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我勸你別來馬鞍山了……

對不起,我勸你別來馬鞍山了……

對不起,我勸你別來馬鞍山了……

對不起,我勸你別來馬鞍山了……

對不起,我勸你別來馬鞍山了……

對不起,我勸你別來馬鞍山了……

馬鞍山,簡稱“馬”,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安徽東部、蘇皖交匯地區,是合肥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核心層城市、長三角城市群成員城市、長江經濟帶沿線城市、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門戶城市;轄3區3縣,總面積4049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30.2萬人。

馬鞍山橫跨長江、接壤南京,自古就有“金陵屏障、建康鎖鑰”之稱。早在六朝時期,許多名公巨卿、賢達雅士就流連駐足馬鞍山,留下眾多古蹟和文化遺存。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建設試點城市、全國科技興市試點城市、皖南國際旅遊文化示範區、首批國家信息消費示範城市、中國詩歌之城等殊榮。 [1]

2017年11月,馬鞍山市獲評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2] 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佈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全國17座城市入選,馬鞍山名列其中。 [3] 2017年,馬鞍山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738.09億元。

對不起,我勸你別來馬鞍山了……

對不起,我勸你別來馬鞍山了……

對不起,我勸你別來馬鞍山了……

地理位置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安徽省東部,地處北緯31°46′42″~31°17′26 ″與東經118°21′38″~118°52′44″之間;東臨石臼湖與江蘇溧水縣和高淳縣交界;西瀕長江與和縣相望,南與蕪湖市郊、蕪湖縣、宣城市接壤;北與江蘇省南京市江寧區毗連,具有臨江近海,緊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的優越地理位置。馬鞍山市最北點在慈湖河入江口,最南點在黃池鎮水陽江中心航道線上,最西點為江心洲與和縣之間長江主航道中心線,最東點處於石臼湖中心線。全市總面積1686平方公里,南北最大縱距54.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46公里。 [8-9]

馬鞍山市位於長江下游湖積、沖積平原區下段,寧蕪斷陷盆地的中—南段,為條帶 狀及星散狀低平丘陵—寬廣平整的堆積階地—坦蕩低窪的河湖平原的地貌組合。馬 鞍山市總體地勢較平坦,略有北高南低之勢。區域內丘陵與平原呈不規則鋸齒狀作東 北—西南向分佈。山體主要由中生代沉積岩和火山岩組成,山勢平緩,一般在150—250米。大致劃分為三個區域:北部、東北部為丘陵區;中部為黃土質粘性土組成的階梯狀平 臺(階地),即崗丘區;南部為長江各支流沖積平原、河湖平原區,地形平坦。馬鞍山市境內丘陵區主要分佈在西北部、東北部,向東、向北延伸至江蘇省境內。區內海拔最高458.8米,為位於東北部當塗縣博望鎮與江蘇省溧水縣交界處的橫山。西北部沿江地帶,分佈著一列東北—西南走向的弧狀小丘,依次為慈姥山、馬鞍山、白壁山(人頭磯)、西山、望夫山、寶積山、翠螺山。 [10]

水文

馬鞍山市境內,主要河流有長江、慈湖河、採石河、雨山河、六汾河、姑溪 河、青山河、黃池河、運糧河、丹陽新河、博望河等,以及其他小河、支流與人工溝渠,均屬長江水系;湖泊有石臼湖、丹陽湖、雙潭湖、雨山湖等;水庫有大興塘水庫、東方紅水庫、葛浦 塘水庫、遲村水庫、甘壩水庫、風坳水庫、石窯頭水庫等,水域總面積約360平方公里。 [10]

氣候

馬鞍山市降水量與常年相近略偏少、氣溫正常,日照偏少。

城市風貌

城市風貌(10張)

降水時空分佈不均,市區年降水量1060.7毫米,比常年偏少5%左右。年降水日數129天,較常年偏多7天(市區),日降水量≥50毫米的暴雨日數為3天(市區),與常年相近。年內日最大降水量為107毫米(市區),出現於7月13日。全年日照時數1838.3小時(市區),比常年略偏少。年平均風速為每秒3.3 米。年蒸發量為1502.8毫米。市區年平均氣溫為16.1℃,較常年偏低0.2℃ ;年內四季溫度變幅不一,夏季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其他季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低。年極端最高氣溫38.1℃,出現於7月29日(市區);年極端最低氣溫-5.9℃,出現於1月23日(市區)。 [11]

水資源

馬鞍山市市區年平均降水量1060 毫米,形成大氣降水總量約2.9億立方米。河川徑流總量達1.13億立方米。長江流經市區西部,平均年過境徑流量高達9794億立方米,是發展工農業生產最可靠的水資源。境內長江水面達21平方公里左右。其他河流、湖泊、水庫總面積約19平方公里,其中湖泊面積1.51平方公里,池塘面積11.67平方公里,河流水面積5.7平方公里。地下水資源豐富,其流速約0.525釐米/晝夜,流量為0.22立方米/晝夜。地下水一般在深度2米左右的含砂蓄水層中,砂層之下為含水量最高的淤泥層。另外,地下水位還隨季節的變化而變化,變動幅度約在0.2-0.5米之間。地下水的總流向,由地勢高的東部向地勢低的西部流入長江。 [12]

礦產資源

馬鞍山礦區地處長江下游寧蕪——羅河成礦帶,是中國七大鐵礦區之一。主要礦產資源有鐵礦、硫鐵礦、金礦、石膏、石灰土、鉀長石、五氧化二礬、明礬石、高嶺土和雲母等。其中鐵礦是馬鞍山的主要礦產資源,礦區主要分佈在南山、姑山、黃梅山等地,硫鐵礦集中分佈在市郊的向山、馬山地區,總儲量約19937.7噸。伴生的磷礦儲量大,品位高,僅南山礦區儲量即達53.1萬噸。分佈於向山地區的明礬石礦,儲量達367.7萬噸。 [8] 截至2017年底,馬鞍山市已發現40種礦種;其中,金屬礦產10種,非金屬礦產29種,水汽礦產1種。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27種;其中,金屬礦產3種,非金屬礦產24種。 [4]

動物資源

馬鞍山野生動物資源主要分為飛禽類、水生動物和有害動物3大類。 飛禽類有啄木鳥、白頭翁、丹頂鶴、老鴇、喜鵲、畫眉、大杜鵑、雀類、家燕類等。鴨科和鷺科 的湖中水禽,有黃嘴白鷺、水田雞、白鸛等。水生動物共有70餘種,主要有中華鱘、揚子 鱷、白鰭豚、江豚,胭脂魚、長吻魚、鰣、青、草、鰱、鱅、鰻、鱖、鱭、鯉、鯽、鯿等魚類,以及蟹、 鱉、蝦、蚌等節肢類甲殼動物。此外還引進了淡水白鯧、加州鱸、斑點叉尾、雜交鯉、雜交鯽、羅氏沼蝦、南美白對蝦等外來品種。 [10]

植物資源

馬鞍山市植物資源有次生灌木野薔薇、拔契、蕨類植物、君

馬鞍山——今非昔比,古韻金輝

馬鞍山——今非昔比,古韻金輝(18張)

遷子、貓耳刺、野竹類、野杜 鵑等,野生草本植物芝草、白芒草、蒿類、狗尾草、狼尾草、蓉草,野生藥用植物野山楂、金銀 花、枸杞子、蒲公英、野菊花、蒼耳子、夏枯草、紫蘇等,自然和人工更新的針闊葉混交林樹 種有黑松、馬尾松、火炬松、杉木、板栗、麻慄、杜英、馬褂木、孌樹、楓香、青桐、刺槐、烏桕、椿、黃檀、香樟及竹類、桑茶、油桐、桃、梨、蘋果、柿、葡萄、杏等。城區內還有種類繁多的綠 化植物和觀賞植物,如法梧、樟樹、櫸樹、榆樹、木樨、水杉、冬青、楓楊、玉蘭、柳樹、桂花樹、 杜英、馬褂木、女貞、紅花繼木、紫薇、木槿、紫葉李、青桐、青楓、紅楓、黃山孌樹、蜀檜、黃楊 類球、紅葉小檗球等。水生植物主要有水花生、水葫蘆、水浮蓮、蘆葦、燈心草、菱、藕、荸 薺、慈菇、茭白、孤尾藻、眼子菜等50餘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