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帖》《祭侄文稿》《蘭亭集序》誰才是天下第一行書?真知堂

《寒食帖》《祭侄文稿》《蘭亭集序》誰才是天下第一行書?真知堂

蕭翼賺蘭亭圖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這幾天蘇軾大火。無他,一幅蘇軾的真跡《木石圖》文物以4.636億港幣在香港佳士得拍賣專場成交,創造了我國古代書畫文物拍賣的新紀錄。畫作上有劉良佐、米芾、俞希魯和郭淐四人的題跋,被公認為蘇軾的真跡。

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又是北宋三蘇之首。蘇軾是四川人,號稱東坡先生,世人又稱他為蘇東坡。東坡先生以文著稱,其實畫作並不算太佳。北宋時期的名畫家,有李成,范寬,郭熙等人,還有不少由於沒有作品傳世,現在知道的人已經很少了。我們現在知道這些,多有賴於北宋徽宗時期編撰的《宣和書畫譜》。蘇軾的畫說實話,筆者個見,還真不值這個價錢。

《寒食帖》《祭侄文稿》《蘭亭集序》誰才是天下第一行書?真知堂

唐摹本王羲之《蘭亭集序》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其實,應該說買了這份畫的藏家可能並不太懂書畫。畫,以唐人畫為最。目前國內公認最早的書,是三希堂乾隆皇帝收藏的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這都是東晉時期的法書。最早的文人畫是隋朝展子虔的《遊春圖》文物(此圖是否真跡學術界有爭論)。唐人的法書或畫作,應該說4.6億港幣是真不貴。但宋人的一幅小品這個價就有點偏高了。如果買的是《寒食帖》,那倒也不貴。因為蘇軾最好的東西不是畫,而是字!

《寒食帖》《祭侄文稿》《蘭亭集序》誰才是天下第一行書?真知堂

古畫蘭亭雅集曲水流觴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蘇軾號稱宋代四大書法家蘇黃米蔡之首。其書法在當時就深得人心,否則以他的官位,是排不到首位的。《寒食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號稱天下第三行書。是蘇軾被貶到黃州時困頓所作的《寒食詩》的原稿。詩中寫到,來到黃州已經三年,“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塗窮,死灰吹不起。”此時蘇軾心如死灰,已經不再抱有迴歸東京,服侍皇帝的奢望。

所謂窮極,人生到此,也算走到了窮途末路。反而在此時,寫出了蘇軾一生中最好的書法作品。這或許都是古聖先賢們在學術和藝術上要達到頂峰必須要經歷的道路吧。

《寒食帖》《祭侄文稿》《蘭亭集序》誰才是天下第一行書?真知堂

唐顏真卿《祭侄文稿》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書法,筆者研究的很少。據前人所說,書法的境界講究散淡二字!所謂行書,其實是我們中國人日常用的最多的書體。篆書太古,楷書太端,草書太亂,唯有行書亦正亦斜,隨意揮灑。可以說有多少人會寫字,就有多少種行書款。好的行書,酣暢淋漓,筆墨揮灑,於自然出見高古,在無意間得真趣。要看著散淡,卻一氣呵成。無刻意而為之痕跡。所以自古以來,以行書著稱的都是書界泰斗。著名的天下三大行書,就是書聖王羲之,唐代顏真卿,北宋蘇軾所寫。

《寒食帖》《祭侄文稿》《蘭亭集序》誰才是天下第一行書?真知堂

《祭侄文稿》局部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這三人在書法歷史上的地位可不一般。王羲之就不說了,中國人都認識他。號稱書聖,名副其實。早在唐朝他的法書就價值連城,著名的《蘭亭集序》太過有名,唐太宗為了得到他,不惜蕭翼賺蘭亭,派人從王氏後人手中騙得此書,後來陪葬於乾陵。目前所傳的大都是摹本。而顏真卿號稱顏筋柳骨,是唐代書法家之首。蘇軾號稱蘇黃米蔡之首。晉,唐,宋三朝三大領軍人物寫的三大法帖,被稱為天下三大行書,你看這行書的地位可算崇高?

《寒食帖》《祭侄文稿》《蘭亭集序》誰才是天下第一行書?真知堂

北宋蘇軾《寒食帖》

瓷器鑑定文物真知堂:

其實,要真心論起來,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才是天下第一,因為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現在早就失傳,都是摹本。再者,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在歡快的飲宴環境下寫成的,而顏魯公的《祭侄文稿》則是在悲痛之中完成的。人類的創造力往往都是在悲傷痛苦的環境下爆發到極致,對於書法而言更是如此。王羲之寫《蘭亭集序》的時候,或許飲酒已酣,但寫此書時,依然還會顧及到章法以及自己的聲名,所以仔細觀察王書,部分筆意仍有刻意痕跡。備受世人矚目的一個字有七種變化,其實反而是王書過於講究之處。所以王書雖美,仍有人為的痕跡,已達我境的最高峰,但《祭侄文稿》則完全無我,這恐怕就是顏魯公《祭侄文稿》當為天下第一的最佳理由了。(筆者一家之言,歡迎探討。法書名畫非筆者所長,隨意言論,不當之處請有教於方家,請勿抄襲剽竊就好。)

人生啊,往往就如這書法!少年時喜歡事事順意,喜歡甜食。到老了方知道有點苦,有點澀,才能顯出甜的滋味。不管怎麼說,蘇東坡泉下有知,對自己偶然一幅畫作能得到後人如此認可,也會釋懷了。但講真,文物收藏者不可不深入研究。這幅《木石圖》文物也就是名人效應吧,以蘇軾在古代書畫界的位置而言,還是應了那句話,真正的好東西,老外都藏在博物館裡,根本不會拿出來賣的,您說是嗎?

《寒食帖》《祭侄文稿》《蘭亭集序》誰才是天下第一行書?真知堂

《木石圖 》北宋蘇軾

分享真知識,傳遞正能量!如果你也喜歡收藏,不限於瓷器,歡迎關注瓷器鑑定真知堂!謝謝你的收藏和轉發!圖片來源於網絡,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工作。

需要更多文物鑑定知識和圖片,可以百度瓷器鑑定真知堂!去筆者博客尋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