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瓷器世所稀見!這種文物國外也極少!瓷器鑑定真知堂

唐代瓷器世所稀見!這種文物國外也極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宋瓷元瓷都說了很多了,唐代的東西聊得很少。所謂高古瓷收藏,一般指的都是宋元古瓷文物,而晉唐的文物則收藏研究者更少。究其原因,一是因為宋元瓷器的市場認知度高,二則晉唐瓷器一般精緻者極少,很多人都認為是土罐子,不值錢,也懶得花心思去研究和收藏了。

唐代瓷器世所稀見!這種文物國外也極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晉朝的青瓷文物主要是越窯,南方則主要是安陽相州窯。當時瓷器還比較少。而唐朝,由於唐三彩盛名之下,其他唐代的陶瓷藝術品幾乎萬馬齊喑。唐代陸羽曾經寫過一本《茶經》。裡面推崇南青北白,意思是南方燒青瓷,北方燒白瓷。

唐代瓷器世所稀見!這種文物國外也極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唐代的瓷器文物最有名的莫過於邢窯和越窯。邢窯似雪,越窯似玉。內丘白瓷甌,天下無貴賤通用之。奇怪的是,唐朝數百年,邢窯越窯燒了那麼久,卻很少有完整瓷器留存下來。乾隆皇帝感嘆詩曰:“李唐越器人間無”,就是說的唐代瓷器的稀少。

唐代瓷器世所稀見!這種文物國外也極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其實唐代瓷器文物之所以稀少,是因為唐代人喪葬都用明器陪葬而沒有用實用器陪葬的習慣。唐三彩就是朝廷專門為了陪葬而定製的官樣陶瓷,什麼等級用多少事(件),用什麼高度(規格)的唐三彩在史料中均有明文規定。所以,不埋入地下的唐代瓷器留存到今天一千多年了,怎能完璧?

唐代瓷器世所稀見!這種文物國外也極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唐代瓷器文物其實除了邢窯越窯長沙窯以外,還有一個未被重視的重要窯口,就是河南魯山段店窯。魯山花瓷在唐代即有名。最出名的品種是黑釉花瓷腰鼓。其實還有盤,罐等生活用器。在古董界又被稱為唐均,意思是唐代的均窯。

唐代瓷器世所稀見!這種文物國外也極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唐代南卓的《羯鼓錄》記載,唐玄宗擅音律、喜歡玩擊鼓,這個鼓不是咱們今天的架子鼓,而是腰鼓,又稱羯鼓。唐玄宗和大臣宋璟談論羯鼓時說:“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且用石末花瓷,固是腰鼓。”可見魯山腰鼓盛唐時期已經進入宮廷。

唐代瓷器世所稀見!這種文物國外也極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這種花瓷,按照今天的審美眼光而言,依然極美。在黑色的底釉上,用帶有藍色熒光的白釉隨意揮灑,形成了印象派的裝飾效果。看似隨意,卻又不隨意。黑地瑩潤,白斑泛藍,黑白藍三色形成器無一致,渾然天成的藝術效果。

唐代瓷器世所稀見!這種文物國外也極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唐代的魯山段店窯瓷器文物,按照今天的眼光來看無疑是穿越了。一般來說,極難遇到完整的魯山窯花瓷文物存世,古董行稱之為唐均,是因為它採用的乳濁分相釉含有五氧化二磷,和宋金時期的均瓷有傳承關係。

唐代瓷器世所稀見!這種文物國外也極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相是指瓷釉中具有相同物理、化學性質的一個部分,釉一般有三相,即氣相、晶相和液相。氣相是指釉中的氣泡,晶相是指釉中的晶體之類,而液相則指釉玻璃體。因為釉在高溫下熔融成為液狀的玻璃一樣的物質,所以習慣稱之為液相(或玻璃相)。

唐代瓷器世所稀見!這種文物國外也極少!瓷器鑑定真知堂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唐代魯山花瓷文物,由於存世量稀少,目前館藏品也不多。但新仿的魯山腰鼓已經大量上市。值得收藏家仔細鑑別。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不限於瓷器,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