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鍾黑葉猴市級自然保護區加強管理有序整改

貴州六盤水野鍾黑葉猴市級自然保護區

加強管理有序整改 履行生態保護責任

野鍾黑葉猴市級自然保護區加強管理有序整改


工人正在保護區內安裝新的標識標牌。

本報訊(記者 周沁蕾)根據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貴州六盤水野鍾黑葉猴市級保護區管理不到位,存在沒有總體規劃、勘邊定界未落實及標識標牌不完善等問顥。對此,市生態文明委高度重視,積極研究方案,推進各項整改落實到位。

貴州六盤水野鍾黑葉猴市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是我市於1987年成立的市級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位於水城縣北盤江南北兩岸,涉及水城縣野鍾鄉、順場鄉和花戛鄉共5個村,規劃總面積26.74平方公里,由六盤水市生態文明委主管。

保護區內生物多樣性豐富,生物295科,720屬,1050種,珍稀瀕危物種豐富,共21科,43屬,53種,其中一級6種,二級的20種,省級12種。據調查,現有黑葉猴種群20群107只。

為解決總體規劃問題,六盤水市生態文明委積極與貴州省林科院協調,由省林科院林業調查設計隊負責編制《貴州六盤水野鍾黑葉猴市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編制單位在查閱了歷年來的調查考察資料,並開展現場調查的基礎上開展規劃工作,於6月10日由編制單位提交了成果,現已批覆實施。

針對勘邊定界和設立標識標牌不完善問題,市生態文明委六盤水野鍾黑葉猴市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丁武福表示,保護區原有界碑46塊,但由於安裝時間久,破舊,字跡不清,現已重新制作安裝61塊標識標牌。目前,保護區界線標識清楚,管理能力得到提高。

“生態紅線劃定之前形成的破壞跡地(採石)共9個點,我們已按照整改要求採取覆土後種植苗木等方式,全部復綠整改完畢,當前復綠效果初顯,成活率較高。” 丁武福告訴記者,此外,自今年9月以來,保護區啟動綜合科學考察工作,計劃一年後根據考察結論,組織申報建設省級自然保護區。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法律法規宣傳和教育,認真履行生態保護責任,做好管理、建設和保護工作。” 丁武福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