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保姆手冊》編劇陳一諾:厚積薄發的“90後”青年編劇(1718期)

《我的保姆手册》编剧陈一诺:厚积薄发的“90后”青年编剧(1718期)

由鄭爽搭檔泰國男演員英迪帕·塔尼主演的超級網劇《我的保姆手冊》11月11日起在優酷開播,熱度持續走高,截至目前該劇網絡播放量已突破12億。該劇憑藉新穎的題材、輕鬆下飯的劇情和高顏值、高甜度的浪漫愛情吸引了許多年輕人的關注。

各大社交平臺上,“腦洞大”“題材新”“反套路”等關鍵詞高頻出現。而將一切新鮮元素蒐羅搭配、構建出這個既天馬行空又與現實生活無縫關聯的溫暖小世界的“主建築師”,正是“90後”編劇陳一諾。回顧這部劇的創作過程,陳一諾坦言,這部作品的誕生可謂集齊了“天時地利人和”。

《我的保姆手册》编剧陈一诺:厚积薄发的“90后”青年编剧(1718期)

編劇 陳一諾

兩個“90後”的不簡單相加

鄭爽陳一諾聯手玩轉人設倒置新模式

《我的保姆手冊》講述了來自未來的AI智能機器人少女Saori(鄭爽飾)化身機靈小保姆,與當紅男演員蘇達浩(英迪帕·塔尼飾)共闖娛樂圈風雲,在聯手對抗陰謀與爭鬥的過程中愛戀成長的故事。就從這部劇最基礎的架構設定上看,它註定是一部屬於當下網絡時代和年輕人的劇目。早在該劇拍攝之初,鄭爽首度參與編劇的消息就不脛而走,在陳一諾看來,這正是《我的保姆手冊》的“天時”。

《我的保姆手册》编剧陈一诺:厚积薄发的“90后”青年编剧(1718期)

“我們受制片方委託,先是創作了一個大明星和小保姆的故事,突出小保姆大能量的反套路創新人設,鄭爽對這個項目很感興趣,見面聊得非常投緣。她是一個思維很天馬行空的人,那時候剛好她接了一檔機器人格鬥的綜藝,於是提出可以把人工智能這個概念用起來。”從“大明星VS小保姆”到“大明星VS機器人小保姆”,鄭爽提出的未來元素和陳一諾本就想寫的男女主人公倒置人設不謀而合。

在《我的保姆手冊》裡,男主角蘇達浩是個擁有不俗人氣的當紅演員,始終堅持實力與名氣應當對等,但是身處紛繁複雜的娛樂圈,總會被身邊一些不合理的現象和規則所擾。就在單純執著的蘇達浩陷入迷惘的時候,小保姆Saori的出現成為了一股強大助力。“Saori是帶著學習人類情感的目的來的,她不受既定的傳統規則的束縛,所以當她看到蘇達浩這麼善良的人在行業裡受到排擠和打壓的時候會很心疼。她會直截了當的覺得‘這樣肯定是不行的,那不如我來出馬幫他解決吧’。”

《我的保姆手册》编剧陈一诺:厚积薄发的“90后”青年编剧(1718期)

正因為是來自未來的AI智能機器人,Saori的一切行動既順理成章又趣味多多。“Saori不是傳統意義上唯唯諾諾的小保姆,她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受僱傭的人,她的人格非常獨立,又很有想法,發現問題就單刀直入解決問題,不會過多糾結人際社會的規則,這和現在年輕人的處事方式非常相似。” 身為“90後”,陳一諾非常瞭解年輕人的價值觀和處事方式,她自己也很享受創新和奮鬥的過程,並將這些概念深深植入到劇本創作中。無論是劇中Saori和蘇達浩在工作上的奮鬥,還是兩個人感情的發展,都是對當下年輕人生活狀態和處事方式的直觀展現。陳一諾說:“這就是年輕人的力量。”

折射現實職場

堅持向年輕人輸出正向價值

“腦洞大” “很真實” “用輕喜劇的方式還原娛樂圈幕後故事”……這是《我的保姆手冊》開播後豆瓣、微博等社交平臺上觀眾對這部劇的真實評價。作為一部以娛樂圈為背景展開故事的超級網劇,《我的保姆手冊》開篇10集的劇情可謂相當“有料”:

男主角蘇達浩進組拍戲,先是被競爭對手篡改通告、修改劇本,又遭同戲女演員強迫“炒CP”,而為了挽回在緋聞中損失的公眾形象,經紀人更強行安排他錄製真人秀。在這場“敵暗我明”的娛樂圈爭鬥中,就連小保姆Saori也難以獨善其身,被大牌女演員要求邊下跪邊自扇耳光。

鄭爽和陳一諾各自都為這些“戲中戲”提供了不少參考素材,一個是入行近十年的演員,一個是深入電視劇創作一線的青年編劇,思維的碰撞和融合,理所當然讓作品佔盡了“地利”。不過在陳一諾看來,娛樂圈看起來很光鮮、很神秘,其實也就是一個職場而已。

《我的保姆手册》编剧陈一诺:厚积薄发的“90后”青年编剧(1718期)

能把這些戲寫得精彩漂亮,首先源於她對於自己所處行業的觀察和提煉:“娛樂圈和其他行業沒什麼不同,每一個行業內部都有亂象,但更多的是勤奮熱愛、堅守原則的人。我們設定的男女主角就是亂象之中堅持職業操守的那種人,能給身邊人和屏幕前的觀眾一些正能量。”

許多追劇觀眾看到小人的陰謀沒能得逞時油然而生的“爽”感,恰恰來源於爭鬥背後,編劇通過人物之間的對照不斷輸出的正向價值。“他們覺得‘爽’,是因為很多臺詞和行動戳中了年輕人的心聲,代表的是新時代、新人類的正向價值觀。同時也投射了我們自己對這個行業的期待,因為熱愛這個行業,所以想讓它變得更好。”

堅持創作者的火熱匠心

編劇新力量厚積而薄發

作為上海戲劇學院科班出身的編劇,又是成長在網絡時代的年輕人,懂年輕觀眾的口味,寫出具備網感的、新鮮靈動的故事,陳一諾覺得這並不困難。她的團隊成員陳仕傑、劉旖旎、尹格蘭等編劇,也都是90後的新鮮血液。但作為一個年輕編劇,如何做好編劇團隊的領頭人,如何把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對故事的創新帶到劇組這樣一個每天都在高速運轉的大型機器上,如何和每一個部門充分溝通,如何配合生產流水線的高速運作,這些都是陳一諾在整個《我的保姆手冊》項目中的最大收穫,也是所謂的“人和”。

採訪中,陳一諾多次提到匠心意識,她把做編劇比作當木匠,審美、技術、心態,缺一不可。“我的母校上海戲劇學院幫助我完成了審美感受的塑造,只要你知道什麼是好的、高級的,無論什麼題材,你都能找到它最珍貴、最核心的東西。

《我的保姆手册》编剧陈一诺:厚积薄发的“90后”青年编剧(1718期)

編劇 陳一諾

對創作始終追求嚴謹、紮實的陳一諾,先是創作了《一句頂一萬句》等多部話劇攬獲國內外多個戲劇節最佳獎項,又投入電視劇的創作,從《美味奇緣》《你好喬安》到這次的《我的保姆手冊》,連續幾部作品登陸主流衛視和一線視頻網站後,陳一諾自己也有些恍然,不知不覺寫作生涯已經八年有餘了。“就像木匠需要靠不斷製作木器來保持手感、提升水平,編劇也一樣,構思和創作都不能停,時間就是最好的打磨機。”

和陳一諾合作過的人喜歡用“功底紮實”“網感好”“創意強”“手速快”這樣的詞彙來形容這個編劇新秀,但從交談的過程中,筆者更能聽出一個還不滿28歲的年輕人,對自己所從事的職業簡單又純粹的熱愛。“一部製作精良的大型劇集,投資都是以億來計算的,這麼大的一個盤子交給我來當編劇,我第一反應就是要調動我所有的專業技能和全身心的熱情來把它完成好。特別感謝這部戲幾位製片老師對我的信任和幫助,正因為受到信任,所以更有使命感和責任感,一定要不負所托。”

做自己熱愛的事,享受創作的快樂和價值——抱持著這樣心態的陳一諾在《我的保姆手冊》裡厚積而薄發,釋放出青年編劇令人欣喜的執行力、領導力和創新力。關於未來,陳一諾說:“始終保持年輕的視角和心態,但要像一個老木匠一樣,沉下心、埋下頭,紮實做好編劇的技術活。

主編 | 劉江平

E N D

往日精彩內容

影視宣傳、轉載聯繫 ◇ bianjubang002

編劇經紀、劇本經紀業務聯繫 ◇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駐以下平臺

今日頭條 | 搜狐自媒體 | 一點資訊

界面 | 企鵝媒體 | 微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