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1983年,是中國電影的又一個豐收年,這一年,斯琴高娃和潘虹首次封后,兩人後來都成了中國電影界的超級明星.這一年,和等優秀影片紛紛出籠,顯示了中國電影新的飛躍和輝煌.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1月號封面:《秋瑾》中的秋瑾(李秀明飾)

李秀明,在82年獲得影后的稱號後,攜餘威,又在大導演謝晉新的大片中擔任一號.但,因為準備工作不充分和本人與角色的氣質距離太遠,這是一次失敗的合作.此後不久,李秀明就告別銀幕.

影片介紹:

導演:謝晉,編劇:黃宗江、謝晉,主演:李秀明、李志輿、陳希光、王馥荔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1月號封底:上影演員郭凱敏

上影演員郭凱敏,在八十年代,可以說是最紅的偶像明星之一.他健康詼諧的演出,給人們帶來美好的回憶.也許,滄桑也是明星難以拒絕的惡魔,前幾天,看到他在一部新的電視劇中的演出,感覺的是,偶像老了,也俗了!但不管怎樣,他在和等優秀影片中的傑出表演,已經永久地留在了中國電影史上.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2月號封面:《城南舊事》中的小英子(沈潔飾)和瘋女人(張閩飾) 

我非常喜歡的電影裡有很多是散文詩一樣的作品,就是其中比較主要的一部.前幾天,從中央臺上又看到了這部電影,那清雅的格調和淡淡的憂傷,再一次征服了我.每次聽到"長亭外,古道邊"那憂鬱的旋律的時候,電影上的一幕幕便似乎又回到眼前.

是根據臺灣女作家林海音的自傳體小說改編的,也是第一部被內地電影工作者搬上銀幕的臺灣作品,曾獲馬來西亞電影節大獎. 這部電影成就了很多演員,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等都是因為這部影片出名或更加名聲大燥.記得影評人對鄭振瑤的評價是:"一個有文化的演員,演出了一個沒有文化的角色."

這張照片上的演員是沈潔和張閩,前者是一鳴驚人的童星,後者是在演出等優秀影片後,又一次精彩的演出.

沈潔:1972年6月生於上海人.小時候參加了上海電視臺小熒星藝術團,參演了多部影片,但最有名的還是《城南舊事》,當時她還只是上海大連路一小的學生.後來,她還參加了一些如等優秀應時劇的演出,但都沒有超過當時的影響.

張閩:原藉天津,1956年4月16日生於上海.父親史原和母親羅靜宜都是四、五十年代有名的演員.1973年上海東方中學畢業後在上海盧灣區百貨公司工作,在淮海路一個小店裡站櫃檯.由於父母都是演員,從小就去電影廠玩,在著名配音演員邱嶽峰的幫助下學習朗誦藝術,後來主演了話劇《屋外有熱流》受到注意,被推薦參加拍攝上影廠攝製的影片《巴山夜雨》飾演一個農村姑娘獲得好評,1982年進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成為演員,先後在《愛情啊,你姓什麼?》、《郵緣》、《城南舊事》、《青春萬歲》、《流亡大學》等影片中扮演角色,並曾參加拍攝電視連續劇《楊乃武與小白菜》等.1990年赴美國學習。她參加演出的電視劇《大樹底下》獲《大眾電視》“金鷹獎”.1990年初赴美讀書,後入奧地利籍.張閩屬於那種沒有漂亮的容貌卻有出色演技那重類型的演員.可惜很早就告別娛樂圈了.

影片介紹:

導演:吳貽弓,編劇:伊明,主演:沈潔、鄭振瑤、張閩、張豐毅、嚴翔等,出品:上海電影製片廠

20年代末,小姑娘英子生活在北平城南一個小衚衕裡,結識了丟失了女兒的瘋女人、一心向供弟弟上學的小偷、兒子死了的宋媽,看到了他們的悲慘命運,後來英子的父親因肺病去世,英子隨母親離開北平去了臺灣。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2月號封底:美國女演員德博拉·拉芬

德博拉·拉芬(Deborah Raffin)生於1953年3月13日,八十年代是好萊塢著名影星,當時國內放過她的代表作以及她和戴安·蓮恩主演的.這是一個在中國沒有太大影響的明星,不知道她怎麼就登上了封底.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3月封面:《青春萬歲》中的楊薔雲(任冶湘飾)

這部電影是根據原文化部部長王蒙的同名小說改編的.講述解放初北京一所女子中學的故事,曾獲1984年蘇聯塔什干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還在北京兒藝當演員的蔡國慶參加了這部電影的拍攝,和女主角有一點朦朧的戀愛關係.

女主角的扮演這是任冶湘,一個"龍頭虎尾"的明星.八十年代初,她演的轟動一時.她的另一部比較著名的電影是.

任冶湘是真正的湘妹子,1961年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的一個普通工人家庭.從小喜歡唱歌,中學時代曾經是長沙歌舞團合唱隊的業餘演員.1976年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兒童班,1980年初上銀幕,在中扮演妹妹郝真,不久,在中扮演農村姑娘田翠翠,得到了高度評價.雖然在今天的人看來,任冶湘的身材有些肥胖,按照苗條為美的標準是不太可能成為青春片的女一號的,但她身上所散發出的那股純樸、自然的氣息是當時女演員中非常少見的.畢業後,她進入中國兒童藝術劇院,成為一名兒童劇演員.

影片介紹:

導演:黃蜀芹,編劇:張弦,主演:任冶湘、張閩、梁彥、秦嶺、施天音、張海燕、鄔君梅、郭凱敏、馬曉偉、蔡國慶等,出品:上海電影製片廠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3月封底:峨影演員潘虹

的女主角的扮演者是日後憑藉此片大放異彩的潘虹.當年,她憂鬱的氣質使她一舉得到了悲劇皇后的美譽.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4月號封面:影片《都市裡的村莊》中的丁小亞(殷亭如飾)和杜海(韋國春飾)

韋國春:別名韋國清,1956年4月1日生,上海人.1982年他在影片中飾演造船廠青年工人杜海的形象,獲得了極大的成功.1985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把三十年代轟動一時的名片重新搬上銀幕,由韋國春飾演陰險毒辣的惡少湯俊一角,影片完成後觀眾驚奇地發現原來韋國春駕馭反面人物的本領也是非常出色的.之後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幹部專修班進行為期兩年的專業學習,於電影學院表演系“明星班”畢業後,韋國春又相繼在、、、、中扮演重要角色. 1997年,韋國春主演了影片,他在該片中飾演一個為民伸張正義又陷入感情危機的中年律師形象,成功的表演再次顯示了自己非凡的表演才華.最新作品是電視劇,他扮演的是女主角黃奕的養父,當年的冷酷一掃而光,和藹可親的農村大爺的形象讓他演得成功可信.

殷亭如:美麗讓人難以忘懷,雖然她拍的電影並不多。亭亭玉立,吐氣若蘭,精緻嫵媚,柔麗清雅,獨特的氣質散發出迷人的魅力,是八十年代最漂亮的演員之一.1955年,她出生於上海市一個高級工程師家庭. 殷亭如自小對理科有興趣,文化大革命時被下放到杭州灣一個農場勞動,參加了農場的業餘宣傳隊。1977年考入上海第四師範學校音樂班,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當音樂教師。1980年考取上海音樂學院進修班。後又在上海樂團擔任報幕。1981年初次登上銀幕,在滕文驥執導的故事片《甦醒》中扮演田松,這是她在銀幕上第一次本色表演。1982 年參加了影片《都市裡的村莊》的攝製,飾演堅毅剛強,熱愛本職工作的造船廠電焊工丁小亞,她的表演質樸自然,對人物刻畫很成功,獲得了觀眾較高的評價。 1984年在農村題材片《鄉思》中飾演勇於向上的鄉村女教師周涼姑,這是她接觸的第一部農村題材的戲,為此她曾到江西一個村子裡體驗生活,表演上取得了較大成功。在影片《鍋碗瓢盆交響曲》中,她扮演劉俊英,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1985年,她赴美自費留學,最初考進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播學系電影專業,繼而又考入俄亥俄大學讀碩士研究生。1987年,她主演了一部輕鬆明快的歌舞片《大明星》,演技有很大提高,現在定居美國。

影片介紹:

導演:滕文驥,編劇:秦培春,主演:殷亭如、韋國春、趙有亮、李萍、黃梅瑩等,出品:西安電影製片廠

丁小亞是上海江濱造船廠女電焊工、勞動模範,但受到班組同事的排擠,一同受冷落的還有當過工讀生的青工杜海,他們在工作中互相幫助,用實際行動得到了大家的理解和尊重,兩個年輕人也終於共浴愛河。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4月封底:青年演員肖雄

肖雄,原藉廣東潮陽,1958年9月11日生於上海。高中畢業後曾在上海工業微生物研究所當車工,1977年初參加上海青年業餘話劇團,1978年考入空政話劇團。1979年,肖雄和達式常一起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他們在相愛》獲得成功,又接連拍攝了《山重水複》、《苦果》等影片。1982年她在著名導演丁蔭楠執導的影片《逆光》中飾演重要角色造船廠女工徐姍姍,肖雄細緻揣摩人物的內心世界,成功地把握了她外表醜陋但內心善良既自卑又不失自尊的雙重性格,受到專家和觀眾的好評。在影片《電梯上》中,肖雄賦予了女主人公秦爽以生活強者的性格特徵,演來輕鬆流暢,真實自然;1983年肖雄因主演電視劇《蹉跎歲月》獲得第一屆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主角。1985年,肖雄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幹部專修班進行為期兩年的專業學習,和同學們一起出演了《鴛鴦樓》,之後又陸續演出了《弧光》、《最後的貴族》、《天堂回信》等影片;近年她參演了多部電視劇,如《結婚十年》、《我心飛翔》、《圍屋裡的女人》等。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5月號封面:《夕照街》中的石頭(遲志強飾)和小娜(黎蘋飾)

遲志強在八十年代可是個著名的人物.從著名演員到階下囚、歌星、商人,再回到演員,遲志強走過了一條很刊刻的人生之路,也由此成了八十年代知名度極高的一個人物.記得他最為人知的電影是《小字輩》.後來,他更為人知的是,因為"流氓罪"入獄.上面這張劇照是他另外一部比較出名的電影《夕照街》.這部電影會聚了宋曉英和張國民等著名演員,是83年一部頗有影響的影片.

1958年,遲志強出生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一個市民家庭。初中畢業時,長春電影製片廠招收演員,能歌善舞的他經老師推薦報名後,通過層層篩選,成為了長春電影製片廠培訓班的學員。1974年,16歲的遲志強參加拍攝了第一部電影《創業》,反響極好,接著因主演《小字輩》、《夕照街》等影片迅速走紅。1983年10月,遲志強因流氓罪被判監禁4年,舉國譁然。1985年10月,因改造表現突出,遲志強被減刑兩年提前釋放出獄,重新回到長影廠。1988年8月至1990年,遲志強在拍片之餘陸續錄製了兩盤個人錄音帶專輯《悔恨的淚》、《擁抱明天》,發行量達1000萬盤之多。1988年遲志強和杭州姑娘池代英結婚,之後一度退出演藝圈在哈爾濱和秦皇島開酒店經商。2003年之後遲志強參加了一些電視劇的拍攝,最近在央視播出的有《尊嚴》、《都市外鄉人》等。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5月封底:世界著名演員英格麗·褒曼

英格麗·褒曼是中國觀眾比較熟悉的一個外國女演員.三次獲得奧斯卡獎的殊榮,使她進入了電影史上的大明星的行列.她迷人的微笑和高貴的氣質,一直被影迷所推崇.作為才貌雙全的演員,她輝煌地走完自己精彩的人生.

英格麗·褒曼(Ingrid Bergman)1915年8月29日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父親加斯特斯是名攝影師,3歲時母親因突發的胃病去世。12歲的時候,父親又告別了人世,年幼的她只有在親戚的撫養下長大。高中畢業後,英格麗考入瑞典皇家戲劇學院,為她的表演藝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1934年,褒曼在《門克橋的伯爵》(The Count of the Old Monk's Bridge)一片中得到了第一個角色,接著又拍了四部電影,評論界給予她高度讚揚,“無人不被她的美麗和才華所折服”。1939年褒曼到好萊塢發展。1942年,華納兄弟公司請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和安·謝里丹(Ann Sheridan)在一部反映二戰的影片中擔任男女主角,影片的導演是邁克爾·柯第斯(Michael Curtiz)。由於劇本的問題,里根和謝里丹退出了劇組,替代他們的是褒曼和亨弗萊·鮑嘉(Humphrey Bogart),這部片子就是著名的《卡薩布蘭卡》(《北非諜影》,Casablanca)。1944年,褒曼以《郎心似鐵》(《煤氣燈下》,Gaslight)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57年,以《真假公主》(《安娜絲塔西婭》,Anastasia)再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1975年,已經60歲的褒曼憑藉在《東方快車謀殺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中的精彩表演獲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第三次捧得小金人。晚年的褒曼深受癌症病痛的折磨,但她依然不懈地工作著,直到她生命的最後一刻。1982年8月29日在她67歲生日的這一天,一生都在不斷追求的褒曼在倫敦離開了熱愛她的觀眾。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6月封面:潘虹與斯琴高娃: 第三屆金雞獎和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

潘虹與斯琴高娃兩人分別以《人到中年》和《駱駝祥子》中的出色表演同時當選為第三屆金雞獎的最佳女演員獎,斯琴高娃同時還獲得了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的稱號.此前,兩人雖然都在觀眾中有一定影響,但封后還是給她們的演藝生涯帶來了新的起點.

這一年,潘虹以微弱的差距沒有獲得百花獎,直到十多年後,才在第十七屆百花獎首獲最佳女演員獎.一步之遙,潘虹又走了十一年!

潘虹與斯琴高娃的獲獎,是1983年影壇的佳話.在之後的二十多年裡,她倆一直是中國影壇的棟樑.近年來,她們又相繼走進熒屏,繼續著她們瑰麗的表演生涯.

想更多瞭解潘虹,請看潘虹;影壇常青樹;

想更多瞭解斯琴高娃,請看斯琴高娃: 中國影壇的常青樹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6月封底:小演員方超與王佳瑩

方超與王佳瑩是閃耀在八十年代影壇上空的兩個童星.他倆和茅為惠以及馬曉晴等共同構成了那個年代童星的集體回憶.

方超是北京人,出生於1976年6月22日.2歲零9個月的時候,就參加了《啊!搖籃》的拍攝,5歲拍了《牧馬人》,6歲拍了《大橋下面》,8歲拍了《駝峰上的愛》,12歲拍了《我只流三次淚》,13歲拍了《熊貓的故事》,14歲拍了《清涼寺的鐘聲》……15歲之前,方超出演了20多部電影和5部電視劇。

小演員王佳瑩因為1982在《泉水叮咚》中的出色表演第三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最佳兒童女演員銀象獎,之後就從銀幕上徹底消失了。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7月封面:影片《快樂的單身漢》中的丁玉潔(龔雪飾)

龔雪是八十年代最有資格當選玉女的演員之一.俏麗的容貌加上溫婉的性格,使龔雪一時成為大眾偶像.演這部電影的時候,她還沒有獲得最佳女演員的稱號,直到1984年,她才將金雞與百花雙雙抱入懷中.

想更多瞭解龔雪,請看龔雪:冰清玉潔的80年代的"玉女"

影片介紹:

導演:宋崇,編劇:梁星明、楊時文、徐世華,主演:劉信義、馬曉偉、龔雪、戰車、詹萍萍等,出品:上海電影製片廠

中華造船廠鍛壓車間的一群小夥子,是全廠聞名的生產先進班組,班長石奇龍和他的夥伴們,耿直、好勝、講義氣,可惜的是缺少文化和文明禮貌。新來的女教師丁玉潔是劉鐵青梅竹馬的朋友,她通過知識改變了他們的精神面貌,也和劉鐵成為了幸福的一對。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7月封底: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女配角獎獲得者姜黎黎

姜黎黎因在電影《赤橙黃綠青藍紫》中飾演葉芳而得到該項獎。姜黎黎是那種星運不是很順暢的演員.早在七十年代末,她就以《紅牡丹》紅遍中國,可惜當時她遇上了更有號召力的張瑜而未能奪得最佳女演員的稱號.

想更多瞭解姜黎黎,請看姜黎黎:紅過的牡丹更從容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8月封面:《血,總是熱的》男主角羅心剛(楊在葆飾)

楊在葆,是八十年代最紅的男演員之一.在八十年代,能登上這個雜誌封面的男演員可謂鳳毛麟角,在他之前,只有王心剛和張雁等六七個男演員有這個機會.據說,只要是男演員作封面,那麼這期雜誌就難賣.

想更多瞭解楊在葆,請看楊在葆:《血,總是熱的》!

影片介紹:

導演:文彥,編劇:宗福先、賀國甫,主演:楊在葆、方海青、劉冬、麥文燕、魯非、謝非、劉信義、殷新等,出品:北京電影製片廠

處於改革大潮中的江南市鳳凰印染廠出現產品積壓,原來的獲獎產品賣不出去,新任廠長羅心剛頂住壓力,大膽改革,請回了原來的設計師和生產能手,終於打開了一個新局面。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8月封底:青年演員趙娜

趙娜是青島人,1976年考入山東話劇團,後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1980年開始,陸續拍攝了《元帥之死》、《花枝俏》、《大渡河》、《天山行》、《何處不風流》等影片,1985年進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幹部專修班,畢業後離開八一廠,回老家經商。

趙娜在八十年代可謂正經紅過一陣兒,當時她與唐國強和倪萍等著名演員,因為都是從青島走出去的明星,著實給山東增了大光.步他們後塵,蓋麗麗和陳好乃至范冰冰等人,繼續書寫著明星搖籃城市的輝煌.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9月封面:《我們的田野》劇照

《我們的田野》是一首在五六十年代非常流行的一首歌曲,歌曲歡快優美.文革後,這首歌再度流行開來.記得我們的音樂老師曾經非常認真地教過這首歌曲,所以當聽說要拍攝這部電影時,非常好奇.在幼小的心裡,還無法想象一首歌怎麼變成一部電影.

後來,有機會看了公映的這部電影后,才明白歌曲在電影中不過是音樂的主旋律,但這首歌在電影中聽的時候,是那麼傷感.

最近,在中央3臺的一個叫《難忘的旋律》的節目中,再次聽到了這首歌,是由金銘和沈暢演唱的.感覺她們唱出了歌曲的歲月感.也許懷念過去的美好,都不可避免地有一絲傷感吧!

照片上的五個演員從左至右依次是張靜、雷漢、呂曉剛、林芳兵、周裡京.其中比較著名的演員是後面兩位.

周裡京,原籍浙江紹興,1954年12月1日生於北京,1973年從北京招入甘肅省話劇團,當時他只有18歲。周裡京拍的第一部話劇是歷史劇《西安事變》,扮演張學良手下的一名軍官。1978年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班,後留校任教。曾主演和飾演重要角色的影片有:《人生》、《夜上海》、《大漠紫禁令》.

1981年,周裡京和著名舞蹈演員,《絲路花雨》中第一任英孃的扮演者傅春英在蘭州結婚,他們生了一個女兒,1994年7月6日在周裡京外出拍戲期間,傅春英在北京家中被入室行竊的歹徒殺害,那個案子當時在北京轟動一時;後來,周裡京和女軍人張巍結婚。

想更多瞭解周裡京,請看周裡京:馳騁30年影壇的硬漢《人生》

林芳兵是八十年代最有氣質的演員之一.她一直很努力地耕耘在電影藝術的舞臺上,但似乎星運一直不佳,最後,這個有遠大理想的女演員沒能大紅大紫.

拍這部電影之前,林芳兵已經拍攝了幾部電影了.她飄逸高雅脫俗的氣質引起了廣大影迷的好評.為了磨練她的演技。1982年,已經算是明星的林芳兵走進了北京電影學院的大門,開始了四年的表演學習生活。剛進校門不久,林芳兵就在北京電影學院青年電影製片廠的大片《我們的田野》中擔任了重要角色,她成功地刻畫了一個愛慕虛榮的女知青——凝玉。

想更多瞭解林芳兵,請看林芳兵:《唐明皇》成全了《一個女演員的夢》

影片介紹:

導演:謝飛,編劇:潘淵亮、謝飛、曉劍,主演:周裡京、張靜、林芳兵、呂曉剛、雷漢,出品:青年電影製片廠

文革中,一批出身不同、性格迥異的年輕人來到了北大荒,對未來充滿了憧憬。幾年後,有人逃離了,有人病退了,有人考上了大學,有人長眠在這塊土地上……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9月封底:電影演員宋春麗

宋春麗,1979年初登銀幕,參演了影片《苦難的心》,1980年調入八一電影製片廠開始電影生涯,先後拍攝了《奸細》、《天山行》、《張鐵匠的羅曼史》、《姐姐》、《家庭瑣事錄》等影片.在百花爭豔的八十年代,宋春麗沒有太大的光芒.當那些漂亮的女明星年老色衰後,宋春麗卻越演越成熟.

想更多瞭解宋春麗,請看宋春麗:歲月讓她如此美麗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10月封面:《雷雨》中的繁漪(顧永菲飾)

《雷雨》是曹禺名著,最近張藝謀的電影《滿城盡帶黃金甲》就脫胎於它。

顧永菲,江蘇南通人,1946年6月10日出生,受父親著名的劇作家顧爾鐔的影響,她從小就喜愛歌舞,初中畢業後,考入江蘇省戲劇學校話劇班。1962年考入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文化大革命”中全家受到衝擊,她被分配到北京一家化工廠當了一名工人。1974年,她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話劇團任演員,終於實現了當演員的願望。1977年,著名導演趙煥章發現了她,並邀請她在故事片《風浪》中扮演一個角色,從此,顧永菲開始在銀幕上頻頻出現。隨後,在《崢嶸歲月》、《瞬間》等影片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1981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影片《但願人長久》,顧永菲在影片中扮演女主角喬夢。1984年,顧永菲有幸參加由孫道臨執導的電影《雷雨》,在影片她飾演女主角繁漪,長期生活感受的積累,使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影片中去,準確地把握住了人物的心理特徵,深沉內在的表演,將繁漪這個美麗熾烈而又強悍的複雜人物塑造得十分成功,1985年調入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劇團,並在影片《鶯燕桃李》中飾演柳鶯。1986年,顧永菲息影並移居美國,1999年,顧永菲返回國內,在歷史巨片《荊軻刺秦王》中扮演那位外表華貴、內心悽苦的秦王之母。2003年顧永菲參與了電視劇《花非花》的拍攝,2005年在明星版話劇《雷雨》中出演了魯媽的角色。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10月封底:日本電影演員松坂慶子

松坂慶子(Keiko Matsuzaka)1952年7月20日出生於日本東京,曾是出名的大美人,學生時代就開始參加合唱團和電視劇的演出,1969年在《一個女子高中校醫的記錄》中初次登上銀幕,她於1982年拍攝的《蒲田進行曲》曾在中國放映過,也曾參演中日合拍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1990年她主演的《死亡的沉痛》獲法國戛納電影節大獎。最近還和章小蕙、河莉秀一起出演了香港電影《桃色》。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11月封面:《鍋碗瓢盆交響曲》女主角劉俊英(殷亭如飾)

殷亭如,1955年出生於上海市一個高級工程師家庭。殷亭如自小對理科有興趣,文化大革命時被下放到杭州灣一個農場勞動,參加了農場的業餘宣傳隊。1977年考入上海第四師範學校音樂班,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當音樂教師。1980年考取上海音樂學院進修班。後又在上海樂團擔任報幕。1981年初次登上銀幕,在滕文驥執導的故事片《甦醒》中扮演田松,這是她在銀幕上第一次本色表演。

1982 年參加了影片《都市裡的村莊》的攝製,飾演堅毅剛強,熱愛本職工作的造船廠電焊工丁小亞,她的表演質樸自然,對人物刻畫很成功,獲得了觀眾較高的評價。 1984年在農村題材片《鄉思》中飾演勇於向上的鄉村女教師周涼姑,這是她接觸的第一部農村題材的戲,為此她曾到江西一個村子裡體驗生活,表演上取得了較大成功。在影片《鍋碗瓢盆交響曲》中,她扮演劉俊英,塑造了一個有血有肉的人物。

1985年,她赴美自費留學,最初考進紐約州立大學大眾傳播學系電影專業,繼而又考入俄亥俄大學讀碩士研究生。1987年,她主演了一部輕鬆明快的歌舞片《大明星》,演技有很大提高,現在定居美國。

影片介紹:

導演:滕文驥,編劇:滕文驥,主演:孫淳、殷亭如、陳燁、孫敏、智一桐、文興宇、常藍天等,出品:西安電影製片廠

北京某飲食公司科員牛宏被任命為連年虧損的春城飯店經理,牛宏在劉俊英的鼓勵下大膽進行管理改革,使飯店扭虧為盈,煥發出新的生機。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11月封底:青年演員叢珊

叢珊當年以謝晉的《牧馬人》走紅。當年的"謝女郎"有點象現在的"謀女郎",經常一片而紅。叢珊也在走紅之時加入了出國潮,她去法國留學。叢珊從九十年代開始,就參加了一些港臺電視劇的拍攝。1996年她回國定居後,一直都有在各種場面現身或者拍片。步入中年的她,顯露出和年輕時代不同的風韻。

想更多瞭解叢珊,請看叢珊:一代人美好的回憶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12月封面:《大橋下面》中的女主角秦楠(龔雪飾)

這個片子是龔雪的代表作,值得一提的是這部片子也是張鐵林在八十年代最成功的一部電影。

想更多瞭解龔雪,請看龔雪:冰清玉潔的80年代的"玉女"

想更多瞭解張鐵林,請看張鐵林:明星不會是終極目標

影片介紹:

導演:白沉,編劇:白沉、凌奇偉、朱滇、鄭炳輝,主演:龔雪、張鐵林、王頻、殷新、奇夢石、方超等,出品:上海電影製片廠

上海蘇州河畔,在街頭拐角處擺了個自行車修理攤的青年高志華,結識了個體裁縫秦楠,兩人同為插隊返城的知青,很快走到了一起。但高卻意外地發現了秦有一個兩歲的兒子,原來秦的前夫去加拿大後將她母子拋棄。高志華衝破家庭封建思想的阻撓,勇敢地和秦楠走到了一起。

舊書影:《大眾電影》1983年封面封底的記憶

83年12月封底:朝鮮女演員金貞花

金貞花,原名金正花,1945年7月2日出生,出生在平壤市的軍人家庭。在清津市高等運輸學校接受司機培訓。1973年入平壤戲劇電影大學表演系學習,從1978年開始在朝鮮藝術電影製片廠當演員,同年在《無名英雄》中成功扮演順姬角色而得到觀眾認可,之後在《路》(1984年)、《紅色翅膀》(1985年)、《我的幸福》(1988年獲人民獎桂冠作品)、《過去的老歌》、《孝女》、《民族與命運》的續集等很多電影作品中擔任主角,創造出有特色的表演技巧。她於1988年被授予人民演員稱號,並榮獲一級國旗勳章、勞動勳章等諸多勳章和獎章。2005年,她和《賣花姑娘》的女主角洪英姬一起參加了首部中朝合拍片《東方角鬥士》的拍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