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旅遊營銷凸顯景區煩惱:“靠天吃飯、坐地收錢”的經營模式走不通了

黄山旅游营销凸显景区烦恼:“靠天吃饭、坐地收钱”的经营模式走不通了

近年來,全國各地不斷湧現出旅遊景區和旅遊類上市公司企業。Wind數據顯示,目前共有24家旅遊景區類上市公司,其中主板上市的有12家,其餘12家為新三板掛牌企業。

在12家主板上市公司中,以自然景區為主的上市公司是主力軍,包括黃山旅遊(600054,SH)、峨眉山A(000888,SZ)、長白山(603099,SH)、張家界(000430,SZ)等;也有以人文景區為主的上市公司,如曲江文旅(600706,SH)等。而由於景區的自然資源國有化屬性,前述公司多為國有控股。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景區類上市公司,以經營自然資源觀光為主。而由於傳統觀光遊產品單一、遊客停留時間短等因素,加之國有景區門票新政的出臺,他們曾經“靠天吃飯、坐地收錢”的經營模式已不再行得通。

在此背景下,自然景區又該如何轉型?廣證恆生在此前發佈的研報中指出,自然景區外延擴張、轉型休閒度假是轉型趨勢。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峰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觀光遊向休閒遊轉型是大的方向。

門票“降價令”引業績下滑

門票收入是自然景區的重要收入來源,但國家發改委等八部委在2008年4月9日共同出臺的《關於整頓和規範遊覽參觀點門票價格的通知》中明確規定,對依託國家資源的世界遺產、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文物保護單位和景區內宗教活動場所等遊覽參觀點,不得以門票經營權、景點開發權打包上市。這意味著,2008年後上市的景區企業,凡非私有景區的,門票均已不包含在上市公司收入範圍內。

而因黃山旅遊、峨眉山A、桂林旅遊等景區類公司上市較早,故在他們的營收構成中,門票為主要利潤來源之一。以上述三家上市公司為例,今年上半年,黃山旅遊、峨眉山A、桂林旅遊分別實現景區門票收入1.06億元、2.34億元、1.27億元,佔各自當期營收比重分別為15.54%、44.57%、49.41%。

需要注意的是,門票收入的多少,很大程度上與遊客數量“息息相關”。今年上半年,在上述三家自然景區中,除了峨眉山的遊山人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07%外,黃山旅遊、桂林旅遊接待遊客的人數均較上年同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廣證恆生在今年發佈的研報中就直指,自然景區的遊客量已經達到天花板。廣證恆生稱,自然景區因其自然屬性,每日接待遊客數量又有限制,特別在旺季時期,部分遊客當天可能無法參觀景區;另外,接待遊客數量又受天氣影響較大,惡劣天氣會使參觀遊客數量驟減。

此外,門票的收入還受到政策的影響。記者瞭解到,今年6月份國家發改委發佈了《關於完善國有景區門票價格形成機制 降低重點國有景區價格的指導意見》。中國社科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彥峰向記者表示,這意味著景區要進一步迴歸全民遊樂基礎服務設施的屬性,其經濟屬性要進一步讓位於一些教育、文化屬性等,景區要更多承載國民教育、休閒等全民福利的需求,這會導致景區短期收益下降,但不影響長期的價值。

記者瞭解到,自今年9月以來,桂林旅遊、黃山旅遊、雲南旅遊、峨眉山A、麗江旅遊等上市公司先後宣佈旗下景區門票下調,前述門票降價政策對於依賴門票收入的上市公司短期影響較大。

比如峨眉山A在今年9月5日公告稱,峨眉山風景區旺季門票價格從185元/人降為160元/人,前述價格調整後,峨眉山風景區門票平均價格降幅約13.5%。參照2017年度遊客人數計算,預計2018年公司門票收入減少約1000萬元,2019年公司門票收入減少約5000萬元。

成長的煩惱

除門票價格下降所帶來的業績壓力外,“靠天吃飯、坐地收錢”的傳統觀光遊經營模式,還面臨著“消費升級”趨勢帶來的成長瓶頸。

廣證恆生在研報中稱,自然景區受限於自身物理承載量限制,旺季特別是節假日的客流量無力負荷、已達到天花板。傳統觀光遊產品單一、遊客停留時間短、二次消費低,受天氣等外部因素影響較大,天氣惡劣會直接導致營業收入下滑,內生增長動力不足。

那麼以觀光遊為主的景區類上市公司將如何面對門票降價的壓力以及發展瓶頸的考驗?

記者梳理多家景區類上市公司財報發現,轉型升級成為各大景區的主流發展趨勢,即一方面加大對原有產品(非門票業務)的投資,進行改進或創新;另一方面則是挖掘“內容”,比如增加新的項目、打造旅遊新產品等,推動景區旅遊由觀光型向休閒度假型轉型升級。

比如峨眉山A在景區門票“降價令”發佈後就表示,公司一方面將通過索道、酒店等產生的綜合收益彌補門票降價帶來的損失;另一方面,將加快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吸引力和較強盈利能力的新興項目,推動公司高質量、高效益發展。

記者梳理發現,2015年~2017年,峨眉山A遊山門票業務實現營業利潤分別為1.58億元、1.55億元和1.54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4.41%、35.39%和33.63%。而這三年客運索道業務實現營業利潤分別為2.41億元、2.13億元和2.15億元,其毛利潤也明顯大於門票業務,分別達到75.83%、73.09%和74.01%。

去年7月份,峨眉山A審議通過了《關於重新啟動萬年索道改造項目的議案》,投資金額為9000萬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前述修復工作的工程進度已達到100%。據瞭解,改造升級完成後的萬年索道,每小時單程運量將由原來的1660人提高到2440人。國泰君安的研報認為,此次萬年索道改造完成後,峨眉山景區索道業務已實現全方位升級,接待能力和運營體驗均有大幅提升。

在楊彥峰看來,景區,特別是優質景區,除了門票外還有很多附加服務,包括旅遊景區交通、特許經營、酒店等很多盈利點,這些盈利點都能打包進入公司,這也意味著,優質景區將既有龐大體量,又有較好的收益。

專家:不能盲目轉型

記者瞭解到,除了挖掘原有業務的盈利點外,以觀光遊為主的景區也在積極進行外延式擴張,轉型休閒度假遊。

黃山旅遊是國內自然景區中轉型意識較突出的,黃山旅遊內部人員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黃山旅遊早在2010年年底就開展了“走下山、走出去”的戰略,向休閒旅遊方向轉型。

截至今年上半年,黃山旅遊重點在建項目包括北海賓館環境整治改造項目、花山謎窟項目、太平湖項目等。

其中在今年6月份,黃山旅遊以1.12億元購入太平湖文化56%股權,太平湖文化主要經營旅遊接待服務、景區門票、旅遊項目建設、景點開發等業務。業內人士也指出,黃山旅遊以觀光為主,而太平湖文化以度假為主,黃山旅遊參與受讓太平湖文化,可在同區域內形成“山+水”的業務互補,並引導旅遊市場向“觀光+度假”方向轉型。

此外,上述人員還向記者透露,目前黃山旅遊也正在開發東黃山。前述項目將擴大黃山的景區版圖,吸引遊客多次遊玩。

另外,張家界也在2016年投資設立張家界大庸古城發展有限公司,募集資金打造大庸古城休閒旅遊綜合體;桂林旅遊則早在2015年9月與宋城演藝合作,引進宋城品牌,打造“灕江千古情”,前述項目一期建設已於2018年7月完成,並已於今年7月27日正式投入運營。

對此廣證恆生在研報中稱,自然景區具有不可複製性、地域性、區域壟斷等特徵。以自身優質自然旅遊資源為依託,整合周邊零散資源,併購或興建古鎮、古城、度假村,輔以酒店、娛樂等配套設施,形成各景區間聯動、協同,進而提高遊客駐留時間、客單價及重遊率,是自然景區轉型的主要途徑。

不過楊彥峰也同時提醒,傳統觀光遊景區不可盲目的轉型。

“觀光遊和休閒遊這兩種需求,其實是兩種業態和方向,觀光遊需求比較簡單和粗放,而休閒遊則有待進一步打造運營,對接細分遊客市場的偏好。”楊彥峰表示,盲目轉型會造成資源投資的無效和資源開發的錯位,具有一定的風險,可以選擇運營先導或者和有營銷能力的公司合作,再進一步定位如何開發。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