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微企業貸涅槃重生:壞賬率曾達10%,卻成就6000億美元市場


美國小微企業貸涅槃重生:壞賬率曾達10%,卻成就6000億美元市場


文 | 羅素

其實貸款,無非分為個人和企業兩種。

個人貸款全球都發展得還不錯,但小微企業貸,卻成為了世界性難題。

在美國,小微企業貸經歷了多個發展週期,併成功熬過了金融危機。

在中國,經過這一輪P2P倒閉潮的衝擊,大量的小微企業逾期。此時,我們可以從美國小微企業貸如何渡過金融危機的經歷中,找到很多經驗教訓。

美國小微企業貸發展得越來越好,而中國寸步難行,原因何在,也值得我們深思……

01 危機降臨

全美有2800萬家小微企業,佔美國企業總數的99%,每年為美國製造60%-80%的新增工作崗位,貢獻4.8萬億美元GDP。

這一數字,等於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的GDP。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小微企業在美國,地位非常重要。

在美國,為它們提供貸款的,主要是銀行,此外,還包括信用卡組織和新興線上貸款平臺等。

但小微企業貸作為世界性的金融難題,在哪裡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缺乏抵押物、風控難。

因此,願意觸碰小微企業的公司並不多,而美國運通是做得最成功的公司之一。

運通具體是如何做的?

針對小微企業,運通會發卡給兩類主體,一類是企業本身,一類是企業法人或董事長。卡面上會印著兩個名字:企業法人的名字、公司的名字。

美國小微企業貸涅槃重生:壞賬率曾達10%,卻成就6000億美元市場

“這樣一來,老闆拿出卡來,會覺得很驕傲。”美國運通前高級副總裁王勁說。

在2000年之後,美國的小微企業貸迎來了難得的發展週期。

那時,美國經濟走出長期低谷,開始復甦。到2006年第一季度,美國經濟強勁增長了5.6%。

此時,小微企業貸也開始放量。

2003年到2006年,運通一度採取激進政策,進行了大幅提額。

很多小微企業信用卡用戶的額度,被從1萬美元,提到了2萬美元。

看到商機,Discover也在2006年進入了這一領域,試圖分一杯羹。

但與運通相比,初來乍到的Discover犯了一個錯誤:未明確定義什麼是小微企業。

很多人鑽了這個空子,在網上隨便賣點東西,開個網店,也說自己是小微企業,而Discover並未仔細甄別。

“門檻低,額度高,當時我們授信了一大堆這樣的客戶。” Discover前消費金融CRO張焰輝回憶。

這意味著,一個人以個人名義申請信用卡,本來只能獲得2000美元額度;但他稱自己有小微企業,就能獲得1萬美元的額度。

風控鬆懈,敞口放大,在經濟繁榮時期,所有的金融機構都開始曠野狂奔。

誰也沒有想到,危機已悄然降臨。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機爆發。

而首當其衝的,就是小微企業。

“2008年第四季度,Discover小微企業信用卡的壞賬率開始一直往上走。到2009年9、10月,壞賬率最高達到了23%。”張焰輝的心,一直往下沉。

在2008年10月,張焰輝接手Discover小微企業信用卡部,而王勁,同樣是臨危受命,在3個月後,接手了運通小微企業服務部。

王勁眼睜睜看著壞賬率開始飆升,從個位數,變成兩位數……

“不良達到了正常情況下的三四倍,遠高於個人信用卡。”他表示。

而回款率,則直線下降。

“真是十分恐怖。”王勁回憶,當時,他有種世界就要滅亡之感。

一般來說,信用卡的壞賬率在6%以下,才能盈利。而此時的小微企業貸,無疑會全部虧損。

“Discover的小微企業信用卡部,從2008年開始,每年都虧兩三千萬美元,一直虧到2012年。”張焰輝說。

因為前期風控並不嚴,這部分不良資產極難處置。

在他的力主之下,不良資產被打包拋售。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Discover談小微企業色變。

但運通卻通過種種手段,熬過了經濟危機的考驗。

危機過去後,小微企業信用卡業務,成為運通一個極為重要的利潤來源。

兩個公司的命運,在此刻分叉……

02 非常措施

“風控模型一般是在經濟情況好的時候建立的,經濟危機時,它們就失效了。”王勁說,“就像火燒房子了,我們得在極短的時間裡,先把火滅了。”

此時,運通如何滅火、止血和堵漏?

美國小微企業貸涅槃重生:壞賬率曾達10%,卻成就6000億美元市場

第一,是對公司的KPI進行重大調整:主要考核壞賬率,而非盈利。

“此時,公司其他所有部門的預算,都以壞賬率為基礎來制定。”王勁說。

第二,是把客戶未使用的額度,統一降一半。

比如說,如果一家小微企業的額度使用率是30%,就把它剩下的可用額度(70%),降到35%。

“這樣做的最大好處,是可以把壞人擋在門外。”王勁表示,“因為好人不會把額度用完,而壞人則一定會用到百分之百。”

這樣做之後,到2009年的二、三季度,運通的小微企業信用卡壞賬率,出現了明顯下降。

第三,針對遇到困難的客戶,採取各種精細的激勵機制,鼓勵其還款。

比如,分期。

信用卡一旦逾期,客戶就會被要求全額還款,但很多人很難一次性拿出大量現金。

此時,信用卡欠款會被轉換為分期貸款,客戶可以分18個月償還。

但分期的前提是,如果一個客戶已經逾期3個月,就必須先還上此前的最低還款額。

比如,免息。

對一些客戶,運通會告知:只要在未來6個月內按時還款,就可免息。分期和免息政策還可疊加。

“客戶借了1萬美元,逾期要還1.2萬美元,現在只用還1萬美元,還可以分期,很多人是願意接受這樣的方式的。”王勁說。

比如,降息。

信用卡客戶一旦嚴重逾期,利率就會從18%的循環利率,漲到23.99%。

此時,如果客戶表明了強烈的還款意願,在一段時期內,運通會將利率調低,“在年化4%-8%之間”。

最後,是減免本金。

這是非常之舉,適用於客戶有強烈的還款意願,但突然失業時。它在客戶逾期120天之後才會被採用。

“這個客戶很可能不止欠了運通的錢,也欠了其他公司的錢。在這樣的情況下,就要採取一些激勵機制,讓他先還錢給運通。”王勁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運通的一系列政策框架下,催收方會有一定的自由度。

“我們會對催收機構說,你這個月能減免100萬美元,從宏觀上來控制。”王勁說。

當催收機構不僅僅是簡單、機械的執行者時,就可以針對客戶的具體問題,靈活處理。

此外,針對小微企業主,運通還採取了一種非常特殊的做法:

如果有的客戶欠款1萬美元,無法償還,運通會表示:只需要還8000美元,但這張信用卡會被註銷,此後,客戶會從運通得到一張每月全額還款的籤賬卡,額度為500美元。

在美國,沒有信用卡寸步難行。很多小微企業主願意接受這種方式,這張籤賬卡因此一度很流行。

調整KPI、降未用餘額、精細制定還款激勵政策,就是運通在經濟危機中,針對小微企業信用卡做的工作。

金融是一個週期性極強的行業。無論開展個人信用卡業務,還是開展小微企業信用卡業務,萬變不離其宗的,就是要保持對風險的敬畏,居安思危。

“在經濟好的時候,就要做壓力測試。”王勁表示,“就像修房子,修的時候,就要想好它能抗幾級地震。”

03 經驗總結

經濟危機之後,美國小微企業貸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從2010年到2016年,美國小微企業貸款的餘額基本保持在6000億美元左右。

而中國的小微企業貸,落入了一個尷尬的境地。

美國小微企業貸涅槃重生:壞賬率曾達10%,卻成就6000億美元市場

銀行不愛做,互金很難做,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大家叫得很起勁,結果真正落到小微企業頭上的錢太少。

為什麼美國的小微企業貸能慢慢成熟,而中國的則寸步難行?

首先,美國的小微企業貸款,與中國的有明顯不同。

中國的小微企業貸,很多時候只貸給小微企業的個人,比如董事長或法人。

最終,這就淪為了個人的“消費貸”,根本就不是“企業貸”。

美國則相反,是貸給公司的,但企業法人須承擔連帶責任。

“這樣一來,催收可以有兩個主體,美國小微企業的還款率因此比中國的高。”王勁說。

其次,就是兩個國家信用體系存在差距。

美國是一個信用健全的社會,失信者寸步難行,因此,人們才對信用極端珍視。

在美國,極少出現黑產和老賴。

根據美國監管部門規定,老賴會受到嚴厲懲罰。

“一般180天才註銷賬戶,但如果他再次逾期,我們會在60天或者90天就提前註銷賬戶。”王勁表示。

這是因為,為了防止系統性風險,美國監管層不希望金融機構隱藏不良資產——即便一個客戶因為減免政策,從M3變成了M0,他的風險,仍然很高。

對比美國,王勁發現,中國的小微企業信貸,往往成為公益性的:

政府號召扶持小微企業,銀行運動式放款,出現大量不良,政府兜底。

在歷史上,這樣的事例並不鮮見。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銀行沒有動力去改進小微企業貸款服務,打造可盈利的商業模式。

而最後一點是,美國的信貸機構對於“客戶”的經營,是難以想象的。

比如,富國銀行非常重視小微企業客戶,將95%的小微企業定位為個人(消費者)市場下的一個特殊細分市場,而不是“企業”客戶。

於是,他們的服務不是冰冷的,即便是對企業用戶,也充滿了人性化服務和關懷。

而美國運通,更是將這一點做到了極致。

王勁認為,在經濟危機時,去幫助客戶度過難關,而非置之不理,對企業的品牌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宣傳。

“在困難的時候,你想到客戶,客戶就會在任何時候都想到你。”他表示。

正因如此,在當年的金融危機發生後,運通成為了最早走出危機的美國企業之一。

張焰輝認為,對於中國的小微企業貸來說,依然有一些新式的方式可以嘗試。

比如一家美國金融科技公司,會與小微企業簽訂合同。如果小微企業產生現金流,金融公司可以直接將其截流。

在小微企業信用卡業務上遇挫數年之後,最近,Discover又決定重啟小微企業信用卡業務。

他們仍然看好這個市場,認為它前景廣闊,會是下一個經濟增長點。

而王勁目前在中國成立了一家名為“融慧金科”的公司,與多家銀行合作,搭建小微企業貸款風控平臺。

“實際上,通過商業手段,也可以把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做得很好。”王勁表示,中國正在學著走上這樣的道路。


美國小微企業貸涅槃重生:壞賬率曾達10%,卻成就6000億美元市場


小微企業雖然不如巨頭企業那般顯赫,卻與民生、就業息息相關,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政府需要做的,是修建一條高速公路:建立完整的信用體系。

而金融機構,需要找到商業價值,而非做成慈善。

這樣一來,中國的小微企業,才可能走出夾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