忠凱剛考上公務員那會兒,也是意氣風發的小夥子。後來長期在一線基層工作,很辛苦,不知道什麼時候頭髮就開始白了。李忠凱火了之後,他和另外兩位年齡相仿的基層幹部的合影也被翻了出來,還真是同款的滄桑,歲月在他們的臉上,走得都比較匆忙。

原本很有點八卦味道的新聞,抽絲剝繭,竟讓人意外窺見基層公務員的心酸與壓力。真相有時候就是這麼讓人猝不及防。

前兩天,河南信陽的一個基層幹部也一頭跌進了公眾的視線,只不過結局並不光彩。在一個非法採砂的執法現場,一個操著幹部腔調的聲音,當場給被查扣的司機“判刑”,還試圖以“減刑”誘使司機找到幕後老闆:你現在判三年,如果你給老闆打電話,我給你減刑兩年。視頻中的幹部自稱“平橋區副區長黃家新”,有人笑稱,一個副區長,把法官的活兒都攬過來了。不過副區長全然沒有法官溫雅的氣質,全程不停冒出粗口,態度顯得相當霸道。

在這個有視頻有真相的年代,要逃過輿論的審視很難。很快,黃家新出來致歉了,承認自己法治意識淡薄、工作方式簡單粗暴,順帶交待了事情的原委:事情發生在11月25日晚間,現場盜採河砂的人員極不配合,他才情緒失控。執法就執法嘛,咋憤怒起來了?

黃家新的這番執法操作,自然是有違規範,但要說他在地方真的權力膨脹到隻手遮天、可以干預司法,我還真不大敢相信。

視頻裡暴露的言行,的確極不妥當,但看起來與其說是仗勢欺人,倒更像是連哄帶嚇。

治理非法採砂,一直是河南省的重點工作之一。今年六月開始,河南省開展過為期三個月的專項整治。11月19、20日,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剛在信陽調研完淮河採砂整治和生態修復的情況。兩天之後,平橋區專門召開了河砂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參會幹部裡就有黃家新,這條新聞現在還掛在平橋新聞網的首頁。在這樣的態勢之下,非法採砂行為仍未禁絕,事發當晚,據說現場發現了好幾輛車,基層幹部面臨的壓力可見一斑。當場“判刑”的失態,很有可能正是這種壓力的反映。被壓力催得白了頭,被壓力逼得急火攻心,或許只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而已。

這當然不是替犯錯的幹部辯解。但傳導到基層的壓力,的確能看出地方的某種變化。信陽境內的淮河河砂因為品質好,被稱作“黃金砂”,加上近些年價格不斷上漲,利潤可觀,當地長期被濫採困擾。早在去年,就有門戶新聞網站曝光了非法採砂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當地雖然採取了一些措施,但一直沒能有效遏制非法開採、管控超量開採。從今年下半年開始,事情起了變化。

今年6月至7月,中央第一環境保護督察組對河南開展“回頭看”,犀利批評了當地對待這個問題的懈怠:“2017年6月以來,信陽市委常委會一直未研究生態環保工作,直到中央領導同志對非法採砂問題作出重要批示後,才於2018年5月27日研究過1次。” 那次“研究”當天,市政府發佈通告,全面禁止河道採砂。不久後的6月5日,新華社發佈調查報道,揭露信陽淮河河道非法採砂屢禁不止。幾天後,傳出消息,信陽市第五屆人大代表、羅山縣淮河砂業有限公司老闆李正玉被有關部門採取強制措施。再後來,8月31日,《信陽日報》頭版位置刊發了一篇報道,披露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及其公司長期非法採砂的案件。我知道這條時間線非常枯燥,不過既然讀都讀到這兒了,就稍加揣摩一下吧,總能看出點什麼。

那篇報道很值得一提,它的篇幅很短,卻詳細介紹了“李某某”涉嫌的違法犯罪活動,除了非法採砂,還包括設置路障收取運砂費、尋釁滋事、強迫交易等,報道的標題說得直白,“羅山打掉一惡勢力犯罪團伙”。很難想象,這樣長期、有組織的違法活動,背後沒有“保護傘”。盜砂之所以難治,除了暴利驅動,背後曖昧不清的官商關係也不容小覷。

上個月,央視記者在河南魯山調查非法採砂,向當地監督部門舉報並留下聯繫方式,結果給記者回覆電話的,竟然是砂場老闆。是不是細思恐極?也難怪,在眾多治砂相關的會議上,“打保護傘”、“斷利益鏈”是高頻關鍵詞。執法任務艱鉅,阻礙還那麼大,基層幹部能不累麼?你看,環保從來都不單純是環保,治砂的關鍵,還在淨化基層政治生態。根本不除,怕是白了無數基層幹部的頭,到頭來也空悲切。

今年4月,習近平在考察長江經濟帶時,前往湖南省岳陽市君山華龍碼頭,察看非法砂石碼頭取締及整治復綠、溼地修復情況。這其中大有深意。地方能夠跟上中央的節奏,在環保的問題上動真格,無論如何都是好事。只是,那個執法到出離憤怒的副區長提醒人們,後面的路還長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