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寒風凜冽,才是創業者的黃金時代

恰恰相反,寒風凜冽,才是創業者的黃金時代

最近,被一篇《互聯網創業黃金時代就要結束了》的稿子刷屏了。或許迎合了創業難做的悲觀情緒,一時間洛陽紙貴,據說閱讀量高達50多萬,對於創業這麼小眾的圈子而言,這是了不起的事,準確把握了情緒波動,像《逃離北上廣》抓住了北漂滬漂人群的情緒波動一樣。

不過,情緒波動之後,我們再來聊一聊這個問題:創業有黃金時代嗎?黃金時代真的結束了嗎?

1、泡沫時代結束了,但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

不能把泡沫,稱之為黃金時代,如同不能把淘金熱和最好的時代聯繫到一起一樣。

創業者的黃金時代,應該是創新產品層出不窮,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不是熱錢不斷,投資人撒幣養活一堆“科技巨嬰”的時代。

深圳特區是黃金時代,因為真的遍地都是機會。而且真真切切的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是,此前這一波創業的狂歡,留給社會本質的變化究竟是什麼?O2O的一地雞毛、區塊鏈ICO收割韭菜、無人貨架死無聲息、共享單車無處安放……那些海量融資砸下去的項目,有哪些真的改善了我們當下的生活?這些企業死掉了,這樣的風投死掉了,這樣的時代結束了,是好事兒!

平庸者死去就是告別黃金時代了嗎?10000個平庸堆到一起就是黃金時代了嗎?好的產品永遠不缺用戶,海量產品也改變不了平庸本身。一片狼藉不是時代的過錯,大眾狂歡也不是創業的價值。事實上,如果他們不死,黃金時代永遠不會到來。

偉大的創業者都誕生在所謂“寒冬”之中。

新浪網易搜狐,以及BAT都是2000年互聯網泡沫的倖存者。BAT更是熬過了十多年,方才有大成。最近活躍的巨頭TMD,也是在2012經濟危機背景下誕生的。

只有當最嚴酷的冬天擠掉泡沫,偉大創業者的特質才能體現出來。而當泡沫湧動雞犬升天的時候,那些天上飛的豬可能會把勤勞趕路的人砸死。但那不是創業者的黃金時代。那是創業者的悲劇,因為很多認真在做事的人,被稀釋、被打壓、被“燒錢”大戰砸死。而這些敢想敢幹的創業者往往就是三板斧的匹夫之勇,隨後就自然銷聲匿跡。如果有人能幫助他們把這一切都歸為客觀因素,那是再好不過了。

沒錯,這是冬天。但冬天,才是創業者的黃金時代。

2、現在死掉的產品,都是該死掉的

現在死掉的產品,都是該死掉的。甚至當時就不應該出現的。現在冰冷的投資市場,是因為這些GP揮霍了LP的錢,但沒有給LP帶來足夠的收益。不信,你去問問紅杉資本缺錢嗎?你去問問軟銀缺錢嗎?自己搞砸了怪罪社會?

至於“史上最嚴資管新規”——那是原本大家就已經違規在玩了,迴歸正常的調整,不能成為市場變冷的理由,恰恰相反,這應該是此前市場進入高危狀態的證據。“原本由銀行通過理財資金錯配和結構化配資流入一級市場的錢被瞬間切斷,而銀行系統本是一級市場的主要資金源,佔比可高達80%”正說明這個領域的荒謬絕倫。

至於以下這兩段:今年港股上市的新經濟公司,即使明星如小米、美團也通通跌破發行價。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這逼迫VC和PE重新審視創業公司們價值幾何。

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對36氪說,上市、直面股市投資人讓他意識到,很多未上市公司覺得自己業務很值錢,但資本市場可能根本不買帳,“只不過是你自己的妄念。”

實際上,跌破發行價也不是市場變冷的證據,看一看PE的值就知道了。因為二級市場要麼你高增長要麼你能賺錢。你看到的是都跌破發行價,我看到的是大家造概念上市“割韭菜”,而且都跌破發行價,將會摧毀人們對中國創業公司質量的“成色”,可能會斷了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的道路。

大多數時候,企業死掉了,都應該檢討自己。但是當不該誕生的企業批量死掉的時候,大家居然想著責怪社會?階段性的產品遇到了階段性的困惑,哪個時代都有。遊戲行業越來越貴,這是同質化競爭的必然結果。要是100個糧商去你們村收糧,競爭下來也會越來越貴。獲客成本的提高說明同質化競爭,而這不是黃金時代消失的證明,恰恰說明如果他們還在砸錢式生存,真正的創業者就很難出頭。

等到他們都死掉了,等到市場迴歸冷靜了,等到市場在乎價值發現了,才是真正的時機。

3、不要把“市場糾錯”變成“黃金時代”喪失

草根創業的高速列車從來沒有停止過。但是遇到了錯誤必須要糾正。炒幣、區塊鏈、共享單車、無人貨架、共享充電、P2P,商業基本邏輯都不成立的企業,忽悠著資本出來再忽悠人,這種博傻遊戲早就該停止了。

那些融了大量錢又大把花掉的企業,難道不應該承擔這個後果嗎?難道在錯誤的領域跑錯了,最後還要說這是冬天惹的禍?試問:如果今年還有LP給這些不產出經濟效益的VC拿錢,還有VC給這些沒有基本邏輯的創業企業拿錢,這個世界會更好,還是更糟?

至於一家註冊影視公司,就可以談融資、收購、甚至上市。於是,這個圈子迅速擠進了兩萬家公司——這不是黃金時代,恰恰說明這是混亂的荒蕪的早該破產的時代,因為他們成立的一開始就是奔著騙局的路走下去的。賠得血本無歸都不能讓這些人清醒的話,那麼就應該讓他們再賠一次。

市場的基石,就是因為市場有“看不見的手”,作為糾錯。市場的繁榮絕不是因為熱錢多了,因為創業者多了,就繁榮。市場的繁榮,應該體現在產品上,體現在交易上,體現在利潤上。美國的硅谷為何到現在還富有魅力?因為除了O2O、(異化的)P2P、共享單車、共享充電、無人貨架等創新之外的創新,大都是發軔於硅谷!而我們的這些偉大的發明,現在已經一片狼藉!更不用提區塊鏈在海外作為技術探索還在理性的嘗試,而我們的發幣騙局已經收割了無數波“韭菜”!

這不是黃金時代,這是“冒險家的樂園”,這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的現實體現,這是創新創業應該反思的悲劇!

4、期待寒冬,迎接黃金時代

好在,騙局不過冬。

真正的創業者都是不急功近利的,真正的創業者都不在乎風口。但是,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會被那些造風口的投資人和不考慮未來的創業者,按在地上胡亂的拍。因為,只要忽悠了錢,只要去燒錢,就可以讓市場的秩序混亂不堪——用戶原本想選擇好產品,但是現在,完全被紅包晃瞎了雙眼。幾塊錢的紅包就會讓一群人放棄好產品,最終他們也不得不承擔這些短視造成的市場後果,當然,他們也不太care——他們對世界沒啥要求,有紅包就很滿足。

冬天會把愚蠢的熱錢去掉,大多數創業者會死掉,不排除最優秀的創業者在這個過程中犯了錯誤——這也是寶貴的教訓——活下來的人,才能專注做好產品,而非被其他創業者“砸錢復制”以及“強執行力”所幹擾。

錢從來都不是創業者的前提。而只有VC找到了真正的創業者,他們的LP才會滿心歡喜,這個生態系統才能得以建立。否則忽悠完了下家,再之後也沒有了之後。

但中國的新一波投資人,並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的經濟週期,更不用提“兩個完整的經濟週期”了。他們自以為是,然後胡亂砸錢,期待快速做大有人買單。但是,可見的事實是,80%的小基金都會在最近死掉,而他們本來就應該死掉。

當這些都死掉之後,當這些魚目混珠的項目都死掉之後,創業者的黃金時代才剛剛開始。

在那篇爆款熱文中,“無論如何,將很難再有指數型爆發式的增長了。”據說,“創業和投資的門檻都將比過去高得多。”

前半句是錯誤的。任何時代都會有指數型爆發的高增長,說這句話的人一定是沒抓住過高增長。越到了技術驅動的時代,指數型爆發增長就越迅速,只不過,它不是大多數企業。其實過去也沒有幾個企業做到了這一點。

後半句說的很好,但應該和創頭條(ctoutiao.com)撰稿人所理解的不一樣,我認為,門檻高,不是指錢多,而是指需要真本事,需要真的能做成事,需要真的做出精彩的項目——像硅谷那樣;需要真的投出好企業——像紅杉資本、KPCB那樣。這個門檻是對人而言的,濫竽充數的創業者和投資人都應該被淘汰,這樣,真正的門檻之上的人,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該死的項目都可以死掉,沒做對的項目再努力也不會有結果,至於很多人休假了,那還算是有自知之明。兩大巨頭最近分別提出了“新制造”和“產業互聯網”。高鵠資本管理合夥人金明對36氪預測,這很可能引領下一個10年。但另有投資人認為,這兩項距離落地還頗有一段距離。

當然還需要一段時間,難道收穫之前不需要播種嗎?等到落地再收割,這種投機取巧的心態,只會迎來騙子的迎合。

現在就是創業、就是播種的黃金季節,新制造和產業互聯網已經蓄勢待發,下一波“風起雲湧”的浪潮不是當時的人創造的,而是現在播種人的收穫期。

5、呼喚邏輯

“恆源祥羊羊羊!”

無腦的廣告因為無腦引發的討論,居然因為這種討論的爆火而變成成功的案例。這樣的事情其實無處不在。

但本質上來講,這並不是正確的姿態。這樣無邏輯無價值觀無內涵的廣告,總體上是在消費品牌,而非構建品牌。

同理,媒體應該更多的深入到專業領域裡面,為專業提供更有價值的信息。而且越是熱文,越需要謹慎每一個邏輯,確保能傳遞更多的價值。

當然,這屬於鞭打快牛了。其實我們的友商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和致敬。我看到越來越多的媒體,其實根本就不是媒體,早就“脫媒”了,遠離了媒體所在領域的價值曲線,變成了一種行業性質的娛樂行為。

我同樣也希望,媒體也能在這段時間裡能夠好好洗洗牌,希望有價值的媒體能夠脫穎而出。

6、最後一句話

2018就要過去了,我並不懷念它。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趙博思,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