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錶演藝術家吳京安出演《天下糧田》恢弘曆史,傳奇大戲

古往今來,糧食問題都是江山社稷安穩的第一考量。溫飽問題,無論何時何地,都是全人類的共同關切。


近日的國家2018未來科學大獎,就頒給了包括袁隆平在內的7位科學家。

在糧食問題上,沒有人會忽略袁隆平的名字。他的雜交水稻已經取得每公頃產量18噸的成就。同時袁隆平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團隊近期對在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的水稻進行測產,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

著名錶演藝術家吳京安出演《天下糧田》恢弘曆史,傳奇大戲

△”海水稻“

“海水稻”試種成功,意味著中國15億畝鹽鹼地,都可以嘗試種植糧食。

作為一名科學家,八十八歲的袁隆平,沒有財富,依然穿著廉價的衣物,出門坐經濟艙,國家獎勵的房子,被他改建成了整個科研團隊的工作室。

著名錶演藝術家吳京安出演《天下糧田》恢弘曆史,傳奇大戲

△袁隆平在田間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們兩袖清風,真切地關切民眾最簡單卻也最重要的”一日三餐“。這樣的人,從古到今,始終在歷史的長河裡熠熠生輝。

借古喻今,再述歷史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劇的創作原則,核心正是如此,古為今用,以歷史為現實說話,歷史劇就是為今天的觀眾講述故事,正是所有歷史劇創作者的創作要義。

《天下糧田》遵循這個原則,借古人塊壘,澆今人心緒。就中國目前現狀而言,反腐倡廉和糧食安全問題,是刻不容緩的重大問題。貪腐日趨嚴重,和可耕地面積日漸萎縮,減少同時存在。

正是針對這兩個問題,《天下糧田》編導適時地推出了這部大型歷史劇,就反腐倡廉和糧食安全,編織故事,塑造人物,刻畫性格。

這兩個核心主題貫穿全劇,十分崇高。《天下糧田》以此顯示出了其題材、內容和社會輻射面的厚重與廣闊。

著名錶演藝術家吳京安出演《天下糧田》恢弘曆史,傳奇大戲

△《天下糧田》劇照

命寄沃野,血灑田疇

大清乾隆十年,皇上採納了戶部尚書劉統勳的建議,秘派禁衛軍奔赴十八省捕捉田鳥,試圖通過檢驗田鳥腹中食物解開天下糧田之謎。一場“金殿驗鳥”引出匿災不報、貪績斂財的驚天巨案,暴露了大清國糧田萎縮、糧倉空匱的危機。劉統勳等一批幹臣臨危受命,在執行開荒增田大策的同時,劍指百年皇莊之弊。

然而,以訥親為首的貪腐勢力,政商勾結、朝野夾攻,借墾荒之名升科徵稅,殘酷盤剝鄉民,挑戰新修的“禁丈”律例,使乾隆的保田增糧大業功虧一簣。因妄議皇莊廢弛被貶為庶民的劉統勳再次置生死於度外,面對各方邪惡勢力的瘋狂絞殺和學生杜霄的可恥背叛,展開了一場接一場無比慘烈的生死較量。

著名錶演藝術家吳京安出演《天下糧田》恢弘曆史,傳奇大戲

△《天下糧田》劇照

命寄沃野,血灑田疇,堅持以法護田、以律治田,最後在與盤踞朝廷中樞的“鐵帽子王”訥親的大搏殺中,經歷九死一生,終於勝出,保住了大清國的耕地紅線,糧食安全被確立為國家第一要務,確保了乾隆盛世的宏偉開局。

“要想天下安,齊心護糧田。”劇作結尾這一臺詞,對劇作主題作了最好的闡釋。它是百姓的願望,也是朝廷和清流乾臣們的心結,更是當世主政者的關注和熱望。所謂糧田,不僅僅是關乎吃,更關乎政治的清明,廉潔。

11月1日,首屆“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精品劇目展演”於北京通州文化館正式啟幕,屆時,天津人藝的話劇《天下糧田》將作為天津地區的唯一參演團隊參與到首屆大運河文化帶精品劇目展演活動中。以天津的城市視角寫運河人,演運河事,以不同的藝術風格感染觀眾,洗滌靈魂。

天津人藝《天下糧田》登陸首屆大運河文化帶精品劇目展演

演出信息

著名錶演藝術家吳京安出演《天下糧田》恢弘曆史,傳奇大戲

《天下糧田》

演出日期

2018年12月7日-8日 19:30

演出地點

北京·保利劇院


劇場夜幕中的一束光

更多精彩視頻及文章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