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們一起喊話:來粵港澳大灣區,一起建設我們的家園……

11月28日至30日,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第七屆年會暨海歸創新創業廣州峰會在廣州舉辦。

在29日舉行的大會開幕式、歐美同學會首屆粵港澳大灣區論壇以及歐美同學會第二屆“雙創”峰會上,多位重量級歸國英才暢談感悟,誠邀各界海歸人才到粵港澳大灣區這片熱土投身創新創業。

大咖们一起喊话:来粤港澳大湾区,一起建设我们的家园……

譚鐵牛主旨發言

粵港澳大灣區有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發展優勢得天獨厚,尤其是在科技創新領域動能巨大。

如果回顧技術產業變革的歷史進程,下一輪的技術革命要推進人類社會從當前信息化邁入到智能化的時代,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即將來臨的時候,我們再也不能錯過,要抓住第四次科技產業變革的先機。人工智能如何賦能新時代?這是一個契合時代的課題,人工智能是我們都在探索的領域,也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挑戰。

大家可以簡要回顧一下,過去幾百年間世界科技革命發生了多次科技革新,每一次革新後就是產業變革。西方一些國家抓住了科技革命的機會,率先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

找風口不如抓關口,抓到關口就是擁有先機和開拓創新。智能化時代需要人工智能的牽引,人工智能將是新一輪科技產業鏈的重要驅動引擎。

要加快人工智能的發展,首先要知道人工智能目前是什麼樣子。我認為人工智能整體還處於起步階段,不過社會影響日益凸顯。

現在人工智能對有些問題無法理解。比如翻譯“歡迎新老師生前來就餐”時,人工智能可能會理解成“歡迎一名叫做‘生前’的新老師來就餐。”諸如此類的例子還很多。

所以未來短期內,人工智能只能與人優勢互補,人工智能還需要人牽引。不過人工智能正加速與其他學科的滲透,它正在變革科學。

此外人工智能帶來的社會問題也應當引起重視,部分職業被取代,社會分工也會發生變化,在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核心技術將取得新突破,“智能+”模式的普適應用為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法律法規、道德倫理、社會治理等將面臨新挑戰。

人工智能也正成為各國競相佈局的戰略新高地,與國外相比我國雖然還有一定差距,但在數據資源、應用場景、市場需求方面有自己的優勢。在未來我們國家應當如何做,才能把握住人工智能這個新“關口”?

首先我們要理性務實,抓實基礎研究,構建自主可控的創新生態,同時我們要加快創新人才的教育培養,加快法律法規的建設,加強和鼓勵人工智能社會學研究。

堅持在開放中創新,創新中發展。我們要共擔共享的全球治理,肩負大國責任。

大咖们一起喊话:来粤港澳大湾区,一起建设我们的家园……

陳新滋主旨發言

我跟世界上幾個大灣區的關係都比較密切。我在粵港澳大灣區生長,然後到東京讀書,後又去美國工作。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是歷史上非常重要的機遇。把握好機遇,對粵港澳大灣區和中華民族今後的發展都將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粵港澳大灣區起的作用相當大,它一共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1978到2003年,前店後廠的製造業垂直分工;到第二階段,2003年到2016年,服務貿易自由化的產業橫向整合;第三階段,2017年開始,大灣區共同參與國際高端競爭,需要更多合作。

從交通上看,粵港澳大灣區是非常好的交通樞紐,整個大灣區交通越來越方便。

從教育上看,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入選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名單。香港也擁有豐富的教育科研資源,有5所大學在2018QS世界大學排名前100。隨著國家發展,國內大學在國際上的排名一定會越來越靠前。

粵港澳大灣區每個城市都有它的特點,經過整合,我認為力量會變得非常大。比如,在教育資源共享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做得非常好,香港科技大學也準備在廣州設一個分校,越來越多這種合作將對大灣區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在產學研合作方面,我個人也受益很大。

從整體來看,跟國際上其他三個大灣區比較,粵港澳大灣區還有很多空間。關鍵是要完善創新合作,廣州在這方面就做了很多工作。我認為,今後要實現跨地域、跨領域、跨學科、跨制度的合作,把粵港澳大灣區的很多力量聯合起來,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得更好。

假如你現在還在海外,歡迎你回到祖國來;假如你已經回到我們的祖國,歡迎你跟我們粵港澳大灣區的科學家們一起努力,建設我們的家園。

人才是跟著資源走的,留學人員回國的目的就是想做事情。如果只是讓他們回來有個很舒服的工作,他們是不回來的。所以,應該給他們提供做研究的環境,更好發揮他們的作用。另外,讓人才的家庭安居樂業也非常重要,這其中兒女的教育很重要。

大咖们一起喊话:来粤港澳大湾区,一起建设我们的家园……

陳十一主旨發言

國家對粵港澳大灣區非常重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提速,打造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目標之一。

在未來大灣區應如何發展?首先應從更高層面進行國際人才自由港的頂層設計,完善人才發展政策體系,吸引更多國際人才,要加速人才要素在灣區自由流動。

粵港澳大灣區需要探索境外高端人才稅收優惠政策,解決子女入學與醫療等問題,還有建設專門的科技人才用房,形成對接國際的科研創業環境,讓人才安居大灣區,安心做貢獻。

其次,充分發揮高校的人才支撐作用,一方面發揮一流高校的“人才蓄水池”作用,推動高校與企業研究合作。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建設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同時建設世界一流前沿科學交叉研究平臺。

此外還要打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大學與城市有互動關係,大學從人才、技術、文化支撐城市發展,城市要從經費、空間、資源反哺大學。

從目前看來,在第四次工業變革中中國表現得很好,我認為將來量子計算、生物基因工程,還有能源等其他方面都有很好的前景。我們要在新時代匯聚世界英才,紮根中國大地,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助推粵港澳大灣區走在全國前列。

大咖们一起喊话:来粤港澳大湾区,一起建设我们的家园……

袁玉宇主旨發言

創業具有高風險,科技創業猶如“走鋼絲”。做科研的人喜歡技術導向,但實驗室成功不等於產業化成功,特別是我們做醫療的,產業化成功需要5-10年時間,這段時間怎麼活下來?科技創業者往往擁有一個創新的技術,但一般對市場的理解、把控能力比較弱。這兩方面的結合非常重要。

同時,搞學術的人臉皮比較薄,不夠接地氣,大多需要經歷一個折騰的過程。創業者自己的改變非常重要,搞技術的人往往關注細節,但當CEO需要關注大方向,並要善於用人,敢於放權,建立內部機制。唐僧就是一個最佳CEO,領導著一個三流團隊,完成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我認為,實現科學家向創新企業家的轉變,需要把願景、目標種植在團隊的心裡,成為精神領袖,也要實現從專家到雜家的轉變。創業也不要被“棒殺”,要受得了委屈,敢於面對質疑;也不要被“捧殺”,在榮譽面前要能保持理性和冷靜。

在我看來,城市高質量發展需要建立健康的創新及人才生態,需要基礎研究人才、產業轉化人才、創新型企業家三類人。科研人員的研究工作不直接產生產業效益,需要轉型為科技產業人才,或者實現有價值的科技成果轉化,才能對產業發展做出貢獻;一個具有創新活力的城市,必然有一批創新型的大企業,以及大量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同時擁有大量的產業創新人才;創新企業家是產學研合作的核心鏈接,科技型企業是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載體。

過去10年間,我經歷了廣州創業環境越來越好的過程。廣州現在的創業環境挺好。廣州在生物醫藥領域的產業集聚也做得不錯,產業集聚後,對人才的吸引力也越來越大。

文: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侯翔宇、林霞虹、廖靖文

圖:廣州參考·廣州日報記者 邱偉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