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逃課的成本,你瞭解麼?

關於逃課的成本,你瞭解麼?

大學環境比初中、高中寬鬆了許多,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否去上課也成為一道“選擇題”。儘管逃課在學校管理者的眼中是違規行為,但還是有學生調侃:“大學的課只分為兩種,選逃課與必逃課。”

上一天課所需的費用是282元。這不是某輔導班的報價,而是一名大學生用如下公式計算出的逃課成本:每年的學費、住宿費乘以4,每個月的生活費乘以32,加上購買電腦等電子產品的費用,再除以實際上課的天數,所得的結果即逃課一天的費用。

大學環境比初中、高中寬鬆了許多,學生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去安排自己的生活,是否去上課也成為一道“選擇題”。儘管逃課在學校管理者的眼中是違規行為,但還是有學生調侃:“大學的課只分為兩種,選逃課與必逃課。”

然而一個“讀大學成本計算公式”,讓不少學生有被猛擊一掌的感覺,甚至有人感嘆:“如果大學的學費是按天繳納的,我也不至於如此不學無術。”

計算出的逃課經濟成本的確令不少學生吃驚、心疼,但逃課不可能因此絕跡,大家都乖乖坐回教室裡。專家提醒:當你抑制不住要逃出教室時,你是否計算過自己所浪費的其他損失?

不上課的理由有多少

關於逃課的成本,你瞭解麼?

1. 兼職賺錢:讀大學不就是為了賺錢嗎?我現在這麼“牛”現在就能賺錢,不就逃個課做兼職啊?“hu怕hu”。

2. 睡懶覺:夜晚奮戰到深夜,賴床不起,我後面有人,不慫!

3. 社團大佬:“仗著”與輔導員老師關係好,對逃課並不在意。所以,遇到社團或學生會組織活動或開會,上課自然就退居其次啦!打著“為學校服務”的口號。

4. 戀愛約會:歐!“傑克”,歐!“露絲”。I LOVE YOU。為了追求意中人或讓對象開心,會常常翹課去陪人家。

5. 埋怨老師:這老師講課這麼無聊,直接念課本,無聊無聊~“朕”就不去了,退朝!

逃課不是沒有心理負擔

曠課一節扣五分,

情況嚴重上報系部,

再嚴重一點直接落地成盒——掛掛掛

逃課讓人心虛,但不少人也常常這樣安慰自己:利用上課的時間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就不是虛度光陰。最重要的是,如果能在考試時把分數搞定,偶爾缺勤,也就原諒自己了。

學好合理利用時間這門課

作為一名大學老師,邵蕾反對學生的逃課行為。“我不願意照本宣科,每節課前都會認真準備,可以說,學生只要來上課,絕對不會一無所獲。”而且,在她看來,老師認真講課,學生認真聽課,是對彼此的尊重。

邵蕾認為,大學的環境相對自由寬鬆,但學生也不能太“放縱”自己,有些能力和修養是必須經過課堂才可以“修煉”出來的。當被問及什麼樣的請假理由是可以被接受的,邵蕾只列出:生病、家裡有事兩項。

華中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吳才智教授認為,用經濟成本衡量一節課的價值是不合理的:“時間成本、精力成本都要考慮在內,甚至包括心情成本。”

在吳才智看來,聰明的學生會有選擇地逃課,大多數學生明白輕重緩急,什麼課不能逃,他們心裡有譜。當然有人是出於從眾心理才逃課,這是不可取的。“有些課你確實不想上的前提是:第一,確定自己已經掌握老師要講的知識。第二,要學會合理利用時間,而不是浪費在無所事事上。”

關於逃課的成本,你瞭解麼?

吳才智認為,現在任何一所大學都不會只關注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對社會的適應能力被看得同樣重要。同時,大學也在教育學生們如何規劃自己的人生,而是否按時上課,就是規劃的一部分。

“有質量的大學生活,更有利於個人成長。”吳才智說。不過,吳才智也強調,並不是所有學生都有能力做出合理規劃,因此,如果你沒有比上課更理性的選擇,那麼,最好別輕易選擇逃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